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弘奏事,如果皇帝不同意,從來不與皇帝當廷爭辯。有幾次與主爵都尉汲黯商議,要到武帝那裏諫言,汲黯首先闡明觀點,公孫弘隨聲附和,武帝聽了他們的諫言,很高興,所提的意見也能夠接受,公孫弘因此而受到武帝重用。一次與公卿們商議好一件事情,等到在武帝麵前諫言時,公孫弘卻察言觀色,違背約定,按照武帝的意思附會。汲黯為此當場斥責公孫弘:“齊國人做事,狡詐,缺乏信用,剛才與大家商量好的,到了皇帝麵前,卻違背原來的意見,這是對皇帝不忠。”武帝質問公孫弘,公孫弘謝罪,說:“了解臣的,認為臣對皇帝忠誠,不了解臣的,認為臣對皇帝不忠。”武帝認可公孫弘的辯解。以後左右大臣再有詆毀公孫弘的,武帝不以為然,更加信任公孫弘。
公孫弘為人善於談笑,又博聞多識,常說作為君主最擔心的,是不能了解下情,作為人臣最難做到的,是不能節儉自律。公孫弘奉養後母,非常孝順、謹慎,後母去世後,公孫弘為後母服喪三年。
擔任內史數年後,公孫弘升任為禦史大夫。當時武帝剛在東部設置蒼海郡,在北部修築朔方城。公孫弘幾次諫言,認為這是在疲弊中國,經營無用之地,希望撤出這些新開拓的領地。武帝讓朱買臣等人代替皇上詰難公孫弘,強調設置朔方郡的重要性。朱買臣接連提出十個問題,公孫弘一個也答不上來。公孫弘隻好謝罪,說:“臣是崤山以東鄙薄淺陋之人,不了解設置朔方郡有這麼多的好處,奏請暫緩西南夷、蒼海郡,專心經營朔方郡。”武帝批準了這個奏議。
汲黯說:“公孫弘位居三公,朝廷給予的俸祿很多,可家中使用的臥具仍然是布被,這是公孫弘喜歡欺詐的表現。”武帝詔問公孫弘,公孫弘說:“是有這回事。九卿中了解臣的,超不過汲黯,今天能夠在朝堂上當麵詰難公孫弘的,也隻有汲黯,汲黯正好言中公孫弘的毛病。以三公這樣的高位,還使用布被,確實是在矯飾,沽名釣譽。但臣聽說在春秋時,管仲任齊國宰相,娶了姓氏不同的三位女子,其奢侈程度可以與國君相比,齊桓公因此而成霸,隻是管仲的行為,向上已經僭越了國君。晏嬰在齊景公時擔任宰相,生活儉樸,吃的沒有肉也行,妻、妾不穿絲織的衣服,齊國治理得也很好,這是宰相在向下與平民看齊。今天臣公孫弘位居禦史大夫,使用布被,從九卿以下的官吏到一般小吏,與他們的生活用度並沒有差別,這一點與汲黯所說的一樣。沒有汲黯的詰難,陛下怎麼能夠聽到這樣的議論?”武帝認為公孫弘懂得禮讓,不與他人爭辯,更加敬重公孫弘。
武帝元朔年間(公元前128-前123年),公孫弘代替薛澤擔任丞相。在此前,朝廷從列侯中選拔丞相,可是公孫弘沒有爵位,武帝下詔,說:“朕讚賞先聖的治國之道,廣開門路,招攬四方賢士。上古時任用賢者,按照德才排列位序,按照能力授予官職,功勞大的俸祿也優厚,德才顯著的爵位也尊崇,因此武將在戰場上以殺敵彰顯功勞,文官在朝中以德行獲得獎勵。將高成縣平津鄉的六百五十戶封予丞相公孫弘,為平津侯。”從此以後,以此為依據,官至丞相,即可以受封為列侯,從公孫弘開始。
當時武帝正在建功立業,在全國各地多次舉薦賢良。公孫弘就是從舉薦賢良中走出來,以對策受到武帝欣賞,從布衣百姓起步,數年間,官至宰相,得到封爵和食邑。於是公孫弘在丞相府修建客館,打開東閣,招攬天下的賢者士大夫,與他們一起共商國是。公孫弘每次吃飯,一個肉菜足夠,米飯脫皮即可,公孫弘過去的朋友和賓客還要靠他供給衣食,所得到的俸祿基本上都用在這上麵,家中沒有多餘資產。但公孫弘性情猜忌,外寬而內苛。與公孫弘有過矛盾的人,無論遠近,表麵上,公孫弘待人仍然和善,遇到機會即會施以報複。像力主殺掉主父偃,將董仲舒調任為膠西國相,就是公孫弘出的主意。
再後來淮南國、衡山國謀反,朝廷嚴查參與謀反的同黨,公孫弘病得很厲害,想到自己無功而得到封侯,位居宰相,本來應該幫助皇帝鎮撫國家,以盡人臣應盡的責任。現在下麵的諸侯國竟然有謀反的事情發生,這是做大臣的沒有盡到責任。擔心一旦病死,將無法對此事有所交待,於是向武帝上書,公孫弘說:“臣聽說天下有五個通行的道理,有三種人們樂於實踐的行為。君臣、父子、夫婦、長幼、朋友之交,是天下五個通行的道理;仁、智、勇三者,是人們樂於實踐的三種行為。因此說:‘好問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道這三點,就知道如何自律;知道自律的人,才知道如何治人。’沒有聽說過不懂得自律的人,知道如何治人。