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金?對於現在的劉公子而言,根本不算什麼。
他也不怕龐德公和司馬徽會看出他別有用心,現在的龐統還聲名未顯了,況且劉幀還隻是一個十五歲的少年,誰知他老奸巨猾?
接好龐統,留下諸葛亮的由頭,劉幀的規劃是一網打盡。
不過坐擁臥龍鳳雛的口水,先別急著淌,眼下還有更關鍵的毒士。
如果說諸葛亮和龐統,是劉禎的未來的話,賈詡就是即戰力。
但從夜裏想到白天,劉公子覺得自己的頭發都白了幾根,卻還是沒有想到好的辦法。安全的帶賈詡離開,貌似有點太難了。
且給他的時間並不多,曹軍漸漸逼近,宛城之戰即將展開。
大漢建安二年,公元一九七年二月二十六,曹操親領大軍從濮陽而出,以夏侯惇為先鋒,點馬步軍十二萬,南征張繡。
劉禎之前研究過兗州豫州荊州一帶的地圖,曹操此舉,除了拿下宛城,坐擁兵家必爭之地外。另一個目的,很可能是牽製袁術。
建安二年,也是袁公路稱帝自立之時,劉禎記不得具體是幾月了。但從豫州汝南等地而過,那種跡象,已經極為明顯了。
以曹操的謹慎,當不會看不見。南征宛城一旦成功,兗州加上宛城,就能對袁術的豫州,成鉗形夾攻之狀,形成地理上的優勢。
袁術稱帝,恐怕天下群雄之中,曹操是最不願意看見的一個。因為他奉迎天子,代表大漢正統,對叛逆之行,別人可以視而不見。
但他,卻隻能興兵討伐,至少明麵上必須如此,否則,漢獻帝的威嚴將損失殆盡。這種局麵,說不得就是群雄願意見到的。
一開始,劉禎也會以為,似便宜老爹,荊州刺史劉表,益州刺史劉焉這樣的大漢宗親,一定會對袁術的自立之舉不共戴天。
但現在看起來,未必!一切皆源於實力,曹操與袁術交惡,劉備也好,劉表也罷,包括孫策在內,都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反正自己的便宜老爹,恐怕多半會樂見其成的。當然,一番涕泗橫流的指責是免不了的,或者說,裝模作樣的討伐一番。
原本時空之中,袁術建安二年稱帝,直到建安四年,才北上投奔袁紹。真要是萬夫所指,他還能混兩年?足見其中頗為複雜。
想這些,劉禎是要判斷曹操南征宛城的主題,當是速戰速決。
結果顯示,他的判斷沒有錯,夏侯惇領軍,一路狂飆突進。張繡親自引軍與之交戰,開始還能相持,夏侯淵卻忽然殺出。
兩相夾擊之下,張繡大敗,回到宛城。曹軍大軍開始攻擊宛城的屏障,安樂與安定,從宛城的緊張程度,劉禎亦有所感。
“安樂與安定,隻要有一處陷落,怕是張繡就會從賈詡之言,出降曹操,而出於袁術的原因,後者也不會對張繡如何。”
酒館之中,劉禎是這般判斷的,然後,他就見賈詡前來。
今日的毒士,與往日盡皆不同,麵上除了愁容之外,還有一絲隱藏很好的不忿。劉禎見了心中一動,急忙下樓相迎。
接到雅間之中,珍藏的禎銘佳釀上來,賈詡默不作聲隻是痛飲。劉禎則在一旁作陪,隱有所感的他,沒有做任何言論。
也許是情緒的作用,今天的賈詡沒有刻意控製,麵上已然紅潤。
“劉公子,你是讀書人,讀書人一言從主,當終身不誤,是也不是?”酒到酣處,賈詡忽然發問,看向劉禎的眼神,很是認真。
劉公子聞言,心中念頭電閃,他知道自己的言語,不可輕出。
“賈先生,既有此問,朕隻能從心而言。”迎著賈詡的目光,劉禎正色言道:“以禎淺見,未必,當今之世,主擇從,從亦擇主。”
“主擇從,從亦擇主?”賈詡微微一愣,皺眉道:“何解?”
劉禎從容的道:“一諾千金,從一而終,確是丈夫行徑。但也要看其主是否開明,先生,當日楊雄何等才華,確是身敗名裂。”
“王莽謙恭下士時,甚至被百姓士子奉為聖人,可結果呢?確是叛逆之輩,楊雄才華橫溢,卻助紂為虐,豈是該為?”
賈詡聞言微微頷首,想了想道:“忠孝之道不可違,王莽乃大漢叛逆,自不必說,但主者不聽諫言,一味……”說著,連連搖頭。
劉禎聽了心中一動,賈詡有此言,莫非是張繡不聽他言,致使迎擊夏侯惇之時落敗?仔細想想,並非全無可能。
在張繡之前,賈詡曾經輔佐李榷郭汜,助前者擊敗呂布!但隨後,又跟了張濟,張濟亡故才是張繡,後者對他,能全心信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