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八 公孫弘卜式倪寬傳第二十八(1 / 3)

《春秋》reference_book_ids\":[7078173533162966046]}],\"29\":[{\"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9,\"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4,\"start_container_index\":29,\"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0},\"quote_content\":\"《尚書》reference_book_ids\":[7078185085475752973]}],\"30\":[{\"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30,\"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455,\"start_container_index\":30,\"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451},\"quote_content\":\"《尚書》reference_book_ids\":[7078185085475752973]}]},\"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卷五十八公孫弘卜式倪寬傳第二十八

公孫弘,菑川國薛縣人。在年輕時,公孫弘做過獄吏,因為工作失誤,遭到免職。家中貧困,公孫弘在海邊牧豬。四十幾歲時,公孫弘開始學習《春秋》和雜家學說。

武帝繼位初,詔令郡、諸侯國舉薦賢良文學士人,這一年公孫弘已經六十歲,以賢良被朝廷征召為博士。公孫弘出使匈奴,返回後向朝廷彙報出使經過,不合皇帝的心意,武帝發了脾氣,認為公孫弘無能,公孫弘於是稱自己有病,被免職回家。

武帝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武帝再次詔令郡、諸侯國舉薦賢良文學士人,菑川國又一次舉薦公孫弘。公孫弘推辭道:“上一次被征召,赴長安任職,因為工作無能,遭到免職,這次換一個人吧。”淄川國負責舉薦的官員堅持要舉薦公孫弘,公孫弘隻好再次來到太常寺。武帝製策書,向各位儒生策問:

皇帝製策書:人們常說,在上古堯帝、舜帝時,是國家治理最好的時期,隻要在衣帽上畫上圖像,再穿上異樣的服飾,民眾即不敢犯罪;在當時,陰陽和諧,五穀豐登,六畜興亡,風調雨順,天降甘霖,嘉禾出穗,靈芝叢生,山川秀美,湖沼水盈;麒麟、鳳凰在淵藪遊弋,龜龍在湖沼潛遊,河書、洛圖相繼出現;父不喪子,兄不哭弟;北至渠搜,南至交趾,凡是舟車能抵達的地方,朝廷的政令暢通,一切生靈,都能夠各得其所。朕太羨慕那個時代了,現在怎樣做才能重現當時的輝煌?士大夫們鑽研先聖治國理政的經驗,懂得君臣須遵循的道理,對處理事務有著獨到見解,均為當今名人,請問士大夫:天與人之間的相互感應,是從何時開始?吉凶禍福,怎樣做才能預知?大禹、商湯時的大水、大旱,其原因究竟是為什麼?仁義禮智四種品德,應該如何修養?朝代更替,人事更迭,是根據天命符瑞,還是興衰有常?天文地理各種法則,均是士大夫們所熟悉的。請暢所欲言,詳細陳述,寫成篇章,朕要親自閱覽,不要隱瞞。

公孫弘對策道:

臣聽說在上古堯舜時,不重視賞賜爵位,百姓依然崇尚德、善,沒有那麼多刑罰,百姓也很少會犯罪,那時的君王,率先垂範,對百姓堅持信義;等到朝代走到末世,君王重視賞賜爵位,百姓卻變得難以治理,施以重刑懲罰,仍然不能製止奸邪,這是因為上不正,對民眾不再堅持信義。因此說,用重賞、刑罰來實施治理,難以讓百姓向善,要想製止奸邪,首先君王要堅持信義,隻有這樣做,才能夠推行教化,看到效果。除此以外,在朝中還要選賢任能,按照能力大小,考核官員;減少無謂的空話,做事情講求實際;不製作無用的器具,減輕百姓賦斂;不違農時,不濫用民力,努力幫助百姓致富;選拔有德能的人,斥退屍位素餐的人,朝廷的威信才能樹立起來;提拔做出成績的人,罷免無德無能的人,朝中的大臣才能盡職守責;對錯誤的處罰,要有根有據,奸邪才能夠得到製止;對賢臣施以重賞,群臣才會發奮努力:這八點,是國家治國理政的要點。黎民百姓,能夠安居樂業,自然不會產生糾紛;官員以理服人,百姓自然會減少怨忿;人們相互間以禮相待,就不會暴戾相向;君王以愛心對待民眾,民眾自然會服從教化,所有這些,君王須重視考慮。製定法律,要考慮是否符合義,民眾即使受到懲罰,也會心悅誠服;君王倡導的,要合乎禮,民眾自然會和諧相處,遠離暴虐。法律要懲罰的,即是義要拋棄的;君王提倡的,即是禮要肯定的。用禮義引導民眾,民眾受到教化,再施以賞、罰,民眾就會有所趨、避,不會輕易觸犯法律。因此說,在衣、帽上繪畫,穿異樣的服飾,民眾不敢違法,應該是有根據的。