陛下親身實踐孝悌,借鑒三皇治國理政的經驗,以周代的仁政作為追求的目標,兼有文王、武王的聖德,招攬四方賢士,按照人們的賢德安排位置,按照官員的能力授予官職,勸勉百姓,鼓勵賢材。臣深感自身愚蠢、駑鈍,沒有能力為陛下立下汗馬功勞,陛下卻將臣公孫弘在朝中破格提拔,擔任朝廷的重要職務,封為列侯,位至三公。臣公孫弘的德、能不足以擔此重任,加上臣年老體衰,身患有病,擔心一旦去世,不能再報答陛下,承擔應盡的責任,奏請陛下允許臣歸還侯爵,退休回家,為賢者讓路。”武帝回函道:“上古時賞有功,褒有德,治理國家要重用文官,遇到戰事要重用武將,這種程式並沒有改變。朕日夜操勞,有幸繼承祖宗的基業,登上帝位,常誠惶誠恐,難以安寧,隻希望與大臣們共同治理好國家,這些君都知道。人們常說君子做好事,要恩澤後世,至於封賞爵位,這是朕的權利。君不幸罹霜露,受風寒,患上疾病,這個病不必擔心,現在上書要歸還侯爵,請求退休,這是在彰顯朕的不德。當下事情不多,請君保養好精神,不要過多地思慮,及時看病服藥,願早日恢複健康。”武帝賜公孫弘牛酒絲帛,準予休假。過了幾個月,病情有所好轉,公孫弘重新起來處理政務。
公孫弘擔任禦史大夫、丞相六年,享年八十歲,在丞相位上去世。在他身後有李蔡、嚴青翟、趙周、石慶、公孫賀、劉屈犛相繼擔任丞相。從李蔡到石慶,丞相府的客館逐漸遭到廢棄,到了公孫賀、劉屈犛擔任丞相期間,這些客館就變成了馬廄、車庫、奴婢住的房子。石慶在丞相位上,還能夠以敦厚、勤謹為務,最終在任上去世,其餘的人在丞相位上,其結果或者是自殺,或者是被殺。
公孫弘的兒子公孫度繼承爵位,擔任山陽郡太守十幾年,皇帝詔命巨野縣令史成到公車署待命,公孫度留住史成,不讓史成去,因為此而被褫奪爵位,判為城旦罪。
平帝元始年間(公元1-5年),褒獎功臣的後代,朝廷下詔,說:“漢朝建國以來,股肱大臣在位,率先垂範,厲行節儉,輕財重義,沒有超過公孫弘的。公孫弘身居宰相高位,受封為列侯,還能夠使用布被,吃脫皮的米飯。用自己的俸祿接濟故人賓客,以至於沒有多餘的家產,真可謂是朝中百官的表率,按照儒家規範來要求自己,為大眾做出榜樣,與那些家中闊綽,卻外表矯飾,沽名釣譽之徒相比,完全不同。表彰聖德,彰顯仁義,可以起到移風易俗的作用,這是聖王遵循的做法。賜公孫弘的嫡係子孫關內侯爵,享受食邑三百戶。”
卜式,河南郡人。在家中以種田、畜牧為生。卜式有一個弟弟,弟弟長大成人後,卜式從家中搬出來居住,隻帶走家中飼養的一百餘隻羊,卜式將田地、住宅、財物留給弟弟。卜式進山牧羊,十幾年時間,羊繁衍至一千餘隻,卜式用出售羊的錢來購買田地、住宅。而卜式的弟弟卻由於經營不善,最後破產,卜式又將家產多次分予弟弟。
當時漢朝正在與匈奴進行戰爭,卜式上書,願意向朝廷貢獻出自己一半的家產,用於助邊。武帝派使者詢問卜式:“想當官嗎?”卜式回答:“臣從小牧羊,不熟悉當官,不願意。”使者問:“家裏有冤屈的事,需要朝廷幫助解決嗎?”卜式說:“臣一向不與他人爭執,住在同邑的人,家中貧窮的,臣貸給他們錢,為人不善的,臣教導他們,凡是與臣比鄰而居的,人們都向臣學習,臣卜式沒有仇人!”使者說:“既然這樣,你有什麼要求嗎?”卜式說:“天子要與匈奴打仗,臣認為,作為賢者應該為國家死節,家裏有財產的,應該報效國家,大家都這樣做,何愁匈奴不滅。”使者將卜式講的話向武帝彙報。武帝把這些話告訴丞相公孫弘。公孫弘說:“這不是人之常情。不按照常理去做事的人,不能把他們樹為榜樣,以此來教化百姓,會亂了法度,奏請陛下不要答應他的請求。”武帝沒有答複卜式,過了幾年,卜式提出的請求不了了之。卜式又回到家鄉,繼續種田、放牧。
過了一年多,碰上匈奴渾邪王率領部眾投降,國庫中需要拿出大量的金錢,用於安置投降的匈奴,但國庫空虛,經費短缺,加上大批的貧民要遷徙至富裕地區,也需要國庫支付遷徙費用,一時間財政緊張,不能滿足需要。卜式再次拿出二十萬錢,交予河南郡太守,用於安置遷徙的難民。河南郡向朝廷上交計簿審查,計簿中有富人幫助貧民的名單,武帝認出卜式的名字,說:“這是那位願意拿出一半家產助邊的人。”於是賜予卜式四百人的更賦錢,卜式又將這些錢捐給政府,當時的富豪,都是爭著藏匿財產,隻有卜式願意拿出財產幫助國家。武帝於是賜卜式為終身長者,召卜式進宮,拜為中郎,賜左庶長爵,田地十頃,然後布告天下,以勸勉百姓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