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大話西遊”裏至尊寶所說的“我猜到了開始,但猜不到結果”,我們無法完全預知製度演化的結果,我也無法預知我的探索和嚐試能取得何種結果,或許“一鳴驚人”,或許“歸為沉寂”,或許成功的曙光即將照耀著我,或許失敗的陷阱正在等待著我,但4年以來,我都一直在探索和前進著。蘇格拉底說的好“承認自己的無知,事實上已經開啟了智慧之門”,當認識到自己“無知”時,才能對真理采取一種更謙卑、開放的態度,才能獲得真正的“有知”,對“農業保險製度演化”的認識,就是在這個漫長的探索過程中,不斷由“無知”到“有知”的。如果本文的探索和研究能為後來者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啟示和借鑒,能成為通向真理之路的一個鋪路石,那麼筆者為此就甚感欣慰了。
“凡能說的,我都說了,凡不能說的,我須保持沉默”(維特根斯坦)。在真理和知識麵前,我須保持一種謙卑、敬畏的態度。拙文不敢妄談創新,但卻是我用心、靜心、精心之成果,從論文選題、構思、架構,到撰寫、修改,再到最後成型、定稿,曆時兩年,其間反複斟酌、不斷修改,曆經8稿,方才定稿付梓,其間的感受如同鳳凰涅磐,痛並快樂著。拙文雖有缺憾和不完美之處,但代表了作者4年以來對農業保險、製度演化的所思所想;我希望所做的學問能貼近現實,希望自己多年的思考和研究,有助於澄清一些觀念,提出一些新見,解決一些問題,希望自己多年對農業保險的思考和研究能對中國農業保險的發展發揮一點建設性作用,更希望中國農業保險不僅僅停留於試點階段,而形成長效性製度安排,為中國的農村、農業和農民發揮一點真正的積極作用,而不是“其興亦勃焉,其亡亦乎焉”。
拙文與其說是一篇博士論文,不如說這是我長期以來一直思索求解疑惑的暫時的一個繩結,在博士學習階段的一個探索性結果;對於知識的求索,對於“農業保險製度演化”這一問題的解疑,與其說是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不如說,剛剛擺脫他人的燈塔,茫然地奔向漆黑的暗夜,覓求擦亮自我與生俱來的火種的新知。“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拙文雖已完成,但我的研究才剛剛起步,我的探索還將繼續。
二零零九年深秋於光華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