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快樂的人總是珍惜未得到的而遺忘了所擁有的(2 / 2)

最後,卡爾森博士建議道:“給自己寫一張紙條,開始多想想你已經擁有什麼,少想你要什麼。如果你能這麼做,你的人生就會開始變得比以前更好。或許這是你這一輩子第一次知道真正的滿足是什麼意思。”

人的幸福,與其說來自生活的厚饋,不如說來自於日常生活中的微利。

享受你現在的擁有

一個人登山為了什麼?是為了登頂,還是為了享受登頂過程中的美景?

人生沒有絕對的頂峰,在不停的攀登過程中,要學會欣賞一路的景色。人生應該有兩個目標:第一是得到所想要的東西,盡力去爭取;第二是享受你現在所擁有的。然而隻有最聰明的人才能做到後者。常人總是朝著第一個目標邁進,他們根本不懂得享受。

我有一個朋友,在北京打拚十多年,已經邁入了千萬富豪之列。他有豪宅,有名車,有嬌妻,有愛子。這樣的人生,應該是幸福美滿的。但他卻很少開心。商戰的搏殺讓他神經衰弱,失眠與多夢折磨了他數年,怎麼治療也不見好轉。心理醫生建議他每年給自己放半個月假,外出度假放鬆自己。但依然不見效。有一次,我一家三口與他一家三口去結伴雲南度假,剛一下飛機,就見到他急忙打開手機,給自己的公司總經理打電話,談論公司的各種問題。其實,公司的總經理是他很信得過的人,公司的財務總監就是他弟弟,他外出根本不用他操多少心。

到了瀘沽湖,在如詩如畫的山水麵前,也不見他怎麼親近山水。他是身在度假心在公司,不是與我探討他生意上的事情,就是打電話給北京的公司。毫無疑問,這樣的度假,根本無法得到身心上的放鬆,甚至可能會比不度假更讓人累。因此,他的神經衰弱、失眠多夢的問題,絲毫沒有好轉:

人生如果隻有攀登,而沒有駐足的欣賞、享受攀登所帶來的美景,那還有什麼意義?事業是沒有終點的,享受卻可以隨時開始。

大多數人都認為,所謂享受,那是有錢人的特權。其實不然,聽驟雨敲窗,看雲舒雲卷,賞花開花落……這些,都是與金錢無關。就像我上麵提到的那位富豪朋友,他有錢,卻沒有心思去欣賞與享受。會享受人生的人,不在於擁有多少財富,不在於住房的大小,薪水的多少,職位的高低,而在於你是否有這份悠然之心。

生活永遠不是完美的。對於我們普通大眾來說,或許在養家糊口中不得不忙碌奔波。在忙碌奔波時,我們依然可以找到快樂。不管你的現狀如何、目標如何,都別忘了人生的第二個目標:享受你現在所擁有的。沒必要總是給享受預設了很多前提條件,人生是由每一個“當下”組成,享受現在,成就一生。

不少人的心緒往往在過去和未來之間擺蕩,不是對過去耿耿於懷,就是對將來憂心忡忡,渾然不知“當下”的滋味,結果是對過去的包袱舍不得丟棄,而未來的重擔又把自己弄得喘不過氣來,永遠在過去和未來之間遊移。

現在就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這,其實就是佛陀所說的“活在當下”。東西方在文化上有一定的差異,卻都對“珍惜現在,享受現在”有著一致的看法。

每天當我們結束工作時,就應當把成為以往的事情忘記,因為過去的光陰不能再追回來。雖然我們難保一天所做不會有錯誤或蠢事,但是事情已經過去,一味地追悔隻能貽誤迎接明天的到來,而成為下一個令人追悔的蠢事。今天就握在我們手中,這是一個新日子,它好像人生日記本裏的空白一頁,任由我們去寫。我們所要做的就是燃起生命的熱情,激發心中的希望,傾注全力做好每一件事,享受每一個今天。

最好的沉思就是留意生活,想哭就哭,想笑就笑,閑時曬曬太陽,忙時泡個熱水澡,多與人分享快樂,少關注煩惱。多留意最簡單的日常活動,少預想未來怎樣,也不流連在對過去的懷念中。活在當下就是最高級別的沉思。

活在當下,享受當下。生命如果說是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那麼每天都是一朵跳躍的浪花。我們要與浪花起舞,享受生命中難得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