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一點,再慢一點(2 / 2)

慢生活不是對生活的漫不經心,不是一種懶惰,而是在繁忙之後用一點時間來對人生進行冥想,是要享受真我的生活。生命是有限的,而我們可以把有限的生命以慢的姿勢拉長。貼近自然,讀萬卷書,行萬裏路,用慢的姿勢和節奏豐富我們的心靈,也豐富我們有限的生命。

所以有人說,幸福和快速無關,也無緣!幸福需要時間來品嚐。幸福隻是在於你與周遭人的關係,在於你和自己的關係。如此而已。幸福不在前麵,死神在前麵。幸福在身邊,在你駐足一看的瞬間。天空、草地、河水、白雲、山花,請你駐足一看。看你生命的足跡,看你愛人的目光。別急,多看一會。別急,幸福不在前麵,在身邊。因為幸福需要一點點累積,無法快速占有。

比如,周末你可以與朋友一起到公園茶館,拋開一周的繁忙,泡上一杯淡淡的清茶,捧著暖暖的茶杯,輕輕地啜上一小口,那茶香便一點一點滲進身體。順手看一本悠閑的小說或是一篇溫情的散文,讓疲憊的心靈在文字間緩緩流動、沉澱。這樣的時光是愜意的,平時的生活都太匆忙,時間被切得太碎。由於生活的節奏太快了,我們應該停下來思考一下,讓高速運轉的機器有一個檢修的機會。過一種“工作再忙心不忙,生活再苦心不累”的慢生活。

世界著名慢生活專家卡爾·霍曼說:慢生活不是支持懶惰,放慢速度也不是拖延時間,而是讓人們在生活中尋找到平衡。當然,工作重要,但閑暇也不能丟。現在的問題是節奏太快,所以才要學著放慢腳步,讓自己不至於太辛苦。這樣,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之間找到平衡的支點。就是說,工作要好好幹,事業要奮鬥;然而,也要充分休閑,從容享受生活。兩者達到動態平衡。

在我們周圍早已出現這樣一群人,他們為自己而生活,為興趣而生活,也為工作而生活。比起物質上光鮮靚麗的奢華,他們更看重自己的喜好,更樂於過安寧的生活。與每天忙到昏天暗地的人們相比,他們是名副其實的“慢生活家”。

“慢”是一種態度,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種能力——慢慢運動、慢慢吃、慢慢讀、慢慢思考……所有這些“慢生活”與個人資產的多少並沒有太大關係,隻需要有平靜與從容的心態。

慢下來,讓工作真正變成一種享受,讓感情真正進入心靈,成為一生一世的追求和慰藉,改變因為太快而身不由己,來不及思考的“陀螺”狀態,是在這個浮躁時代保持一份清醒,一份獨立和一份幸福的重要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