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十八 元後傳第六十八(1 / 3)

《春秋》reference_book_ids\":[7078173533162966046]}],\"16\":[{\"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16,\"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11,\"start_container_index\":16,\"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07},\"quote_content\":\"《尚書》reference_book_ids\":[7078185085475752973]}],\"15\":[{\"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15,\"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296,\"start_container_index\":15,\"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292},\"quote_content\":\"《易經》reference_book_ids\":[7208392286533585959]}]},\"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卷九十八元後傳第六十八

孝元王皇後,是王莽的姑姑。王莽自認為是黃帝的後裔,在王莽編造的《自傳》中,王莽說:黃帝姓姚氏,八世時生虞舜帝。舜帝在媯水的河灣處長大,以媯(guī)為姓。到了周武王(公元前1214—前1122年)時,王室封舜帝的後裔媯滿於陳國,這是胡公,第十三世後生下媯完。媯完,字敬仲,此後來到齊國,齊桓公封媯完為列卿,將姓氏改為田姓。到了第十一世,田和篡奪齊國,從第三代人起,田氏在齊國稱王,到了齊王田建,齊國被秦國滅國。秦朝末年天下起義反秦,項羽將田建的孫子田安封為濟北王。漢朝建國之前,田安即已經失去封國,齊人稱田氏為“王家”,從此以後,田氏後人也以“王”作為姓氏。

在文帝、景帝朝,田安的孫子王遂,字伯紀,住在東平陵縣,生下王賀,字翁孺。在武帝朝,王賀被任命為繡衣禦史,奉命巡視郡、諸侯國,曾經逮捕魏郡的群盜堅盧等人,還逮捕過官吏中畏縮不前,工作不負責任,因此而犯法的官吏,王翁孺沒有用手中的權利,濫殺罪犯。其它各州部,如繡衣禦史暴勝之等人,上奏朝廷後,即可以殺二千石官員,千石以下的官員,可以不經請示,自行決定生殺,加上與盜賊有牽連的人,大的州竟然能夠殺掉一萬人(詳情記載在《酷吏傳》中)。以奉詔命不能勝任,王翁孺遭到免官,王翁孺歎道:“我聽說救活一千人,子孫可以得以封侯,我救活的有上萬人,後世人應該可以興旺!”

王翁孺被免官,在東平陵縣與終氏結下冤仇,於是遷至魏郡元城縣委粟裏居住,做了鄉裏的三老,魏郡人很尊敬王翁孺。元城縣人建公說:“在春秋時,沙麓崩塌,晉國官吏占卜,說:‘陰盛陽衰,土火相爭,沙麓才會崩塌。此後六百四十五年後,應該有一位聖女出世。’難道是齊國來的田氏嗎!今天王翁孺遷徙至此地定居,正是當年沙麓崩塌的地方,時間與卜辭相吻合。元城縣城郭東邊有五鹿的廢墟,那裏是當年的沙麓。再經過八十年,將會有貴女出世,會對天下有利吧。”等等。

王翁孺生下王禁,字稚君,王禁年輕時在長安學習法律,擔任廷尉署官吏。宣帝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王禁生下女兒王政君,這即是後來的元後。王禁胸有大誌,為人不拘小節,喜歡酒色,娶了幾位妻妾,生下四女八男;長女王君俠,次女是元後王政君,三女王君力,四女王君弟;長男王鳳(字孝卿),次男王曼(字元卿),三兒王譚(字子元),王崇(字少子),王商(字子夏),王立(字子叔),王根(字稚卿),王逢時(字季卿)。王鳳、王崇和元後王政君是同一個母親。王政君的母親,是嫡妻,是魏郡李氏的女兒。此後因為妒嫉別的妻妾而被休掉,又嫁予河內郡人苟賓為妻。

當初,母親在妊娠懷上王政君時,夢到月亮入懷。等到女兒長大成人後,性格溫順,謹守婦道。曾經許配給人家,還沒有過門,對方就死掉了。再後來東平王聘王政君為王宮中姬妾,還沒有入宮,東平王也去世了。王禁感到奇怪,讓占卜者為王政君相麵,卜者說:“是一副大貴人相,貴不可言。”王禁心中也這樣想,於是就教王政君讀書,學習彈琴。宣帝五鳳年間(公元前57-前54年),王禁將王政君送入皇宮,當年十八歲,作為家人子被送入掖庭。

