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衡,字稚圭,東海郡承縣人。匡衡的父輩以上世代務農,直到匡衡這一代。匡衡喜歡讀書,但家中貧困,還需要為人做工,以補貼家用。在學習之餘,匡衡還要做工,也顯示出匡衡精力過人。在當時,儒生們常感歎說:“不必解《詩》,匡衡要來,匡衡解《詩》,聽者開懷。”
匡衡參加射策甲科考試,因為考試不符合要求,隻被任命為太常掌故,後來又調任為平原郡文學。有很多學者上書,推薦匡衡,說匡衡精通經學,當世無雙,應該到京師來做文學官;因為有許多讀書人,願意跟隨匡衡在平原郡學習,匡衡任職的地方,距離京師不應該太遠。宣帝看了上書,將奏書發下去,讓太子太傅蕭望之、少府梁丘賀考查匡衡,匡衡麵對著朝廷大臣,講解《詩經》,闡明大義,回答得很好。蕭望之上奏,認為匡衡精通經學,對儒學的理解,有著名師傳承,是一位難得的人才,可以委以重用。在當時,宣帝並不重視儒學,讓匡衡留在平原郡,繼續擔任文學。皇太子劉奭讀了匡衡的答問,很欣賞匡衡。
宣帝去世後,太子劉奭繼位,這是元帝,樂陵侯史高以外戚身份擔任大司馬車騎將軍,兼領內朝尚書事務,前將軍蕭望之為副手。蕭望之是一代名儒,做過元帝的師傅,有舊恩,元帝對蕭望之委以重任,蕭望之向元帝推薦很多有才學的士人。史高在朝中反而顯得無足輕重,史高與蕭望之間有了隔閡。長安縣令楊興提醒史高:“將軍以先帝外戚身份輔政,在朝中的地位尊貴無比,然而,朝廷內外,對將軍卻並無讚譽之聲,聲望不高,這是為什麼?因為還有些流言蜚語。這些流言說:將軍幕府,為海內所仰望,但將軍隻舉薦一些私屬、門客,或者是乳母的子弟,將軍對這些流言不以為然,講得人多了,聽的人也就會很多,流言將會傳遍海內。富貴在身,沒有眾人讚譽,如同穿著白色狐皮衣,卻皮麵朝內。古人常擔心這些,因此而煞費苦心,招攬名士。《左傳》中講:‘賢士難得,不能坐在家中等候,珍饈可口,不能坐等烹調享受。’這一類道理還有很多。平原郡文學匡衡是一位飽學士人,人們都讚譽匡衡,可惜匡衡還沒有施展才能的機會,現在匡衡在郡裏做一位小官。假若將軍能夠推誠相待,將匡衡召至將軍幕府,匡衡一定會很高興,讓匡衡參與政事,再觀察一下他的能力,然後舉薦給朝廷,我相信,匡衡不會辜負將軍的舉薦。因為舉薦匡衡,天下人也會看到將軍愛才,將軍的聲望,即會得到提高。”史高認為長安縣令楊興講得有道理,於是任命匡衡為將軍幕府議曹史,繼而推薦給元帝,元帝任命匡衡為郎中,此後做了博士,在宮內兼任給事。
在當時,多次發生日蝕和地震,元帝向匡衡詢問災異與施政間的關係,匡衡上疏說:
臣聽說在五帝時,禮樂不同,在三王時,教化各異,時代在變化,民風民俗也會有著相應改變,人們看待問題,會隨著時代變化,而有所差異。陛下即位以來,崇尚聖德,開啟太平,同情因為愚蠢而犯下罪行的官吏與百姓,這些罪犯被判刑之後,朝廷連年實施大赦,給予犯罪者改過自新的機會,這是皇帝的聖德。但臣看到大赦之後,犯罪並沒有得到製止,今天大赦,明天還會有人重新犯罪,結果又重新入獄,這樣做,起不到引領官吏、百姓向善的目的。一般來講,勸導百姓,要“陳之以德義”,“示之以好惡”,觀其失而製其宜,才能夠達到教化目的。當今世俗,世人皆貪財賤義,喜歡聲色,崇尚奢侈,寡廉鮮恥,放縱恣肆,綱紀失序,還有些外戚幹預朝政,皇室的宗親受到疏遠,大臣們以姻親結成死黨,常心存僥幸,為牟取利益,不惜鋌而走險。這種情況如果再不改變,即使連年大赦,也難以達到刑罰棄之不用的目的。
