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常自稱炎黃子孫。所謂炎黃,指的正是炎帝和黃帝。然而,就像中華民族自稱龍的傳人一樣,龍是否真實存在沒有人知曉。炎帝、黃帝是否存在?是否有炎黃二帝戰蚩尤一事?人們也都說不清楚。
在許多書籍當中,一般這樣記載,炎帝、黃帝指的是中國原始社會中兩位不同部落的首領。炎帝姓薑,是炎帝族的首領,在西部遊牧後進入中原,與以蚩尤為首領的九黎族發生衝突,曆經很長一段時間。黃帝姓公孫,號軒轅氏,居住在中原地區。黃帝一族的文化和生產技術相對發達,軍力較強。所以,炎帝一族在輸給蚩尤之後,逃到涿鹿(今河北境內),得到黃帝族的援助,終於殺了蚩尤得到蜀、苗等地,控製了中土核心土地,也將這些地方的人口納入中原文化圈。中華民族的雛形也就由此形成。
以上情節在《史記》當中也有記載。但幾千年來僅是史料中提及炎黃戰蚩尤一役,人們並沒有挖掘到能證明這些部落戰爭的文物以供後人參詳。直到1928年龍山文化的出土,人們才推測出炎黃大戰蚩尤的可能性。
這一年,考古學者相繼在山東境內和河南、陝西發現了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遺存。他們的共性是以農業經濟為主,石器、骨器、陶器等手工業有了一定的發展,有部分粗陋的青銅器。故此,有人說這片龍山文化圈處於金石並用時代,年代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以前。
龍山文化究竟與炎黃戰蚩尤有何關係呢?根據史料記載和天文年代學考證,黃帝應該生活在公元前4400年至公元前4300年間。也就是說,炎黃大戰蚩尤的時間也在這個範圍內。炎黃在世時期比龍山文化時期早了1000多年。在通常情況下,原始社會舊石器時代是不會發生大規模戰爭的,因為該時期處於母係氏族社會,更不可能出現炎黃合並九黎地區的事情。因為隻有父係氏族社會,才有炎、黃、蚩尤這類男性部落首領存在。那麼,究竟距今6000年以前,中國的原始人是否進入父係氏族社會了呢?這就要看龍山文化是否處於父係氏族時期。由於龍山文化與炎、黃文明的時間比較相近,地區也接近,隻要肯定了龍山文化處於父係氏族時代,炎、黃戰蚩尤一役存在的可能性將大大增加。
一般來說,區分母係氏族和父係氏族,要看農業、畜牧業和手工業生產的規模和結構。早期原始社會母係氏族時期,男子狩獵,女子采集、種植,家庭生活的主要重擔由女子承擔。但是,隨著農業開墾工作的繁重和畜牧業規模擴大,許多粗活由體力較好的男子承擔,大型的手工業產品也基本由男性製造,男性逐漸成了家庭的領袖。參看龍山文化的農業、畜牧業規模和使用工具,人們可以完全確信它處於父係氏族社會。也就是說,炎、黃、蚩尤這類男性部落首領在距今6000年以前是很有可能存在的。為了獲得更廣闊的土地資源和農業資源,部落之間發生戰爭大有可能。
雖然到現在為止人們沒有辦法完全肯定炎、黃的存在,也無法改變蚩尤在遠古傳說中的魔怪形象,但三者的恩恩怨怨已經給了人們無限遐想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