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中國農業保險製度演化的自組織過程(2)(1 / 3)

根據筆者實地調研和分析,中華聯合保險公司(以下簡稱“中華聯合”),即使在國家政策的激勵下,在新疆和四川的農業保險經營策略也是不一樣的,由於在新疆比在四川更具有組織優勢、地域優勢,中華聯合在新疆經營農業保險更積極,創新動力也更強,這種特性稱為非單值性。非單值性是由農業保險主體的變動、要素功能和係統整體功能的變化以及要素間作用力的變化引起的,這種創新結果和創新路徑的非單值性體現了農業保險製度演化路徑的多樣性和不確定性。路徑依賴原理告訴我們,中國農業保險製度演化的路徑敏感地決定於初始條件(包括既定的製度環境、既定環境下農業保險製度主體的認識、預期和行為決策),農業保險製度一旦采納某種方案,農業保險製度係統的演化路徑就會呈現前連貫、相互依賴的特點。但初始條件並非一成不變的,製度環境會不斷改變,因為作為具有製度理性和創新理性的製度主體——政府、保險公司、農民的行為會影響、改變和塑造製度環境。隨著製度環境的變化以及農業保險製度主體適應製度環境變化的認知與預期矯正、行為改變和策略調整,農業保險製度可能從原有的路徑、軌道拐入新的路徑、軌道,導致農業保險演化路徑發展改變的時間點,我們稱之為製度演化的分叉點或製度變遷的關鍵節點,如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組建新中國第一家保險公司,並支持在全國開展農業保險;1958年中央政府停辦包括農業保險的一切國內保險業務;1982年中央決定恢複農業保險;2003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討論通過並於2004年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幹政策的意見》(2004年中央一號文件)。這些在關鍵時間點發生的重大曆史事件成為了決定和影響中國農業保險製度發展走向和演化路徑的分叉點。在不同的分叉點,形成了截然不同的農業保險發展走向和演化路徑,形成了不同農業保險製度均衡——不同的農業保險製度安排——從單一的保險公司商業代辦模式到現在多重經營模式並存的發展模式。中國社會政治經濟環境的複雜性、多變性,中國政府效用函數和偏好特征的多重性、可變性,保險公司產權安排、組織製度具有多元性、農戶的行為特征具有多樣性、複雜性,導致農業保險製度多個演化分叉點的存在,導致農業保險製度演化存在多重結果、多條路徑和多個方向。用小平同誌的話來說,中國農業保險製度也是在“摸著石頭過河”,今後的發展方向和演化結果存在多重性,也存在不確實性。

(四)農業保險創新和演化路徑存在曲折性和非平衡性

由於農業保險創新水平取決於農業保險製度主體的知識積累、創新的成本——收益認知,農業保險製度主體的知識、技術積累達到實現農業保險創新的臨界值需要一個過程,因此,農業保險創新需要經曆一個摸索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農業保險製度主體需要學習、選擇、搜尋、試錯,從而積累創新所需的知識和技術,形成實現創新必備的“共享信念體係”。因此,挫折和失敗總是難免的,在遭遇挫折時,農業保險製度主體的創新行為將會暫時陷入低穀,創新的績效在低水平上徘徊,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和調整,農業保險創新逐漸地走出低穀,係統績效恢複到甚至超出了原有的水平,這時候農業保險製度主體的係統行為方式會有所改變,係統的有序性也相應地增強了。所以,由於農業保險製度主體學習和掌握農業保險創新所需的知識、技巧是一個成功和失敗交錯的充滿不確定性的過程,農業保險創新就存在高潮和低潮的漲落波動,導致農業保險製度演化是曲折的、非平衡的,農業保險的發展也不是一帆風順的,這才是農業保險製度自組織演化的本質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