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殺天柱王也隻是說說而已,畢竟天柱王是慕容伏允的寵臣,一旦殺了天柱王,那就等於與慕容伏允公開叫板,貴族們有這個實力和魄力嗎?
這個可以有!人都是被逼出來的!
憤怒的吐穀渾貴族們決定殺掉天柱王,也決定與慕容伏允決裂,這時他們找到了一個理想的新帶頭人,這個人就是慕容順。這個憋屈了十幾年的人正是一個合適人選,他是前太子,他怨恨他的父親,他更怨恨天柱王,這三個條件集中到一起,慕容順就是理想的帶頭人!
渴望出頭的慕容順沒做片刻猶豫就同意了貴族們的提議,在貴族們的幫助下幹淨利落地幹掉了天柱王,同時宣布與自己那不著調的父親決裂,轉身向唐朝投降!
在慕容順宣布投降時,他那不著調的父親慕容伏允正在塔克拉瑪幹沙漠中品味一個成語:眾叛親離!
按照慕容伏允原來的規劃,他準備穿越塔克拉瑪幹沙漠前往於闐王國(今新疆和田市),在於闐王國暫住一段時間,等風頭過了,再回到故地建國,到那時,論成敗,人生豪邁,大不了從頭再來!
然而規劃僅僅是規劃,慕容伏允已經沒有機會實現自己的宏大規劃了。自從逃進沙漠之後,他的手下就開始了勝利大逃亡。進入沙漠之前,旗下尚有一千多名騎兵,僅僅十幾天的時間,一千多名騎兵已經逃得差不多了,隻剩下幾個看起來一心一意的侍從!
慕容伏允自嘲地對自己說:“沒事,大不了從頭再來!”
侍從們隨聲附和:“對,從頭再來!”
從你的頭再來!
走投無路的慕容伏允被左右侍從斬首,他的頭成了侍從們邀功的投名狀,無形之中也幫助慕容伏允實現了自己的誓言:與過去一刀兩斷,大不了從頭再來!
貞觀九年五月十八日,李靖上疏李世民:吐穀渾汗國已被大唐征服!
五月二十一日,李世民下詔:特準吐穀渾恢複建國!
打你不是目的,打死你也不是目的,打服你才是目的!
吐穀渾之戰塵埃落定,唐朝大軍也到了論功行賞、秋後算賬的時候。一算賬不要緊,幾家歡樂幾家愁,總體盤算下來,居然是得意的少,失意的多。
這是為什麼呢?多數是將領自己作的!
第一個倒黴的是赤水道行軍總管李道彥,他的罪名是沒有按照規定時間抵達指定地點。坦白地說,李道彥這個罪名一點都不冤,走到這個地步完全是他自己的問題,用東北的歇後語說:老外拉弓——發洋賤(箭)!
李道彥惹禍是因一次不誠信的行動而起。
本來,唐軍西征要經過黨項部落控製的區域,行軍大總管李靖為了集中力量打擊吐穀渾,就設法與黨項部落搞好關係,在用重金把黨項部落砸暈的同時,順便請他們為唐朝大軍當行軍向導,這樣就把黨項部落拉到了唐軍的陣營,增強了唐軍的實力。
在金錢的感召下,黨項酋長拓跋赤辭來到唐軍大營與各位唐軍將領焚香盟誓,立下了“親密合作”的誓言,不過在盟誓之前,拓跋赤辭把醜話說在前麵:如果你們無信無義,我們就封路,讓你們過不去!
當時誰也沒把這句醜話放在心裏,沒想到這句醜話居然成真了,這一切都是李道彥惹的禍。
本來我泱泱大國以誠信為本(《夜宴》中葛優如是說),可沒想到李道彥居然是個言而無信的人,前幾路大軍順利通過黨項部落控製的區域,到他這出問題了。
李道彥行軍到闊水(今四川省鬆潘縣北)時,發現此地牛羊成群,黨項部落組織渙散,沒有任何防備,看到此情此景,李道彥也不知道是哪根神經搭錯了,居然下令向當地的黨項部落發動了進攻,一會兒的工夫就俘獲牛羊數千頭,樂得李道彥合不攏嘴!
搭錯神經的李道彥沒有高興多久,很快他發現,包括黨項部落在內的所有羌人都憤怒了,他們說到做到,居然真的堵住了當地最險要的野狐峽。這下完了,活路變死路了,就算想交過路費也白搭!
這還不算完,當初把醜話說在前頭的黨項酋長拓跋赤辭率軍對李道彥發起了反擊,這一仗李道彥損失慘重,戰後一盤點,居然損失幾萬士兵,最後隻能退守鬆州。到這時,李道彥這一路就得算“自宮”了,沒辦法,誰讓你不講誠信,發洋賤!
受李道彥連累,左驍衛將軍樊興也無法進軍,隻能逗留不前,結果手下士兵逃亡很多,仗沒打,非戰鬥性減員接二連三。
貞觀九年七月二十二日,李道彥、樊興因不能按時抵達指定地點判“死刑減一等”處罰,流放邊疆,相當於在邊疆地區享受無期徒刑待遇。
同李道彥一樣,鹽澤道行軍總管高甄生同樣沒有按時抵達指定地點,他倒不是因為跟李道彥一樣發洋賤,而是因為道路艱險,不得已在道路上耽誤了時間。
然而戰場之上,隻問結果,不問過程,作為總司令的李靖自然要對高甄生進行問責。沒想到,這一問責讓高甄生把對李靖的怨恨埋在了心裏,隨即高甄生給李世民上了一道險惡無比的奏疏:李靖陰謀叛亂!
