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露真我的魅力
除非你能表露出真實自我,否則你不會擁有很高的魅力指數。
◆什麼是真實自我
真實自我有很多種定義,但是從人際關係的角度,把它定義為:真實的、實在的,而不是虛幻的、想像的“我”;在人際關係方麵,這個人是真實的、實在的。
從本質上來說,真實隻有當事人才可以感受到。一個對你非常真實的人對其他人卻不見得真實。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曆:在一個派對裏你碰到一個人,然後讚歎道:“這個人真棒!”但你的朋友卻瞪著你,很驚訝地回應道:“我覺得這個人好虛偽啊!”不管你怎麼爭辯,你就是無法說服別人接受你的觀感。
當一個人坦露真我時,你就會相信他是真誠的。在他的本性和你的認知之間沒有隔膜,他外表給你的感受,與他內心真實的自我是完全相同的。
有些時候,當別人身上缺乏真實感時,我們才會發現它的可貴。它就如同氧氣一樣,隻有失去才能體會到它的重要。除非你極不相信一個人,否則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會假設別人說的話都是真的。
如果你一生都在判斷聽到的每一句話真實性有多少,你很快會搞得自己精疲力竭。因此在某種程度上,我們都或多或少一直在付出一些基本的信賴。然而,當事情不太對勁的時候,我們會很快加以留神。有一位和藹友善的人,他能體會你最近遭受的財務損失。他告訴你,他是一個非常合適的顧問,這引起了你很大的興趣。可後來你發現他居然因侵吞公款被關了7年,剛剛才從監獄裏出來,你突然發現,你對他的信任已蕩然無存。
◆坦露自我顯露魅力
你對別人付出信賴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自己。因為你隻有相信別人,你的人生才能向前邁進。
這就好比呼吸。除非必要,你在呼吸的時候,是不會留意呼吸這件事的。當你遇到某一個你不相信的人時,大腦裏的安全門衛就會提醒你留神、注意,然後你會特意去判斷這人的可信度有多少。這就是為什麼你跟一個表露真實自我的人在一起時,時間會過得很快;當你被迫去仔細解讀一個人的真實成分時,時間就變得很難熬。
要發現欺騙行為是相當困難的。在2002年,研究員遴選了50位最優秀的紐約警察,來測試他們單單憑著臉部表情分辨別人是否說了實話的能力。這些警察看了一係列的幻燈片,每一張幻燈片都有一張被告的相片以及他們說的一句話。這些警察要判斷出哪些被告的話值得相信,哪些被告的話不值得相信。研究員們發現,98%的假話都沒有被發現。
小提示:你不能僅僅憑臉部表情就判斷出一個人的真實度,必須憑借跟這個人互動後的經驗才能下結論。
正因為此,人們尤其討厭那些虛假的人。
讓我們來看三個例子,就會明白一個人一旦缺乏真實自我,將會如何降低他的魅力指數。
第一個例子是說謊。當你發現某人對你說謊的時候,你會把他過去所說的每一句話都重新打上問號。你會開始懷疑,疑慮像蜘蛛一樣爬上你的脊背,讓你產生一種糾纏不清的感覺。
第二個例子是矯揉做作。當你被人讚揚了一番時,你會覺得挺舒服。可是當你發現這些全都是吹捧的時候,你會像泄了氣的皮球一樣:感覺糟透了。
第三個例子:“不真誠”。著名的心理學家邁爾森在他《人格的基礎》一書中說道:“我們之所以非常憎惡不真誠,是因為我們害怕被別人愚弄。再沒有比突然間知道自己看錯了人,又被人愚弄更加令人氣憤的了。被別人愚弄就是降低自己的自尊,所以我們喜歡真誠,痛恨不真誠……大多數人寧可別人當著我們的麵說一些壞話,也不願意因別人的不真誠而遭到嘲笑或愚弄。”
不真誠還會讓我們覺得其他人不相信或者不尊重我們的能力,他們覺得我們太容易動怒或者不夠聰明,無法接受事實。
隻有當你呈現真實自我的時候,隻有你展現真誠實在時,你的魅力才會進發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