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看了那種著作,似乎江淹、沈約與陶潛、曹植一樣優劣,其實則相去何啻天淵?若依我的主張,陶曹自然要用重筆,江沈這些二等的資料可以略去。真會作史的人,要找出幾點,分濃淡高低才行。若平講直敘,便不好了。無論哪種文物專史都應如此。
(四)文物專史又須注重人的關係。我所講的文物專史,有一部分與社會狀況製度風俗有關,與個人的關係少。除此部分以外,差不多全與個人無關係。曆史是人造出來的。近代談史諸家,因中國作紀傳的人喜歡表彰死者,惹起反動,以為社會不是英雄造出來的,曆史應該看輕個人。其實固然有些人是時勢造成的,但也有造時勢的英雄。因為一個出來,而社會起大變化的也常有,而且這種人關係曆史很重要。社會所以活動,人生所以有意義,都因此故。人生若全在社會做呆板的機械,還有什麼意義?政治上、軍事上,人的關係尤為顯著了。其他各種文物也非無人的關係。如作道術史,羅列各人的學說,固然是必要;然欲描寫中國的道術,必先描寫個人的人格。如朱陸關於《太極圖》的論辯,固然要敘;但道術史最應敘的,還是此二大師的人格,可由日常生活表示出來。向來講王陽明的人,因其事業多,所以在學術以外還講事業;若講到陸象山便把人事方麵簡略了。其實陸象山所以能開一派學風,並不單靠幾篇文章,幾封信劄;他整個的人格,所做的事業,都很有關係。我們描寫他的人格和羅列他的學說,至少要一樣。對於學術大師如此,對於文學家、美術家也要如此。假使主係幾個大文學家,我們不單看他的作品,並注重他的性格,由性格看胸襟及理想,作的史才有價值。這不特大學者如此,經濟方麵如唐代的劉炎也如此。唐的經濟和財政在中葉以後,由劉炎一人手定規模,得有很好的結果,他死後幾十年,製度仍然保存。所以作經濟史作到唐中葉,對於劉炎做人如何?才能如何?性格如何?都得詳細敘述,因為這影響到當時財政很大。無論哪一方麵,關於文物專史,除因社會自然狀態發達以外,有三分之二,都因特別人才產生而社會隨他變化。所以作文物專史,不過把人的關係忽略了。對於有重要關係的人,須用列傳體,敘述其人的生平於史中;但也不似廿四史的列傳以多為貴,要極有關係的人,才替他作傳,而且目的不在表彰其人,乃因這種文物因他可以表現得真相出來。
(五)文物專史要非常的多用圖表。圖表,無論何種專史都須要,尤其是作文物專史要用最大精力。圖,或古有,或新製,或照片,搜羅愈富愈好。表在主係,想分析實際情形時,最須應用。閏係方麵有許多可以簡單敘述的東西而又不可省略,可以做成表格,看去既不討厭,查考時又很清楚。做表的好處,要以把許多不容易擺在正文內的資料保存下來,不過要費番思想才可以組織成功,很不容易。做一表比做一文還要困難而費工夫,應該忍此勞苦,給讀者以方便。正文有的以表說明;正文無的,以表補充。
以上所講,不過擇比較重要的簡單說明一下,實則不應如此陋略。我因時間關係,沒得充分預備,也未講完,不算是正式的講演,不過是零碎的感想而已。我希望對於同學有若幹啟發,可以引起研究的興趣和方向。那麼,我預備雖不充分,對同學也不致完全沒有益處。未講完的,下學年或許有機會還可續講,本學年就此結束。
跋
《中國曆史研究法補編》一部,新會梁任公先生講述,其門人周傳儒、姚名達筆記為文,都十一萬餘言,所以補舊作《中國曆史研究法》之不逮,闡其新解,以啟發後學,專精史學者也。憶民國十四年九月二十三日,名達初受業於先生,問先生近自患學問欲太多,而欲集中精力於一點,此一點為何?先生曰:史也,史也!是年秋冬,即講《中國文化史社會組織篇》,口敷筆著,晝夜弗輟,入春而病,遂未完成!十五年十月六日,講座複開,每周二小時,綿延以至於十六年五月底。扶病登壇,無力撰稿,乃令周君速記,編為講義,載於《清華周刊》:即斯編也。周君旋以事忙不能卒業,編至《合傳及其做法》而止,名達遂繼其後。自三月十八日至五月底,編成《年譜及其做法》、《專傳的做法》二章。自八月十三日至二十八日,編成《孔子傳的做法》以後諸篇。全講始告成文,經先生校閱,卒為定本。是秋以後,先生弱不能耐勞,後學不複得聞高論,而斯講遂成絕響!《中國文化史》既未成書於前,《史法補編》又未卒述於後,是誠國人之不幸,亦先生所齎恨以終者已!名達無似,有心治史而無力以副之,深愧有負師教!斯編之行世,幸又得與於校對之列,謹誌數言,以示所自,惟讀者正焉。
中華民國十九年五月八日姚名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