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心比心魅力大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
◆什麼是將心比心
一旦你發現別人是與人為善的,和你息息相關的,那麼你下意識裏就會開始思考,究竟他們是否了解你?他們能不能從你的角度來觀察事物?他們能不能明白你的感覺?
將心比心是一種能夠站在別人的立場上設身處地、感同身受的能力。這種能力幫助你站在別人的位置上,去了解別人的感覺、需求、想法及行動,看看它們是好是壞。這不但意味著要去了解實情,而且意味著用一種形式去正確地感受。
將心比心不同於同情心。如果你對別人有同情心,那麼你感受到的是一種熱情,但它仍然是你自己的感覺,你並不知道別人的感覺是什麼。你隻是感覺到別人不好受、寂寞、壓抑、生氣,你為他們這些感覺感到難過罷了。
但是,如果你真能將心比心,那麼你不單單會感覺難過,而且會把自己投射到別人的心田裏,你完全能感受到別人真實的感覺,你能去體會。
如同與人為善一樣,將心比心也是一種溝通。但是這兩種溝通非常不同。當你和藹友善時,你僅僅是個對外發射積極聲波的收音機。當你能將心比心為人著想的時候,你就好比是一個衛星接收器,在接收信息的同時加以解碼。你不斷接收各種信號,同時恰當地做出回應。你一旦能夠正確解讀,你的魅力指數也將獲得很大的提升。
◆將心比心者有魅力
將心比心為他人著想之所以會提升魅力,是因為它帶給人許多心理上的好處,諸如個人的價值感、明晰度或者一種如釋重負。當別人願意花時間了解你的真正感受,並且陪你一路聊過來時,你的自尊心便會提升。你不但覺得受到了欣賞,肯定了自我價值,而且也不再覺得那麼孤寂。
同情心有可能偽裝出來。“我替你感到難過”是很容易脫口而出的,我們也沒辦法去查證這句話的真實性。但是,將心比心可是沒辦法偽裝的。假裝有同情心的人會猜測他所看見的,然後裝作了解你感受的樣子,而真正能將心比心的人則會說一些很有洞察力的話,擊中你的心。
小提示:有魅力的人在與人溝通的過程中,能夠將心比心了解別人的感受。他從別人的角度來觀察人生,真正地關心別人。
這裏有一個例子。你的母親總在她的朋友麵前稱呼你的乳名,即使你已經25歲,而且已在外麵獨立生活。你雖然很反感這種情況,但她卻一再如此稱呼你。
最後,你終於抗議了,對母親說明這樣會讓你覺得自己很幼稚。雖然母親認為你仍然是她的孩子,起初有一點困惑,但最後終於了解了你的感受。有一天,奇跡發生了,你的母親終於用你的學名來向她的朋友介紹你了。雖然她很不想做出這樣的改變,但是她能將心比心了解你的窘迫,一旦她了解了,她就絕不想再讓你難受了。
當無法將心比心為別人考慮的時候,便會出現相反的效果。你可曾有過這樣一種經驗:當你把失戀的事情告訴給朋友時,他卻脫口而出:“很好啊,我從來就沒有喜歡過那個人!”
他不但無法體會你的失落,更無法了解你情感上的割舍,他隻是不由自主地告訴你他自己的情緒而已。聽到這種話,你會生出一種空虛。
但如果有一位敏感的朋友,他發現了你的失戀,觀察到你的心理狀況,然後問你:你心裏是不是有種空落落的感覺呢?你現在是不是感到相當孤寂呢?”這些問話會讓你心裏產生一種暖意,因為別人真正體會到了你的情緒。將心比心提升了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