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種創傷,都是一種成熟(1 / 3)

生活有時候會讓我們遍體鱗傷,但到後來,那些受傷的地方一定會變成我們最強壯的地方。我們會在創傷中逐漸成長,並趨於成熟。

人生並非一帆風順。我們都是經過挫折、嚐試、創傷而逐漸成熟。愛默生說過:“我們的力量來自我們的軟弱,直到我們被戳、被刺,甚至被傷害到疼痛的程度時,才會喚醒那被包藏著神秘的力量。隻有這些力量被搖醒、被折磨,便激勵我們學習一些東西了。此時我們會運用自己的智慧,發揮自己的剛毅精神,學會了解事實真相,從自己的無知中學習經驗,磨煉自己的意誌,最後,學會調整自己並且掌握真正的技巧。”

“長大以後,為了理想而努力,漸漸地忽略了父親母親和故鄉的消息。如今的我,生活就像在演戲,說著言不由衷的話、戴著偽善的麵具,總是拿著微不足道的成就來騙自己。總是莫名其妙感到一陣的空虛,總是靠一點酒精的麻醉才能夠睡去。在半睡半醒之間仿佛又聽見水手說,他說風雨中這點痛算什麼!擦幹淚不要怕至少我們還有夢!他說風雨中這點痛算什麼,擦幹淚不要問為什麼!”

這是身殘誌堅的台灣歌手鄭智化的《水手》。在受傷的時候,你不妨聽聽這首歌。人生就像一條河,而我們就是遊弋在河中的水手。在河流中泅渡免不了會受些傷.隻有不怕河中的滔天巨浪,不怕在渡河中淹死,才可能遊到成功的彼岸。人們讚美遊到彼岸的英雄,卻容易忘記他在泅渡大河中也曾有過挫折。

當傷害如利箭射來,痛徹心扉,已經夠慘了,若不知療傷止痛,會讓傷口無法結痂複原,豈不是欠缺些智慧?對於外界所起的變化,要能既不洋洋得意於順境,亦不沉湎於痛苦的逆境,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我們麵對人生時,總是攜帶著快樂和痛苦、悲哀與幸福,這些都是使人成熟的歲月的標記,也是心靈的刻痕。走過人生才會發現,原來,創傷也是一種成熟,而成熟就是一種美。

生命因磨難而美麗

馬雲現在是阿裏巴巴與淘寶網的CEO,身家55億(數字來源:2008年胡潤百富榜)。如果我們留心馬雲的創業史,就會發現他其實是曆經了太多的曲折坎坷。難怪馬雲在做《贏在中國》評委時,會發出這樣的感慨:“對所有創業者來說,永遠告訴自己一句話:從創業的第一天起,你每天要麵對的是困難和失敗,而不是成功。我最困難的時候還沒有到,但有一天一定會到。困難是不可能躲避的,不能讓別人替你去抗。多年創業的經驗告訴我,任何困難都必須你自己去麵對。創業者就是要麵對困難。”

讓我們追隨馬雲創業的腳步,去體味他腳步的踉蹌與堅毅。馬雲的第一次創業是在1992年,在杭州某學院當英語老師的他和同事籌集了3000元錢,開辦了海博翻譯社。但開業的第一個月總收入才700元。為生存下去,馬雲背著大麻袋到義烏、廣州去進貨,海博翻譯社開始也曾賣鮮花、賣禮品等,最終因效益不理想而放棄了這次創業。1995年年初,馬雲辭了公職,創立了一個叫“中國黃頁”的網站。在經營“中國黃頁”的時候,馬雲遇上了一個重量級對手——注冊資本是2.4億人民幣的中國電信浙江杭州分公司(馬雲的“中國黃頁”的注冊資本是5萬元人民幣)。在完全不對等的實力較量中,“中國黃頁”將資產折合成60萬人民幣,占30%的股份;杭州電信投入資金140萬人民幣,占70%的股份進行了股份製改造。馬雲本以為有了140萬人民幣注入就可以大幹一場,但後來才發現這是一場災難,原來對方出140萬隻是想把他這個競爭對手控製住。在董事會裏麵對方是5票而馬雲這方隻有是2票,每次開董事會,馬雲總是麵臨5比2的製約,開很多次也通不過決議。馬雲這時才醒悟到自己拿到了錢卻丟掉了自己最寶貴的自主權。處於尷尬中的馬雲,與杭州分公司的“婚姻”僅維持了一年,就主動放棄了自己的公司。馬雲的第二次創業沒有成功,但他從這次經曆中總結出一點教訓:企業家不能被資本所控製。同時,當他後來有了雄厚的資本後,也推己及人地不用資本去控製自己所支持的創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