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墨西哥,有學者要到高山頂上印加人的城市去,他們雇了一群印加挑夫運送行李。
在途中,這群挑夫突然坐下來不走了,學者怎麼心急煩躁地催促他們也沒有效果,並且一坐就是幾小時。
後來,他們的首領才說出挑夫不走的理由。因為他們覺得人要是走得太快了,就會把靈魂丟在了後麵。他們已經走了一段時間,現在需要等等靈魂。
首領說:“每當我們急行了三天,就一定要停下來,等等靈魂。”
人走得太快,要是不坐下來等一等的話,就會丟失靈魂!這話真是讓人聽了如醍醐灌頂。我們為了更好地生活,為了更大限度地實現自身價值,努力地奔跑,甚至玩命地拚搏。人生很短暫啊,要抓緊時間莫虛度啊……結果,一個個成為與時間賽跑、與命運決鬥的機器。
什麼才是盡頭呢?家財萬貫?官拜正部?……如果不知道停歇的話,永遠沒有盡頭。《菜根譚》裏有這樣一句話:“憂勤是美德,太苦則無以適性怡情。”這句話其實和墨西哥土著人的所謂的“靈魂丟失”說有異曲同工之妙。這句話的大意是說,盡心盡力去做事是一種很好的美德,但是過於辛苦地投入,就會失去愉快的心情和爽朗的精神。靈魂也好,愉快的心情和爽朗的精神也罷,都是人的幸福之本。沒有靈魂,人不過是行屍走肉而已;沒有愉快的心情和爽朗的精神,還有什麼人生的樂趣呢?
放慢人生的節奏
這是一個膜拜“成功”的時代。書店裏、電視中、報紙上,到處充斥著對於成功者的禮讚與崇拜。江南春一個樓宇視頻的點子,導致他的“成功”;李宇春走中性化路線,在“超級女聲”中一戰成名;王寶強堅守本色,在北影廠門口千百個群眾演員中脫穎而出……
要成功,他們能成功,我們一定也能。不少人像著了魔似的念叨著:“我一定要成功、我一定能成功!”各種成功學也應運而生、推波助瀾:開發潛能、增強自信、拓展人脈、注重細節、提高口才、主動推銷、持續充電……我們用盡了所有的方法和詞彙,來表達迫切成功的心情。
追求成功並沒有什麼錯,人活一世,就應該努力實現自己的最大價值。隻是眼裏隻有成功的人,付出時最容易不計成本、不計後果地付出。結果,在追求成功的路上,他主動擯棄了所有的享樂;當獲得“成功”後,他又會發現:自己與幸福越來越遠……
在圍棋的黑白世界裏,其實也充滿了智慧的爭鬥與人生的哲理。觀高手之間下棋,很少見到他們猛打猛衝,他們下棋一般都是慢棋、細棋。除非局勢對己非常不利,才會下些“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險招。人生不是一場瞬間的突襲作戰,而是一局要下幾十年的棋,下得悠著點,才會細致些,勝算自然會大些。
把人生的節奏放慢一點沒有什麼不好。因為太匆忙,我們無法享受做事的快樂。在這種匆匆忙忙的生活中,我們常常會感到生命與我們擦肩而過,而且也老是覺得,永遠都得不到我們在找的東西。我想,其實大家心中都明白,這樣忙亂的生活,使得我們與真正快樂的希望漸行漸遠。事實上,生命中沒有任何時刻,比現在更有可能帶來快樂。
生活的最大樂趣之一,就是花時間享受身邊的每一件東西。年少時我在湖南的鄉下,我喜歡在春天的雨夜聽細雨敲窗,或在皎潔的月光中聽取蛙聲一片,後來長大了,來到了城市,還是可以在陽台上種滿花,給她們鬆土澆水剪枝,看她們是如何開花結果;或一家三口到郊外的河邊散步,放風箏……
我們身處一個個五光十色、日新月異的社會。太多的信息要接受,太多的新知要學習,太多的俗務要應酬,太多的事情要完成。如果終日奔跑爭先,就會將世人拖垮累死。來點“難得糊塗”的超越,可以幫助人們釋放心理和社會的壓力,保持一種心態平衡,坐看雲起花落,超然通達地麵對人生。特別是在今天這種高速度、快節奏、競爭激烈的社會,如果不能有一點“難得糊塗”的超越,就再也感受不到生活中的浪漫、輕鬆和愉快,更不會有天真、詩意和情趣了。
不要總是強調沒時間,也不要辛苦地去擠時間。生活是需要妥協的。人人都有理想,但如果我們實實在在地看清楚人生的狀況,我們就會懂得:理想沒有盡頭,當你實現了又會有一個更高遠的理想出現腦海。我們為了理想花費了太多的精力,因此而喪失了享受生活的能力。
能不能將理想設定為~陝樂與幸福”?如果我們為了理想和成功喪失了快樂與幸福,這樣的理想與成功又有什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