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5章 錯失良機(1 / 2)

左寶貴是老將,於成龍是新貴,均為徐用儀最倚重、最信任的支柱,他們倆意見相同,主動南下,徐用儀不再猶豫,與倭寇決戰的原則就此確定。

不過,徐用儀生性謹慎,考慮得更全麵一點,或者說比左於兩人保守,沒有寄希望於一戰定乾坤,平壤目下兵少,倘若倭軍突然增援漢城,甚至於已經有大部隊到達,南下的軍隊豈不危矣?

思忖了半夜,徐用儀決定先做前期準備。

首先向朝廷發電,再一次催促援兵、糧草、彈藥,最好使用海路,以最快的速度運到平壤,爭取十天之內,聚集三至五萬陸軍,以雷霆萬鈞之勢,徹底擊潰倭人主力,一勞永逸的結束朝鮮戰爭。

於成龍很無奈,此舉雖然穩妥,卻錯失了大好良機。

現在的倭軍,在朝鮮正是最虛弱的時候,五千精銳葬身大海,另一批以海運趕赴元山,整個朝鮮半島,隻剩下大島義昌的部屬。

井上支隊前幾日被殲,大島義昌手裏頭,包括漢城的留守小部隊,撐死五、六千人,其中一部,最起碼兩、三千人,正在追趕葉誌超部。

也就是說,倘若平壤三軍傾巢出動,九千五百人不惜一切代價,全速突襲漢城,麵對的倭軍數量有限,不過超過四千人,勝利的幾率有八成。

假若在攻城間,有倭軍從海路增援,可分出兩千精銳先取仁川,破壞港口,岸炮齊發,倭人想強行登陸,要付出極大的代價,隻要能遲滯三兩天,林海帶來的六千匪軍、北洋水師的主力艦隊,也會蜂擁而至,倭人必敗無疑。

可惜啊,老徐的思想還是太保守。

天色方亮時走出總督府,於成龍長歎一聲,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

左寶貴翻身上馬,笑問道:“你小子,無緣無故的歎什麼氣?”

於成龍也跟著翻到馬背上,扭頭看著左寶貴,嚴肅其詞:“左大人,您覺得十天之內,徐中堂的要求能達到嗎?這期間,倭人得知海戰失利,將運輸多少陸軍入朝?”

身經百戰的左寶貴,哪不明白他的意思,苦笑道:“你急我更急,但咱們不是統帥,徐中堂有他的難處,唉,身家性命、九族數百口、畢生清譽全押上了,壓力可想而知,冒太大的風險,肯定不會同意,寧可穩一點。”

於成龍再歎一聲,隻好自我安慰,這個徐用儀,最起碼有主動進攻的心態,立誌與平壤共存亡,再怎麼說,也比葉誌超之流強得多。

################

大同江口的海戰,在日本引起了八級地震,所有人驚得目瞪口呆。

不單是戰敗的問題,也不僅限於軍艦被擊沉,海軍包括司令官伊東祐亨在內,損失了大批精英,第五師團的狀況更慘,連師團長野津道貫也葬身大海,全師團隻剩下大島義昌部、立見尚文部。

更嚴重的是,悍然攻擊國際調查組,已經引來各國公使的嚴厲抗議,外交上完全陷入被動,此外,“鬆島”、“日睿”兩艦被俘,即將拖入天津港,作為戰利品展現在世人麵前,日本的臉被丟光了,將成各國的笑柄。

睦仁天皇咆哮如雷,像一隻瘋狗亂咬,將群臣訓得狗血噴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