一年多後,恰好皇太子所愛幸的一位司馬良娣生病,最終不治身亡,臨死前司馬良娣對太子說:“妾死並非是天命,是那些娣妾良人反複詛咒我,殺了我。”太子劉奭聽了,很可憐這位司馬良娣,也相信她所說的話。司馬良娣死後,太子劉奭因為悲痛而生病,忽忽不樂,將一腔怨氣發泄到其她娣妾身上,不再召幸一個人。時間久了,宣帝聽說太子怨恨那些娣妾,就想順著太子的心意,詔令皇後選擇後宮中的家人子,看是否有能夠侍奉皇太子的婦人,王政君也在其中,等到太子來朝見皇後,皇後讓太子見王政君等五人,暗中派身邊的長禦問太子喜歡上哪一個。太子劉奭對這五人均毫無興趣,又不願意拂了皇後的一番心意,就勉強說:“這其中有一人可以。”當時王政君就坐在太子身邊,又與其她的人穿著不同,穿著絳色外衣,長禦以為就是她。皇後讓侍中杜輔、掖庭令濁賢將王政君送入太子宮,王政君在丙殿被太子召見。當天即得到太子禦幸,懷上身孕。在此前,太子後宮中的娣妾有十幾位,有些得到太子禦幸達七八年之久,就是懷不上身孕,而王政君僅一次,就懷上了身孕。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王政君在甲館畫堂生下成帝,這是宣帝的嫡皇長孫。宣帝非常喜愛,親自取名字叫做劉驁,字太孫,宣帝讓這位孫子跟隨在左右。

又過了三年,宣帝駕崩(公元前49年),太子即位,這是孝元帝。隨後元帝立太孫劉驁為皇太子,封太子的母親王政君為婕妤,封王政君的父親王禁為陽平侯。三天後,王婕妤被立為皇後,王禁在宮中享受特進待遇,王禁的弟弟王弘擔任長樂宮衛尉。元帝永光二年(公元前42年),王禁去世,諡號為頃侯。王禁的長子王鳳繼承侯位,擔任衛尉兼任宮中侍從。皇後自從有了兒子,就很少再能見到皇帝。太子劉驁長大成人後,性格寬閎大度,恭順謹慎(詳情記載在《成帝紀》中)。再後來太子劉驁喜歡飲酒,喜歡遊樂,元帝認為劉驁身上沒有做帝王的品質。而受到元帝寵幸的傅昭儀,生下了定陶恭王劉康。恭王劉康多才多藝,元帝很喜歡,常常帶在身邊,坐則側席,行則同輦,元帝有了廢太子劉驁,重新立恭王劉康為太子的想法。當時王鳳還在宮中擔任重要職務,王鳳與皇後、太子一樣,為此事而提心吊膽,幸虧宮中侍從史丹維護太子,詳情記載在《史丹傳》。元帝也認為,皇後一向謹慎,太子又是先帝喜歡的長孫,最終沒有廢掉太子。

元帝駕崩,太子即位,這是孝成帝。成帝尊孝元皇後為皇太後,任命王鳳擔任大司馬大將軍兼領尚書事,加封食邑五千戶。王氏的興起從王鳳開始。成帝又封太後的同母弟王崇為安成侯,食邑一萬戶。王鳳的庶弟王譚等人,受賜關內侯爵,享受食邑。

當年夏天,黃霧在一天之內充塞四野。成帝就此事詔問諫議大夫楊興、博士駟勝等人,他們的回答是:“這是陰盛陽衰的反映。高祖生前約定,非功臣者不能封侯,而今太後的幾個弟弟,都是無功而受封為列侯,違背高祖當年的約定,在外戚中還從來沒有過,因此上天才會出現異象。”提出諫言的人均這樣認為。王鳳因此而恐懼,上書謝罪,說:“陛下即位以後,專心居喪,因此下詔,讓臣王鳳暫時兼領尚書事務,臣對上不能宣揚聖德,對下不能有益朝政。而今又有彗星、天地赤黃等異象,責任都在臣王鳳,應當受到懲治,伏罪,以謝天下。現在皇上孝服已滿,大義已經表達,應該親自處理朝政,以順應天下人心。”於是請求辭職退休。成帝回答說:“朕繼承先帝的聖緒,涉世未深,很多事情還不明白,這次陰陽錯繆,日月無光,赤黃之氣,充塞四野。責任在朕躬,現在大將軍將過錯全部攬在自己身上,想交還尚書事務,交還大將軍印綬,辭去大司馬職務,這是在彰顯朕的不德。朕委托將軍輔佐朝政,真心地希望能夠做出成績,來顯示先祖的功德。請將軍專心致誌,輔弼朕的不足,不要再有猶疑。”

