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的腦袋仿佛上足發條的機器一般飛速運轉著,忽然他發現自己忽視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他覺得自己似乎考慮問題出現了一些偏差,主公說這件事的時候為什麼隻找了自己呢?
“主公,我以為應該擴充禁軍,以增強主公對群臣的威懾和控製力。”賈詡說這話的時候很明顯已經在冒虛汗了。“而且我認為我們在軍官培養方麵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我從文遠將軍的報告及以前的一些軍報上來看,我軍每次作戰,低級軍官的犧牲都比較大,所以我認為我們接下來在培養中低層軍官方麵需要下大力氣。”
“恩,不錯不錯,老甲我越來越喜歡你了。”張飛肯定了賈詡的建議,後邊一條看似和黨爭不達邊的建議更是未來數年內張飛改製的重中之重。在這個亂世裏最重視的莫過於軍隊的戰力,前幾次的軍製改革雖然逐步達成了張飛的初步構想,但是隻是一個未完成的替代品,缺少了靈魂,而借著這次的調整,張飛打算補上這缺少的部分。
近代的某位失敗的政治家身上的一些事情讓張飛有了新的思路,天才的軍事方案由傻瓜來執行這樣的事情張飛是絕對不允許出現的。其實張飛已經發了狠心下大力氣在這次中原大戰之後徹底的解決掉出現一切軍事方麵的隱患。初步的設想就是,在西涼、漢中、長安、洛陽附近再建立起四個更大規模的軍校用於培養中低級軍官,而這四個軍校的校長都將是同一個人,那就是---張飛。
這些中低級的軍官畢業之後,張飛也沒打算讓他們直接進入部隊,而是全部進入賈詡之前說的禁軍作為普通士兵培養一段時間之後再根據實際情況分配到各個部隊去。這樣一來,在未來相當長時間內張飛都不用再考慮軍隊不受控製這一個問題了,最起碼在他活著的時候不用擔心了。
賈詡是個絕對的人才,無論是在謀略還是在人心的算計上都有他獨到之處,但是作為一個古代人,他眼光還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啊。張飛在心裏暗歎了一聲,抽調最勇敢的勇士組成禁軍以對各路將軍形成震懾,這在短時間內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可是軍人一旦安逸久了,那裏還會有什麼戰鬥力呢?張飛不禁想起了滿州八旗,想當初八旗騎兵入中原的時候何等的威風,可是到了清末呢,除了吃喝玩樂,他們還拉的開手中的勁弓麼?有一句話,是張飛最為欣賞的,也是當初他聽到最多的,那就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
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爭鬥,為了在鬥爭中取得勝利,每個鬥爭的參與者都會無所不用其極。別看張飛現在的治下,似乎就象是到了人間大同一樣,這隻是一個表象而已,他可沒有愚蠢到以為自己當真成了神仙,自己手下的這些個能人都成了自己虔誠的信徒。或許用賈詡的話來說,有鬥爭才會有動力,有鬥爭一個國家才不會變的死氣沉沉。之所以挑起這個黨爭,張飛是打算在軍隊中弄出一個可控製的良性競爭局麵,為了壓上對方一頭,任何敢於向張飛挑釁的勢力下場隻有一個,那就是滅亡。或者不用他們的挑釁,為了獲得更多話事權,更多的的軍功,張飛的這些個將軍們會主動的去滅掉他們的。
張飛萌生的一個念頭,曆來中國就講究中庸之道,這種中庸整整影響了中華數千年,要改變這一個現實,那就首先從軍隊開始吧,加大每個人骨子裏的好戰感,使的他們變的具有侵略性,或許這就是傳說中的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