玩笑開大了!謀反的玩笑可不能亂開,開這種玩笑是要負法律責任的。
經過組織上的細心調查,隨即得出結論:李靖謀反,查無實據!這就意味著李靖無罪,高甄生誣告,而誣告是要付出代價的!
貞觀九年八月十七日,高甄生被判“死刑減一等”處罰,流放邊疆,享受無期徒刑待遇,這樣李道彥、樊興、高甄生哥仨可以一起在邊疆鬥地主了。
其實,這三個人的“鬥地主”原本可以升級為“一桌麻將”,第四人選就是薛萬均。
薛萬均出事的原因很簡單,倆字:嘴賤!
原本薛萬均和契苾何力合作挺好,契苾何力不僅幫薛萬均解了重圍,還和薛萬均一道襲擊遠在突倫川的慕容伏允的禦帳,不僅俘虜了慕容伏允的老婆孩子,還外加二十萬頭牛羊,就戰果而言,絕對是碩果累累。
問題就出在“碩果累累”上了,原來薛萬均胃口不錯,他想獨吞。
恰在此時,李世民派出了慰勞軍隊的特使,此時不表功,更待何時!
要說薛萬均的智商也不高,手段也很簡單,居然大嘴一張,就開始為自己表功,總之在特使麵前,薛萬均把自己“狠狠”地表揚了一通,論調是“勞苦功高,舍我其誰”,總結陳詞是:“功勞都是我的,有契苾何力什麼事呢?”
要命的是,契苾何力就在現場!
見過不要臉的,沒見過這麼不要臉的,不報救命之恩也就罷了,還把所有功勞都劃到自己的名下,人怎麼能無恥到這個程度。
契苾何力焉能咽下這口氣,抽出刀就向薛萬均劈了過去,幸虧旁邊的將領手快,攔了下來,這才避免了薛萬均血濺當場。
李世民派出的特使也很官僚,隻聽信薛萬均的“自我表揚”,隻看到契苾何力刀劈薛萬均,卻沒有多問一句為什麼,草草地給李世民上交了一封奏疏:契苾何力刀劈薛萬均!這下倒成了契苾何力沒理了。
幸好真理越辯越明,在李世民向契苾何力問責時,契苾何力竹筒倒豆子,一五一十地說清了事情的來龍去脈,這下嘴賤的薛萬均倒黴了,李世民下令:“把薛萬均官職全部免除,其所有官職轉給契苾何力,再讓你嘴大!”
大嘴薛萬均眼看就要跟李道彥、高甄生一道到邊疆享受無期徒刑待遇了,契苾何力站了出來,他的一席話挽救了薛萬均。
契苾何力說道:“陛下因為我的緣故將薛萬均免職,那麼非漢人的士兵就認為陛下重視非漢人將領甚於漢人將領,他們的文化都不高,很有可能就會以訛傳訛,而且很有可能就此認為漢人將領都跟薛萬均一樣,長此以往必然會造成軍中的漢人與非漢人的對立。”
一個卓越的將領一定是有大局觀的,契苾何力就屬於此類。
此後,薛萬均與契苾何力的恩怨被李世民一帶而過,對於薛萬均不罰,對於契苾何力重賞!
不久,契苾何力奉命駐守玄武門,主政城門防衛大營,另外奉命娶皇族女兒臨洮縣主為妻!
契苾何力的境遇正驗證了中國家長教育孩子的一句名言:老實人終究不會吃虧!
幾家歡樂,幾家憂愁,遠征吐穀渾之戰終於落下帷幕,每個人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或者得意,或者落寞,但每個人都必須去演完自己分內的戲。
那位憋屈了十六年最終奮起的前太子慕容順還是沒能鎮住場子,他可以扮演好一個人質,他可以扮演好一個憋屈的前太子,可是他扮演不好一個可汗。在被立為可汗幾個月後,沒有根基的慕容順沒能取得吐穀渾貴族們的信服,最終被貴族們安排的殺手刺死,結束了其憋屈的一生。
在慕容順身後,他的兒子慕容諾曷缽被立為可汗,這是一個更沒有根基的人,他的角色是傀儡,他的身後則是為權力鬥得你死我活的高級官員們。
在這種背景下,唐朝的一位名將被推上了前台,這個人就是兵部尚書侯君集。
李世民交給侯君集的任務是率軍增援慕容諾曷缽,調停爭權的各方,對於不聽命令的部落,一個字:打!
侯君集威風凜凜地再次出發,在他的前方是霞光萬丈,在他的夢中,是雄兵百萬,為將者追求的就是這個境界,不是嗎?
也是,也不是!
就在侯君集率軍出發的同時,李靖悄悄地關上了自己的家門,從此閉門謝客,閑雜人等一律免進。即便是親戚,也不輕易相見,於是在長安鬧市之中,李靖自己“與世隔絕”。
老子說:“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老子的話,李靖讀懂了,侯君集要麼根本沒讀過,要麼根本沒讀懂!
貞觀十七年二月二十八日,李靖與侯君集的畫像一起掛上了淩煙閣,與他們一起享受淩煙閣畫像的總計二十四人。
僅僅兩個月後,侯君集被控與太子李承乾一起謀反,伏誅!
六年後,李靖於家中壽終正寢,享年七十九歲,陵墓規模比肩漢代名將衛青、霍去病!
福兮禍兮,皆有因果,唯物主義說這是唯心,歸根結底,未嚐沒有科學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