又過了五年,諸吏散騎安成侯王崇去世,諡號為共侯。王崇有一位遺腹子王奉世繼承侯位,王太後非常哀傷。第二年,河平二年(公元前27年),成帝一次封了舅舅王譚為平阿侯,王商為成都侯,王立為紅陽侯,王根為曲陽侯,王逢時為高平侯。五人在同一天受封為列侯,因此世人稱其為“王氏五侯”。太後的同父異母弟王曼去世得較早,除此以外,其他親屬都受封為列侯。太後的母親李氏,改嫁為苟氏的妻子後,生下一個男孩兒,名字叫做苟參,此後寡居。頃侯王禁在世時,王太後詔令王禁接回母親李氏。王太後可憐苟參,想以田蚡為例子,封苟參為列侯。成帝說:“前朝封田氏為列侯,是不對的。”隻是任命苟參為宮中侍從兼任水衡都尉。王氏家族子弟在朝中都是卿大夫、侍中、諸曹,分別把持著朝廷的重要部門。

大將軍王鳳在朝中執掌朝政,成帝謙讓,將大小事情均交予王鳳處理。朝中大臣曾經推薦光祿大夫劉向的小兒子劉歆,說劉歆是一位通曉各種學問,有非凡才能的人。成帝召見劉歆,讓劉歆誦讀詩賦,很欣賞劉歆的才能,就想讓劉歆擔任中常侍,並為劉歆取來衣冠,正要任命時,左右人提醒說:“不知道大將軍是否知道此事。”成帝說:“這是一件小事情,何必要告訴大將軍?”左右人竟然叩頭諫諍。成帝於是告訴了王風,王鳳認為不可以,結果此事就此作罷。成帝畏懼王鳳竟然到了這種程度。

成帝繼位幾年後,一直沒有孩子,身體又常感到不適。定陶恭王劉康來京師朝見皇帝,太後和成帝按照先帝生前對恭王的厚愛,對恭王非常好,賞賜恭王劉康的東西也很多,是其他諸侯王的十倍,不因為此前繼位的事情,心中有任何不快。恭王來京朝見時,一次成帝留下恭王劉康,讓他不要回去。成帝對恭王講:“我沒有孩子,人生死無常,一旦有什麼不測,恐怕再難以相見。你就留在京師,長期陪伴我吧!”再後來成帝的病情有所好轉,恭王劉康仍然留住在定陶國在京師的官邸裏,朝夕到宮中來陪侍成帝,成帝對恭王的態度也日益親近。大將軍王鳳內心不快,不希望恭王留在京師,碰巧天上出現日蝕,王鳳借此說:“日蝕是陰盛的表象,是不正常的異象。定陶王雖然是皇上的至親,按照禮製隻能呆在藩國。現在留在京師,違背禮製,所以上天才會出現這種異象,提出警告,還是應該將諸侯王送回封國去。”成帝不得已,隻得按照王鳳的建議去做。恭王劉康辭別時,成帝與定陶恭王相對而泣,不忍離別。

京兆尹王章一向梗直,敢於在朝中提出諫言,他認為王鳳將恭王送回藩國的建議做得有些過分,就密封上書,談出自己對日蝕的看法。成帝召見王章,讓他再談的詳細些,王章說:“上天聰明公正,護佑善良,天降災於惡人,以祥瑞、災異表明看法。陛下因為沒有繼嗣,親近定陶王,考慮的是宗廟的祭祀,重視的是社稷的安危,上順天心,下安百姓。這是正當的想法,是善事,天應當顯現祥瑞,怎麼會降臨災異?災異的出現,是因為大臣在朝中專權、擅政。而今聽說大將軍將日蝕的原因歸咎於定陶王,建議將定陶王送回封國,這其實是想讓陛下孤立無援,而後可以在朝中更加專權、擅政,以便謀求私利,這不是忠臣的做法。而且日蝕,是陰盛犯陽,應該歸咎於大臣專權,今天朝中大小政事,全由王鳳一人來決斷,陛下不能有任何作為,王鳳不從自己身上查找原因,反而將責任歸咎於善人,將定陶王逼送回封國去。王鳳欺君罔上,不僅是這一件事情。此前丞相樂昌侯王商,也是先帝的外戚,為人品行端正,誠實穩重,很有威信,身處將相的位置,是國家的柱石大臣,王商為人正直,不肯阿諛逢迎王鳳,王鳳就以家中夫妻間的小事陷害王商,最後王商竟然遭到罷官,在憂憤中死去,朝中百官無不為此歎息。還有王鳳知道小妾的妹妹張美人,已經嫁過人家,按照禮儀不應該再納入後宮。王鳳卻說這位婦人容易生孩子,將其送入後宮,為的是讓他小妾的妹妹得到好處。聽說張美人沒有生過孩子。而且即使是生過孩子,就連羌胡也會殺掉第一個孩子,以保證血緣的純正,更何況是已經嫁過人家的女子,王鳳還要將其送入陛下的後宮!這三件事情都是大事,是陛下親眼所見,從中也可以看出其它事情,更何況還有看不到的不法事情。王鳳此人,不能讓他長久地把持朝政,應該將王鳳罷免,送回家中休息,再選擇忠貞的官員在朝中輔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