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落馬,李世民精神恍惚,李元吉目瞪口呆,一母同胞的三兄弟上演了比戲劇更好看的戲劇。受到驚嚇的李元吉無法將自己的弓張滿,隻能打馬快跑,而此時,尉遲敬德率領七十名騎兵趕到,對著李元吉兜頭便射,李元吉急切間從馬上栽下,就地翻滾,躲進了一旁的樹林。
或許上天為了增加李世民的劫難,就在此時,他的馬居然受驚了,不受控製飛奔起來,直愣愣地向一旁的樹林狂奔,不料韁繩被樹枝掛住,前進不得,李世民則從突然停住的馬背上倒栽了下來,一時間居然痛得無法從地上爬起。
一個身影從樹林中竄出,奪下李世民手裏的弓,反手將弓弦套在了李世民的脖子上,手上開始發力。李世民已經有了窒息的感覺,盡管他沒有看到發力者的麵孔,但是他心裏很清楚,勒他的不是別人,正是他的三弟李元吉。
難道這就是命?李世民心中苦笑。
不!我命由我不由天!
李世民不是一個認命的人,尉遲敬德同樣不是,就在李元吉發力之際,尉遲敬德出現了,大喝一聲:“住手!”
這一聲大叫,又讓李元吉的動作走了形,瞬間感覺手上沒有了力氣,唉,這倒黴的心理素質!
李元吉撇下弓,轉身就跑,慌亂中他辨了辨方向,朝著武德殿的方向跑去。那裏是老爹李淵的地盤,隻要跑到武德殿,自己就安全了,或許老爹一怒之下還會斬了秦王而立自己為太子呢!
一定要跑到武德殿,一定,一定!
然而,你見過跑得比箭還快的人嗎?
尉遲敬德在李元吉的後麵冷冷地看著,原本他不想親自動手,畢竟李建成和李元吉都是貨真價實的皇子,真正的金枝玉葉,秦王的同胞兄弟。由秦王李世民自己解決,那是家務事,如果由自己這個武將解決,那就是大逆不道。倘若將來秦王念及手足之情,那麼自己又將被置於何地?倘若皇帝李淵一定要報殺子之仇,自己又怎麼躲得過這一劫?
然而事情發展到了這一步,不動手已經不行了,如果讓李元吉活著跑到李淵麵前,一切都完了。不僅秦王要完,跟隨秦王起事的兄弟們都要完,絕不能讓李元吉活著跑到李淵麵前。
張弓搭箭,前麵跑的李元吉成了尉遲敬德的移動靶,這種靶子的難度太低了,弓弦響處,李元吉應聲倒下,他與李建成一樣,像兩隻飛鳥從大唐的天空飛過,了無痕跡!
世界上無論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都有一個特點:無腿走遍天下。
建成和元吉被殺的消息很快從玄武門內傳到了玄武門外,傳到了太子宮翊衛車騎將軍(貴族征兵府司令)馮立的耳中。馮立不由得歎息一聲,他曾經在腦海中閃現過這個可怕的結局,但沒想到這一天來得這麼快。
太子已死,剩下這些人該怎麼辦呢?
馮立歎息一聲說:“太子在時,我們接受他的恩惠;太子不在了,我們怎麼能逃避他的災難呢!”
隨即對手下簡單交代了幾個字:集合,攻打玄武門。
一聲令下,太子宮副護軍薛萬徹、屈咥直府左軍騎謝叔方集合東宮、齊王府人馬共計兩千餘人直撲玄武門,目標隻有一個:為主人複仇!
如果建成和元吉地下有知,應該感到欣慰,當全天下都背叛了他們,至少還有馮立這樣的人在努力地為主人複仇。
兩千人馬驟然聚集玄武門,玄武門的形勢頓時微妙了起來。
此時玄武門聚集了三方勢力,一方是效忠於太子李建成的兩千人衛隊,一方是效忠於秦王李世民的數百名騎兵,還有一方勢力是效忠於李淵的守衛玄武門的宮廷禁軍。三方勢力混雜在一起,各自打著各自的算盤。
從實力上看,李建成的衛隊實力最強,效忠李淵的宮廷禁軍暫時不能大規模集中到玄武門來,在玄武門的守軍隻是平常的配置,兵力相對有限。相比之下,李世民的隊伍更加有限,隻有區區數百人。三方博弈,誰能笑到最後呢?
