第八章送給家長朋友的88個點醒 3
點醒15:不要忽視個性化教育
說來很有意思,學校就是大生產車間,老師都是生產車間裏的工人,同樣的程序,不同樣的“原材料”,經過同樣的加工,製造出一模一樣的孩子。我們給每個孩子都準備一個大框框,然後把孩子放進去,凡是超出框的東西都統統“哢嚓”一聲全部剪去,於是所有的孩子都一模一樣,像方方正正的機器人,沒有一點自己的個性。家長對老師、對學校真是百分百信任,殊不知,把一個原本有個性、有思想、有潛力的孩子打造成了一個平庸的學生。可悲的是家長還不知道,還要對老師說:“謝謝,您辛苦了。”
孩子怎能沒有個性?你看看,凡是大成功大作為的人都是個性十足的。孩子被磨平了棱角,其實就喪失了戰鬥力,所以我說太聽話的孩子一般不會有大作為的。我們應該恭喜你有一個不聽話、個性十足的“野”孩子。所以我請各位家長千萬不要忽視對孩子的個性發展進行正確教育。
點醒16:自身壓力大,對孩子發無名火
我們做家長的,特別是年輕家長,因為工作繁忙,生活壓力大,回到家心情本來就不好,孩子還又哭又鬧,你終於忍不住大吼起來:“別哭了,再哭就把你扔了。”孩子哭鬧有孩子的原因,或許是因為餓了、渴了,或許是涼了、熱了。如果換做是你剛發了獎金或者談成了一筆生意,你見到孩子哭,一定會安慰孩子,噓寒問暖,很有耐心煩地哄孩子。如果你經常因為自身的壓力或心情,對孩子發無名火,孩子也會形成自我的性格,不會站在別人的角度上考慮問題。他也會變得不尊重別人,也會把無名火發在別人的身上,甚至和你大喊大鬧,從不會顧及什麼尊重,在這種環境長大的孩子一般會很粗暴。
點醒17:父母各忙各的,把孩子推到一邊
“爸爸,我要寫作業,你幫我念題。”女兒來到我的書房,懇求地說。正在抓緊時間寫作的我瞟了女兒一眼,不耐煩地說:“找你媽媽去,沒看見爸爸正忙著呢。”女兒出去了,不一會兒回來了。“爸爸,你就幫我念題吧,媽媽說讓找你,她說她要洗衣服。”我看了看女兒,無奈地說:“你等我忙完了,好嗎?”女兒說:“不行,我們今天留很多作業,我要再不做,就做不完了。”我看了看女兒手裏的書和作業,喃喃地說:“怎麼這麼多作業,明天就找你們老師去,還讓不讓人活。你先讓你媽媽給你念題,我一會忙完了再給你念。”我又一次把女兒推開了。不一會我聽到了老婆的訓斥:“你為什麼在學校裏不把作業完成,放學回到家第一件事情就應該把作業完成,可你為什麼去外邊玩。”女兒小聲說;“我回到家,你和爸爸還沒有回來,沒人念我沒法寫,就先玩去了……”沒等女兒把話說完,老婆就拉著女兒來到我的書房,“我洗衣服,一會還要做飯,你幫她念題吧。”我看了看老婆,又看了看含淚低頭無語的女兒,隻能拿起女兒的書。
這種事情在我家裏經常出現,我和老婆因為各自的事情很多,總是把女兒推來推去。這種事情在你的家裏有沒有?
我們做父母的都很忙,所以忽略了自己的孩子,特別是孩子的內心感受。我們都在忙什麼,我們忙掙錢,忙創業,為的還不是自己的孩子多留點家業?但是給孩子留再多的財富也不如把孩子培養成財富,我們做家長的應該多陪陪孩子,特別是陪孩子一起學習,那會給孩子帶來學習的熱情和家庭的親情。你的孩子不但對學習有勁頭,而且也增進了孩子和你的感情。如果隻顧自己忙,不僅不關心孩子的學習,還在孩子麵前抱怨老師,那容易讓孩子左右為難,不知道聽誰的,嚴重時會使孩子產生厭師情緒,也可能走向另一個極端,從心裏恨父母。
點醒18:不要在孩子麵前吵架
夫妻吵架本是很正常的事,兩個人結合在一起怎麼著也需要磨合,關鍵是當共同孕育了小寶寶,有了愛情的結晶之後,夫妻兩人就應該將“摩擦出的火苗”熄滅,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教育孩子上。現實中,很多家長不但沒有熄滅“戰火”,反而在孩子麵前經常為了一些生活瑣事吵個不停,甚至大打出手。今年大年初八,我還真在路上看到這樣一對在孩子麵前進行現場版暴力教育的極品夫妻,他們把車停在路邊,任4歲左右的小女孩坐在車子裏哭,男人揪著女人的衣領把女人按倒在車前蓋上,一拳一拳用力地打,打一下,女人哭號著尖叫一聲,生怕車裏的女兒聽不到,路人紛紛站在一旁邊看熱鬧,無人勸阻。就這樣持續了10多分鍾,或許打累了,夫妻倆上車揚長而去。我們不管大人誰對誰錯,隻是擔心,讓孩子看到這一幕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