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些年下來,每年到了玉田縣要開始插秧的時候,京中與太子和穆珺年紀相仿的權貴子弟們,都會不由自主的收斂起來,就怕自己被抓去種田。
當然了,都是些小少年,就算再怎麼收斂,總有一時不慎不是?
所以,每年跟著太子和穆珺去玉田縣的人,都不少就是了。
也有權貴子弟不樂意,回家向疼愛自己的長輩告狀。
一眾朝臣嫉恨穆珩久矣,現在可算是找著理由了,一時之間,參奏穆珩的奏折像雪花一般飛上了隆譽帝的禦案之上。
不過,沒用隆譽帝和穆珩出手,穆珺一個人就將此事解決了。
“不過是讓他們去插秧而已,又不是要他們的命,怎麼就成了我爹縱容著我為難他們了?”
“太子殿下尚且每年去玉田縣插秧,他們就去不得了?”
“還是說,你們以為太子殿下是閑的沒事兒幹,故意折騰自己,也折騰他們這些整日正事不幹的紈絝?”
“就拿這些個人來說,半大小子學著家中兄長長輩喝花酒,還爭風吃醋,那一架打的滿地都是酒菜杯盤,浪費了多少糧食?”
“太子殿下為了體察百姓之苦,每年親手種下的糧食,還不夠他們這一次浪費的吧?”
“這些人,難道不該受個教訓?”
一番話懟的眾人啞口無言。
也不敢言。
太子身為儲君,為體察百姓之苦去耕耘勞作,以事大安朝對農桑之事的看重,這是任何人也無法指責的,甚至應該多加稱讚的。
有這樣的儲君,百官百姓都該慶幸才是。
太子尚且親身參與農事,京城這些與太子殿下一般大小的小子們,卻是就沉溺於花天酒地之中,這如何能說得過去?
別說是被太子殿下抓去種田插秧了,就是給他們一人五十大板,也沒人能說出一個“不”字。
到最後,那些告狀的少年們,到底還是被家中長輩送著,乖乖跟著太子殿下去了玉田縣。
待到回京時,太子宋承乾目光淩厲地看著一眾曬得跟黑炭一樣的權貴子弟們。
“你們這些人,平時怎麼奢侈張揚我不管,但誰要是再敢浪費糧食,我就讓你們去玉田縣種地種到死!”
打從第一次體會到了插秧的辛苦,宋承乾就下定決心,往後絕不浪費糧食。
那般辛苦才能種出來的糧食,每一粒都不容浪費!
他這個太子尚且如此,這些紈絝子弟還敢浪費?
嗬!
想想這段時間那生不如死的苦,一眾紈絝們不敢對太子殿下不敬,便都瞪向了一旁的穆珺 。
都是這廝出的餿主意!
穆珺冷笑一聲:“看你們瞪我瞪得這麼有勁兒,看來先前分給你們一人一畝田還是少了些,明年確實得給你們加點擔子!”
然後看向宋承乾。
“現在看來,一百畝良田還是保守了些,要不咱們再買個一百畝吧?要是有再犯到咱們手上的,就讓他們加倍的把地種回來?”
宋承乾深以為然。
買!
眾紈絝:……
穆珺沒理會這些紈絝們,與宋承乾商量起了這些年宋承乾那莊子上出產的糧食的去處。
“京城,以及各地的善堂,每年到了冬天不是都會施粥嗎?”穆珺道,“要不這樣吧,以後莊子上收上來的糧食,就送去各地的善堂……”
這是個好主意。
宋承乾連連點頭。
於是,這年冬日,大安朝各地善堂裏,前來領粥的窮苦百姓們,都喝到了來自太子殿下莊子上的米熬成的粥。
“太子殿下雖然年少,卻極為體恤百姓,不僅親自勞作,還帶著京中權貴一起勞作,產出的米也盡數送往了各地的善堂,就為了讓窮苦百姓們在這冬日能喝上一碗熱粥!”
“太子殿下仁德……”
“大安朝後繼有人啊……”
“……”
被民間百姓這樣盛讚著的宋承乾,側頭看著身邊的穆珺。
“珺哥兒,這次你可給我出了個好主意。”宋承乾道。
穆珺咧嘴一笑:“我也沒少給你出餿主意啊!”
宋承乾朗聲大笑。
最開始是他一人的笑聲,很快,就有另一道笑聲融合進來。
不管是好主意還是餿主意,打小相伴的兩個少年,還會並肩走下去。
就如,他們的父親一樣。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