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著點吧,珍惜你現在擁有的小小空間,珍惜你擁有的一切。隋愛。
悠著點吧,走在街上,自自然然,瀟瀟灑灑。你會發現,世上的人原本差不多。
悠著點吧,就像英國作家威廉·亨利·戴維斯在詩中所寫的那樣——
這不叫什麼生活,
總是忙忙碌碌,
沒有停一停,看一看的時間。
沒有時間站在樹蔭下,
像小羊那樣盡情瞻望。
沒有時間看到,
在走過樹林時,
鬆鼠把殼果往草叢裏收藏。
沒有時間看到,
在大好陽光下,
流水像夜空般群星點點閃閃。
沒有時間注意到少女的流盼,
觀賞她雙足起舞翩躚。
沒有時間等待她眉間的柔情,
展開成唇邊的微笑。
簡化你的生活
你是否經常有“很累”的感覺?你是否想過究竟是什麼讓我們如此勞累與疲憊?
如果僅僅隻是勞累與疲憊還不算最糟糕,最糟糕的是:我們甚至還對今後的日子產生恐懼甚至絕望。永遠像一個戰士般衝殺,才不會落在人後,社會達爾文主義是現代人信奉的原則,被無限放大到生活中。欲望的都市裏到處都充斥著痛苦的靈魂,在許多昏暗的酒吧裏唱著空虛寂寞,唱得要死要活;有人在放縱,有人在毀滅。生活越來越繁雜,而心情越來越煩悶;人與人走得越來越近,而心靈卻越來越隔得遠;樓越來越高,人情味越來越薄;娛樂越來越多,快樂越來越少……
我的一個朋友最近花了將近1萬元買了一張按摩椅。在此之前,他還買過一台高科技的跑步機。不過,他告訴我:這些東西,他一年裏難得用上幾回。
究竟是什麼能使我們生活充實、內心豐盛?不是貴重的按摩椅,不是高科技的跑步機,而是我們體會生活快樂的簡單能力上。這種能力隨處可得,根本不用花錢。繁複紛亂的生活使人厭煩、疲憊,像荊棘一樣擠壓著心靈,使得人不安、緊張、焦慮、倦怠甚至絕望,是很不符合心理衛生的。而簡樸的生活,能減少心靈的許多負累,使心靈更單純,讓內心有更多的空間。一位西方哲學家發出了這樣的警告:“沒有什麼科技的發展可以帶來永久的快樂。比科技發展更重要的是心靈拓展,但總是被忽略。”
在生活變得越來越複雜,超出你的想象和理解的時候,是否懷念過從前不名一文但依然快樂的時光?沒有電視機也沒有其他的便利,穿的衣服、家具,都是家人按照最古老最樸素的方式製造,讓人好安心。在一個偏遠、寧靜的小村莊,那裏的人對於一朵鮮花的讚賞,比一件名貴的珠寶要多。一次夕陽下的散步,比參加一場盛大的晚宴更有快樂感。人們寧可在一棵歪脖子老樹下打牌下棋,也不願去參加一場獎金豐厚的棋牌競技。這裏的人重視的是簡單生活中的快樂,不會遠離陽光、新鮮空氣與笑聲……感謝簡單,他們因此而擁有幸福與快樂。
那些簡單生活的日子似乎一去不返了,但真的就沒有其他可能了嗎?
當人在物質上的要求減少時,精神上的收獲就會增加。愛默生曾說:“快樂本身並非依財富而來,而是在於情緒的表現。”當我們騰出心靈的空間,從各個角度去體驗人生,當我們開始了解到自以為必需的東西其實很多是可以不要的時候,就可以發現:我們擁有現在的東西足夠快樂了。
簡單的生活,並不是消極、懶惰,也不是修道式的苦行僧生活,而是為了活得輕鬆暢快、自由自主,活出親情、有人情味、更健康、更有意義的生活。
簡單生活是最容易過的,過複雜的生活、或者想過更複雜的生活才是真正的難。生活中沒有非接不可的電話,生命中沒有非要不可的東西。在世俗的社會裏,隻有你自己的生活簡單了,你才會成為自己的主人。那些脖子上多了一條項鏈、衣服上多了一枚胸針、頭上多了一頂帽子的人,以及有著多餘表情、多餘語言、多餘朋友、多餘頭銜的人,深究一下,便會發現,他們都是在完美和榮譽的借口下展現一種累贅,這種人可能終其一生都走不進自己人生的大門。另一些人用大量的時間,貼近自然、領悟內心,隻讓生命之舟承載所必需的東西。這類人看似貧窮,然而這種與自然規律和諧一致的貧窮,誰說不是一種富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