臣認為,要想改變社會風俗,應該鑒古知今。孔子說:“用禮讓治理國家,治理國家還會有困難嗎!”朝堂上的大臣,均為國家棟梁。公卿大夫之間,如果相互之間,能夠循禮相讓,百姓就不會為了利益而爭執;公卿們如果能夠樂善好施,百姓就不會以暴力相向;朝廷如果能夠崇尚禮義,百姓也會同樣效仿;朝廷中的大臣待人寬恕,百姓也會相忍相愛。做到了這四點,聖王不用嚴刑峻法,教化也能夠收到效果。反過來,假若朝中大臣,說話疾言厲色,百姓自然會爭鬥不息;上有專橫之士,下必有不讓之民;上有逞強之心,下定有傷害之意;上有好利之臣,下即會有盜竊之民:上行下效,這也是必然的。當今俗吏治理百姓,不能夠以謙讓來實施教化,而是濫用刑罰,羅織罪網,陷人於有罪,這樣做勢必會導致貪財慕勢,犯法者日眾,奸邪得不到製止,即使有嚴刑峻法,也難以教化好百姓。這不是犯法者有犯法的天性,實在是風氣使然。
臣研究《詩經》、《國風》,其中《周南》、《召南》對教化有著很好的啟示作用,按照教義去做,努力實踐,懂得廉恥的人就會多起來。鄭伯好勇,國人則喜歡搏虎;秦穆公崇信,士人則願意赴死;陳夫人好巫,民眾則喜歡淫祀;晉侯好儉,民眾則喜歡儲蓄;太王躬讓,邠國人則學會寬恕。由此看來,治理天下首先要看提倡什麼。現在奸邪肆虐,暴徒橫行,可謂是登峰造極。我聽說要實施教化,並不是要到百姓家中去,麵對著百姓指導。隻要是能夠做到賢者在位,能者在職,朝廷崇尚禮讓,百官謙遜謹慎。推行教化,從朝內到朝外,由近及遠,民眾自然就學會了遵紀守法,不知不覺地悉心向善。百姓理解了和諧的道理,陰陽也就會和諧,百神隨之響應,祥瑞嘉兆即會相繼出現。《詩經》中講:“商都繁華,四方循禮;壽考安寧,保我後人。”這是成湯的治理已經獲得成效,保全了成湯的子孫,通過實施教化,移風易俗,最終又懷柔了鬼方。如今,長安是天子國都,百姓親臨聖德教化,可是習俗與遠方相比,卻並沒有好在什麼地方,郡國中來的人無從效法,看到的隻是些奢侈淫靡,競相攀比的風氣。京畿本來是是教化的首善之地,是風俗轉化的樞機,應該領風氣之先,首先要糾正奢侈淫靡的風氣。
臣聽說天人之間,陰陽之氣相互浸潤,善惡都會有所反映,下麵做的事情,上天也會有景象顯現,陰陽也會有所感應,陰變則靜者動,陽蔽則明者暗,水旱災害則會相繼出現。現在崤山以東連年饑饉,百姓貧困,竟然還有人相食的情況發生,這些均是由於賦斂過重,民眾賦稅過多,官吏辦事不力,而造成的結果。陛下敬畏天威,哀憐百姓生活艱難,首先減損皇宮中的費用,減少甘泉宮、建章宮的宿衛,撤銷珠崖郡,偃武修文,希望能夠像唐堯、虞舜一樣治理,避免像殷紂王、周王室的衰亡。凡是看到撤銷珠崖郡詔書的人,莫不感到歡欣鼓舞,大家都認為,還能看到太平盛世的到來。皇帝減省宮中的用度,減少奢靡的裝飾,修訂製度,整修朝廷內外,親近忠正大臣,遠離讒佞小人,避開鄭、衛淫聲,專注《雅》、《頌》德音,舉薦卓越士人,鼓勵直言諫諍,重用善良的官員,斥退狠毒的酷吏,彰顯高士的情操,倡導奉公的責任,熟讀《六經》要義,汲取先帝的經驗,尊崇自然之道,強調教化和諧,以仁治國,匡正風俗,端正視聽,海內外昭然領悟,本朝重視施政的效果,道德在京師內外均能得到弘揚,淑聞在域外也能夠得以傳誦,教化一定能夠獲取成功,禮讓的風氣也一定能夠實現。
元帝聽了這些諫言,很高興,提拔匡衡為光祿大夫、太子少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