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大漢衝著微微有些發愣的部下招呼一聲,“為將者不能以身殉國!下場隻有死,你們看著我,如果什麼時候我退縮了,我允許你們在背後給我下刀!”
“川軍,川軍!”如同炸雷般的嘶吼聲中,魏嚴的部隊開始追擊。與魏嚴不同,張遼搞定雷薄的那一個軍營更快,因為,雷薄比張動聰明,在派出執法隊以後,在自己的三千親騎兵保護下,逃了。
汝南城中的紀靈此刻是暴跳如雷,大罵張動飯桶,雷薄怕死。同時他也明白,再想擋住敵軍是不可能了,與其等死,還不如趁早跑路。“步兵斷後,騎兵由本帥帶領向壽春撤退!”紀靈果斷的下達了命令,同時他已經想好了給袁術的解釋,雷薄陣前叛逃,導致兵敗如山倒,這條理由挺充分的。
算是不幸中的萬幸,這次張遼沒有騎兵,眼下隻能舍棄那些步軍保著自己的性命要緊了。紀靈很無奈,也很鬱悶,雖然說與敵人兵力懸殊,但是怎麼想到自己居然一天也沒能守住,實在是太窩囊了!
就是再窩囊,紀靈也不會現在選擇去找回場子了,軍隊的素質在那裏擺著,自己的部隊已經膽寒了,這仗還怎麼打?長歎了一口氣,紀靈發誓再也不領軍和張飛開戰了,至於說家裏那個雄心勃勃的主公,如果他願意就讓他自己帶兵來吧。招呼一聲“走”!在兩萬騎兵的保護下,紀靈大將軍拋棄了他的數萬子弟兵,開始向壽春急奔。
主將都逃了,剩下的這幾萬殘軍又如何是合兵一處的張遼和魏嚴的對手?不過張遼可沒打算收降這些軍心已失的壽春軍,在魏嚴的建議下,張遼一麵派人去向張飛報喜,一麵開始接收汝南城,而隻派出了兩萬步軍向壽春方向驅趕這些敗兵。魏延的意思是與其全滅這些已經喪了膽的敗兵激起壽春方麵的仇恨還不如將他們放回去,去把他們心中的恐懼傳染給那些沒有經曆戰鬥的士兵和百姓們。
至於汝南城,魏延也有他的看法,他認為,此地的城實在是太破了,客觀的來說,紀靈的失敗除去一些主觀原因以外,恐怕汝南城不堪一守也有很大的關係。根據接下來汝南的客觀戰略地位,魏延建議張遼將此城擴大並加高加固,最起碼需要弄成跟許昌一樣的堅城,這一點得到了張遼的支持。
第二天中午,張飛的回信就到了,張飛命令張遼率領十五萬步軍進駐許昌,並支援官渡,而魏延則帶領剩下的部隊就地築城,同時任命魏延為汝南城守,負責汝南全境的一切軍務。
看完了這份軍令,張遼注意到魏延的眼睛竟然出現了激動的淚光。終於有機會可以一展所長了!
---------------------
我就說那裏不對勁,半天出了白字,暈撒,今天老婆去逛街了,沒有幫我挑白字,怪我了,怪我了.魏延改了,至於張動,那是書友的一個龍套啊..我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