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從何而來(2 / 2)

很多人在與群眾講話、談天時,言談話語間有時便流露出一定的幽默感,使人感到分外熱情、親切,這便是與他們具有樂觀主義精神有關。

用樂觀的態度看待事物,就會發現生活中的諧趣處。同一件事,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就會產生不同的效果。這其中便有生活態度的問題。樂觀的人總是從樂觀的角度去看問題的。培養幽默感,就要從積極的角度去看問題,這樣才能使自己樂觀麵對生活,從而產生幽默感。

一個人如果總是背著沉重的精神包袱,整天憂慮重重,悲觀失望,他就不會熱愛生活,也絕不會有什麼幽默可言。

(3)注意培養自己的綜合能力。幽默既是知識的結晶,又是多種能力的合成。因此,要培養幽默感,必須注重培養自己的多種能力。

首先要注意提高觀察力。隻有這樣,才能明察秋毫,從平凡中看到本質,從司空見慣的日常小事中看到情趣,從而才有可能借助語言或其他手段幽默地表現出來。

有個年輕人,由於他善於觀察,從而發現生活中許多有趣的現象。如他發現兩個人在門兩側同時推門,門不能開;兩個人又同時拉門,力量相抵,門還是不開;兩個人在兩側同時發愣,然後兩人各自轉身離去。這種生活中的矛盾現象有很多人都見過,但熟視無睹,更沒有深想,所以也就無法發現其中的內涵。這位年輕人卻能發現,並且用漫畫表現出來,這說明觀察力在幽默中的作用。

其次,要豐富自己的想像力。富於想像,才能從平凡的生活素材中,找到別出心裁的幽默構思。

比如漫畫家方成以《一人得道》為題畫了幅“一半人”的青雲直上的升官圖:

打頭的大塊頭看不見,上半身已進入雲端,從夾皮包捉肚皮的莊嚴法相看來,顯然是“得道者”;接著第二個抱著他的大腿,……最後是一個女孩摟著她爸爸的脖子,自己又背著玩具——小狗和小雞。

看到這幅漫畫不由得令人拍手叫絕,它既引人發笑,又令人回味。

這幅漫畫之所以構思巧妙,就在於漫畫家具有豐富的想像力。

除了培養觀察力和想像力之外,還應培養邏輯推理能力。因為許多幽默便是活用邏輯而構成的。高度概括表達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培養了這些能力,就會反應敏捷,精密巧妙地把自己對生活的認識、理解表現出來。

(4)多向他人學習。要使自己的語言具有幽默感,一個有效的辦法是向他人學習。在我們周圍不乏頗富幽默感的人,可以通過和他們接觸,如同他們聊天。在接觸中,增強自己語言的庫存和受到他人的幽默的“傳染”。

我們還可以多看喜劇和相聲演員的表演,這對於增強自己的幽默感也是很有益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