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第1章第2節 “少吃飯,多吃菜”的飲食習慣該杜絕了
和朋友、家人一起吃飯時,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聲音:“少吃點飯,多吃菜”,而我們也很樂意這樣的“關愛”,因為在我們的潛意識裏菜是好東西,比飯好吃也比飯有營養,還能控製體重。
那麼真的是這樣嗎?菜比飯的營養更高嗎?多吃菜、少吃飯就能防止發胖嗎?
少吃飯,多吃菜,飯沒有營養,營養都在菜裏。從表麵上來看這似乎很有道理,然而,從科學營養的角度來看,如果長期如此,對身體健康極其不利。
米飯以及麵食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而碳水化合物是我們身體所需的主要“基礎原料”。在合理的飲食中,人一天所需要的總熱能的50%~60%來自於碳水化合物。如果我們每頓都少吃飯,多吃菜,那麼就不能攝取足夠的碳水化合物來滿足人體的需求,長期下去,人就會營養不良,疾病也會不請自來。
另外,為了減肥,就盡量少吃飯多吃菜,甚至光吃菜不吃飯,這也是不可取的。肥胖的根本原因在於攝取熱量過多而消耗過少造成熱量在體內過度蓄積,而產生熱量最多的營養成分是脂肪,所以胖人往往在食量過大、吃肉過多而運動過少的人群中產生。單從飲食上講,米、麵等主食中含有的脂肪成分並不算多,脂肪往往從副食中的油和肉類中獲得。多吃蔬菜不是壞事,但大部分蔬菜要用油烹調才可口,這樣不僅容易造成熱量蓄積,達不到減肥的目的,而且這樣吃下去還容易得病。
按照中國人的體質狀況,一個成人每天應當至少吃6兩米飯,否則,如果長期吃含有高蛋白、高脂肪、低纖維的菜,極容易得高血壓、心血管病和肥胖病。即便沒有,亞健康也會悄悄襲向你的身體。所以,我們一定要拋棄“少吃飯,多吃菜”的觀點,把主食與副食科學合理地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