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 二十國集團是怎麼回事(2 / 3)

巴西認為,當年4月結束的世界銀行改革“令人滿意”,但在今後幾年中還應在各國投票權上實現進一步平等。此外,峰會應從政治層麵強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改革。

巴西政府主張二十國集團應發揮更大作用,因為當今世界,二十國集團已顯示出了高效討論各種重要議題的論壇作用。同時,二十國集團也需從主要討論金融危機拓展到其他問題,如發展、能源和石油政策等。

4.俄羅斯:主張二十國集團機製化

俄羅斯曾經在峰會上就二十國集團機製化、推動國際審計體係改革、建立國際環保基金等具體問題提出一係列倡議。

梅德韋傑夫曾經在會見巴西總統盧拉後說,現在需要努力將二十國集團打造成一個常設機構,以便對國際經濟關係產生實際影響。

梅德韋傑夫還在接見美國知名風險投資公司負責人時表示,原有的國際審計體係已經被破壞,俄羅斯目前正在製定改革這一體係的相關建議。他說,二十國集團峰會應對關於審計改革的議題進行討論。

在防範金融風險方麵,俄羅斯可能提出兩套方案:一是開征銀行稅並建立專門的援助基金;另一方案是在發生危機時,國家向銀行提供資金支持,但危機過去後,銀行不僅要返回資金,還要支付罰款。

5.日本:期望發揮積極作用

日本外務省經濟局局長鈴木庸一則在記者會上表示,在發生國際金融和經濟危機、新興國家崛起等國際秩序發生變化的形勢下,二十國集團是發達國家和新興國家商討合作解決全球問題的場所,日本可以繼續為解決全球問題發揮積極作用。

日本期望峰會能深入討論如何應對全球性問題並達成一些協議,發達國家和新興國家能夠更多地開展合作,共同致力於解決經濟、金融等方麵的全球性課題。

6.南非:希望從國際貿易中受益

對於二十國集團峰會,南非政府希望在峰會上重申,南非將與其他國家加強貿易進出口聯係,以使其在國際貿易交往中受益。對此,南非方麵呼籲重建世界貿易經濟交往秩序和規則,予以發展中國家新興經濟體以更多的優惠與權利,與其他發展中國家攜手重建世界貿易新秩序。

南非經濟學家馬丁·戴維斯認為,二十國集團峰會本是西方世界的產物,如今以中國、南非、巴西、印度等新興經濟體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需要聯合起來,打破國際經濟舊秩序,建立更加平衡、公平、長效、利於世界經濟全麵複興的新國際經貿秩序。

7.歐盟:實施退出策略需加強協調

對於歐盟來說,在實施退出策略上加強國際協調和繼續推進國際金融監管改革,將是其在峰會上的兩大核心主張。

歐盟曾經掀起了一股財政緊縮浪潮,但在如何鞏固財政和維護經濟複蘇之間求得平衡的問題上與美國產生分歧。在退出問題上美歐如何協調將是多倫多峰會的一大看點。

8.印度:征銀行稅不適合印度

印度政府官員表示,在峰會上,新興經濟國家與發達國家在如何促進世界經濟複蘇的問題上將產生不同意見。

各國應對金融危機的情況不同,經濟增長形勢不同,西方國家必須認識到這一點。

印度官員指出,歐盟目前被一些成員國的財政赤字和債務危機所困,法德兩國都希望收縮開支。但德國如果采取財政緊縮政策,它可能會陷入雙重經濟衰退,而且整個歐盟的經濟也將隨之收縮,這不利於世界經濟複蘇。

印度官員同時表示,美國政府最近提出要征收銀行稅和加強對銀行的政策限製,西方很可能要求印度等國也采取類似措施,但這並不適合印度,因為印度的金融體係相當健康。

9.中國:謹慎決策防範風險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崔天凱曾經在媒體吹風會上說,多倫多峰會是二十國集團峰會機製化後的首次峰會,具有承前啟後的重要意義。中方希望有關各方維護二十國集團信譽與效力,鞏固該集團國際經濟合作主要論壇的地位。

中方在此次峰會上強調,為推動全球經濟穩定複蘇,各國應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根據各自國情謹慎確定退出戰略的時機和方式;在致力於經濟增長的同時防範和應對通脹和財政風險;反對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促進國際貿易和投資健康發展。

中方還指出,為實現全球經濟強勁、可持續增長,發達國家應采取有效措施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以減少國際金融市場波動;發展中國家應通過改革和結構調整,以促進經濟增長。

集團宗旨

二十國集團屬於非正式論壇,旨在促進工業化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就國際經濟、貨幣政策和金融體係的重要問題開展富有建設性和開放性的對話,並通過對話,為有關實質問題的討論和協商奠定廣泛基礎,以尋求合作並推動國際金融體製的改革,加強國際金融體係架構,促進經濟的穩定和持續增長。

2011巴黎G20財長會議

全球矚目的二十國集團財政部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於當地時間2011年10月15日在法國巴黎閉幕,此次會議是在全球經濟尤其是歐債危機深度演化的背景下召開的,吸引了各方關注。

會上,各成員國財政領袖支持歐洲方麵所列出的對抗債務危機的新計劃,並呼籲歐洲領導人在23日舉行的歐盟峰會上對危機采取堅決行動。

此外,與會各方還通過了一項旨在減少係統性金融機構風險的大銀行風險控製全麵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