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覺得自己心仿佛被一根無形的線纏住了,一步步地靠近他,那線一寸寸地收緊,他回想應該在他第一次聽到子墨唱《走西口》歌聲時,他就喜歡上了子墨。
當大家到達黑龍江省最南邊時,雖然此時還未入秋,但是氣溫就很涼了。申家出發前給所有下人把薄、厚衣服都定製齊了,即使如此,子墨早晚還是覺得很冷,山西一直四季分明,她第一次感受氣候溫差如此之大,所有有些不適應。
申音佳看到子墨總是蜷縮一團,立刻生了憐憫之心,等大家安頓下以後,他把子墨叫到房間,他讓子墨坐到桌旁,閉上眼睛,忽然子墨聽到非常非常優美旋律,她慢慢睜開雙眼,眼前申音佳非常陶醉聽著音樂,手還不自覺左右揮著。
子墨非常興奮摸著匣子,說:“這就是西洋音樂吧,沒有歌詞”。她問道:“匣子如何放出聲音。”
申音佳說:“這是留聲機,全中國估計也沒幾台”,他嘚瑟地說:“是我去年運茶看到後,費了很多勁才買回,這次我讓褚宗帶上,有大用處”。
子墨此刻看到桌上有茶葉、點心,她用手一摸壺,就知道水溫,用熱水將茶具清洗一遍,用茶勺一顛,就知道茶葉重量,她向茶杯投茶、杯中注水衝泡一氣嗬成,最後將茶湯分倒至茶杯,笑著遞給申音佳。
申音佳拍著手說:“洗杯、投茶、衝泡、倒茶、奉茶一氣嗬成,接下來應該就是品茶、飲茶,太漂亮了。”
子墨說:“中國的茶文化,融合了儒、道、佛各家優秀思想,負載著三教的文化內涵”。她品了一口茶繼續說道:“儒家講究“中庸和諧“,倡導互愛、互敬、互助的大同理想,道家講究“天人合一”,告訴人必須順應自然、符合大道,才能獲得身心的解放。烹茶的過程就是將自己的身心與茶的精神相溝通的過程:“道” 的性格像水。茶是吸收了天地精華的靈芽,茶和水之間才是最好的發揮。佛家“普渡眾生”就像用雨露澆開人們心中的堡壘,使人明心見性,所謂“禪茶一味”,子墨問:“但是把茶文化和西洋音樂結合,你估計是第一位”。
申音佳點點頭說:“有時候,我很向往披荊斬棘,為家族戰馬殺敵,但是有時候我又希望平靜。在西洋音樂當中,我最喜歡《降E大調夜曲》,我能感受到溫柔、寧靜、平和、舒展,如同夜裏一位孤獨者綿綿細語,但是似乎缺少力量 。”
子墨說:“綿柔背後也許是更大力量呢”。
申音佳想了想搖搖頭說:“我不知道”。
子墨說:“西洋音樂表達都很直接,時而歡快,時而激蕩,時而又跟你一樣憂鬱,但是中國文化,確實柔中帶著力道”。
申音佳又想說著什麼,子墨把手放到嘴邊,意示他不要說話:“再放一遍,”,她溫柔地說:“你會得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