兩千餘人的太子衛隊撲向玄武門,如果這兩千人衝進了玄武門,李世民勢必凶多吉少。以馮立、薛萬徹的複仇之心,李世民的數百騎兵很難擋住太子衛隊的兵鋒,如此一來,玄武門之變就成了李世民兄弟三人的殺人遊戲,殺到最後,兄弟三人一個都活不了,豈不是白白便宜了李淵和小老婆那些工業化流水線上生產出的皇子們?
上天對李世民還是厚愛的,千鈞一發之際,有一個人站了出來,此人力大無比,膽大心細,眼看太子衛隊氣勢洶洶向玄武門衝來,馬上一個激靈,搶在太子衛隊衝上來之前,將原本大開的玄武門大門關上了,然後用自己的身體死死頂住了大門。
被擋在外麵的太子衛隊沒有重型武器,隻能用刀槍拳腳衝擊大門,然而任憑太子衛隊怎麼衝擊,玄武門的大門紋絲不動,裏麵的勇士用自己的一己之力將太子衛隊隔絕在玄武門外,這個勇士就是張公謹。
在太子衛隊與秦王勢力正麵接觸的同時,一旁觀望的是守衛玄武門的宮廷禁軍,率兵值守的是雲麾將軍敬君弘,無心插柳,他居然成了關鍵的第三方勢力:如果他幫助太子衛隊,那麼秦王勢力必敗無疑:如果他幫助秦王,那麼太子衛隊必定很難進入玄武門。現在勝負天平的砝碼握在了敬君弘的手中,他會將自己的砝碼放在哪一邊呢?
對於皇子間的爭鬥,敬君弘早有耳聞,卻沒想到今天就在自己的眼皮底下血淋淋地發生。作為宮廷禁軍的將領,他知道結交皇子的危險,因此對於三大皇子他都保持著距離,在他心中,主人隻有一個,那就是皇帝李淵,而他的職責也隻有一個,那就是保護宮廷的安全。
現在太子衛隊殺氣騰騰,秦王勢力疲於招架,他並不準備幫助哪一方,他隻是想盡自己的職責。
手下親信看出敬君弘的心思,急忙進言:“如今形勢不明,不好判斷,不如等到大軍集結,看清形勢再出兵也不遲。”
敬君弘搖了搖頭,一指外麵殺氣騰騰的太子衛隊,說道:“這些人抱著給太子複仇之心,一旦過了玄武門必定大開殺戒,殺紅了眼後,他們的刀可未必認得皇帝。”
“不必等了,出戰。”敬君弘大吼著下達了命令。
敬君弘與內府中郎將呂世衡率領玄武門守軍迎著太子衛隊的來勢廝殺了上去,很快他們的身影就被太子衛隊淹沒了,他們不效忠於任何一個皇子,卻死於玄武門之變,或許在他們的心中始終隻有兩個字:職責!
敬君弘和呂世衡的出現,算是李世民的意外收獲。兩個忠於職守的將軍意外地幫了李世民的大忙,極大程度緩解了玄武門的壓力。
然而敬君弘和呂世衡緩解的隻是暫時的壓力,勢頭正勁的太子衛隊踏著敬君弘和呂世衡的屍體再次衝向玄武門,這一次他們勢在必得,隻要時間一長,玄武門內秦王府的勢力必定抵擋不住。
戰事繼續向著不利於秦王府的方向發展,馮立在進攻玄武門的同時準備分出一部分兵馬,血洗秦王府為太子複仇。此時在玄武門內疲於抵抗的秦王府勢力心急如焚,他們知道,現在的秦王府幾乎不設防,如果馮立的人殺進去,秦王府玉石俱焚。
怎麼辦?再急也變不出兵來啊?
還是有人能變出兵,這個人就是李世民。
就在玄武門戰事正朝著不利於秦王府發展的關鍵時刻,李世民派來了尉遲敬德,尉遲敬德沒有空著手來,他的手裏提著送給太子衛隊的禮物,他知道這個禮物一出,便勝過千軍萬馬。
尉遲敬德往高處一站,大喝一聲:“看看這是什麼!”
激戰正酣的太子衛隊頓時安靜了下來,他們分明看到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人頭在尉遲敬德的手中握著,那是他們曾經的主人,而現在成了尉遲敬德手中的死人。
人都死了,忠向誰表?
馮立縱有為太子死事之心,但他無法左右手下兩千人的人心,混亂中不知道是誰帶了頭,兩千餘人的衛隊開始潰散,薛萬徹也帶領著手下數十名騎兵逃往終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