臣還聽說,誌趣同則會相隨,聲音合則會呼應。君主以德治理百姓,百姓自然會以德回報君主,上下同心協力,即能夠達到和諧統一,和諧統一,上下行動則能夠步調一致,行動一致,上下思想即能協調,思想協調,天地即會相互應答。陰陽和諧,迎來風調雨順,甘露降臨,到那時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嘉禾出穗,靈芝顯現,山巒染翠,河水長流,這些均表現出社會已經達到了和諧。有了這樣的結果,疾病就會減少,疾病減少了,人民也就不會再過早地夭折,父親不會過早地失去兒子,哥哥不會過早地失去弟弟。太平盛世也就到來了,君主德配天地,光耀日月,麒麟、鳳凰相繼出現,神龜、祥龍在郊外遊弋,這即是河出圖,洛出書的盛世,域外的君主,感受到德義,也會攜帶著貢品前來朝賀,這是天下和諧統一的標誌。

臣還聽說,仁即是愛,義即是適宜,禮即是履行,智即是措施。趨利避害,兼愛無私,這叫做仁;明辨是非,確定正誤,這叫做義;進退有度,尊卑有序,這叫做禮;專擅生殺,疏通壅塞,權衡事物,明晰治國,對於真誠、虛偽能做到明察秋毫,這叫做術:這四項本領,是治國理政的君主要隨時掌握的要旨,在施政中須重視,全麵實施,不能偏廢。君主掌握了這些,天下就會和諧安寧,即使有刑罰,也會很少采用;君主不能掌握這些,就會受到蒙蔽,下麵的官員,就會為非作歹。掌握好這四項施政的原則,就能夠延續祖業,治理好國家。

臣還聽說,堯的世代,遭遇大洪水,堯詔命大禹治水,而禹的世代,沒有聽說過有大洪水。商湯世代,有大旱災,這個災禍是由夏桀引起的,繼而延續至商代。夏桀、商紂實施惡政,受到上天懲罰;夏禹、商湯實施德政,天下和諧。從這些來看,天對於人,沒有親疏遠近。順應天理,天就會風調雨順,悖逆天理,天就會降臨災禍。這些是天文、地理、人事間,相互作用的結果。臣公孫弘愚蠢,說話不知高低,所談內容不知是否符合皇上的策問。

當時參加對策的士人,有一百餘人,太常將公孫弘的對策排在下等。向武帝奏報,武帝將公孫弘的對策排在第一。召公孫弘進宮覲見,武帝看到公孫弘相貌不凡,拜公孫弘為博士,在金馬門任待詔。

公孫弘再次上疏,說:“陛下有先聖的位置,還沒有先聖的名聲,要想有先聖的名聲,還要像先聖一樣,有賢能的官員前來輔佐。治理國家,形式相同,治理的效果,與上古時相比較,仍然會存在差異。上古時的官員品行端正,民眾的行為誠實;現在的官員奸邪,百姓的行為狡猾。政令不能推行,治理的效果不佳。官員奸邪,不能推行朝廷政令,政令不到位,就難以治理好民眾,也難以教化好民眾,這是治國理政效果不佳的原因。臣聽說,周公旦治理天下,一年發生變化,三年達到目的,五年天下大治,希望能提供給陛下作為參考。”上書遞上後,武帝以冊書形式,問公孫弘:“皇帝問:公孫弘讚頌周公的治理,公孫弘認為自己的才能,與周公相比,誰更加賢能?”公孫弘回答:“臣愚蠢、淺薄,不敢與周公相比!盡管如此,臣內心清楚,治國理政須遵循的道理。比如虎豹馬牛,這些野獸在野外時,不能為人們所役使,但經過調教馴服後,即可以為人駕車、服役,聽從人們的使喚。臣聽說將木材揉曲成型,幾天時間就可以,將金石熔化,幾個月就可以,人們對於利害關係的認識,難道比起調理禽獸木石,還難以掌握嗎?一年可以改變,臣公孫弘認為時間還慢了些。”武帝對於公孫弘的見解不敢苟同。

當時正在修築通往西南夷的通道,巴郡、蜀郡百姓怨聲載道,武帝詔令公孫弘前往視察。回來後公孫弘向武帝奏報,大肆詆毀,認為修築通往西南夷的通道得不償失,武帝沒有理睬他。以後每次上朝議事,公孫弘隻是把意見講個大略,接下來讓皇帝做出選擇,再也不肯與皇帝在朝堂上當麵爭辯。武帝認為公孫弘做事情謹慎、敦厚,對於不同意見,講話總是會留有餘地,又熟悉朝廷法規,通曉官員行事的方式,還能夠以儒家經典闡釋政事,武帝很欣賞,一年內將公孫弘提拔為左內史。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