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巫蠱連環案,誘因是漢武帝沉迷於黃老巫蠱之術,引發嬪妃之間的鬥爭,但牽涉進來的卻不僅僅是後宮,而是整個朝廷,並最終引發了“太子謀反”的驚天大冤案,導致漢武帝晚年妻離子散、眾叛親離,在悔恨與哀痛中死去。
作為中國曆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之一,漢武帝大半生所行功德可抵黷武之過。然而,一個小小的巫蠱之術,卻令武帝千古功名毀於一旦。難道巫蠱之術竟可怕如斯嗎?其實,真正可怕的應當是人心才對。
巫蠱連環案的事情起源於漢武帝的一場幻覺。征和元年(公元前92年)三月趙敬肅王劉彭祖去世,夏季又逢大旱,宮外尚未安定下來,宮內就出現嬪妃以巫蠱互相攻擊的事件。本來,嬪妃用厭勝之術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事情。當時,武帝也未放在心上。哪知道嬪妃們的鬥爭愈演愈烈,最後變成潑婦罵街,互相誣陷對方用巫術詛咒皇上。漢武帝見狀心煩得很,一怒之下就處死了大量宮人和一些外戚臣子。但他總是夢見有人在用木人詛咒他,一時間寢食難安。有一天,他正坐在建章宮內養神,仿佛看到有一個男子帶劍走進中龍華門,本來應該重兵把守的中龍華門卻無人出來阻止。
漢武帝認定那男子是來刺殺自己的,於是大聲叫喊。哪知道,男子扔下劍隱遁而去。嚇出一身冷汗的漢武帝大叫侍衛護駕,並派人在皇宮內翻查,卻一無所獲。其實,武帝一生殺人眾多,很可能因為心中有鬼,產生了有人欲找自己報仇的幻覺。但徹查的結果讓他非常失望和生氣,不但沒有找到刺客,反而在後宮翻出大量的木偶和咒符。武帝認為是有人用巫術製造神魔來刺殺自己,此事不查不行。於是,“巫蠱案”就這樣掀開帷幕。
君主身邊最不乏的就是小人,“巫蠱案”本來可以很快地過去,有人卻誣告當朝丞相公孫賀的兒子公孫敬聲施用巫蠱之術詛咒皇帝。公孫賀的夫人君孺是皇後衛子夫的姐姐,漢武帝與公孫賀關係素來親密,公孫敬聲也因父親的關係擔任太仆一職,負責掌管皇帝的輿馬和馬政。可是,偏偏公孫敬聲不爭氣,驕奢淫逸,貪財好色,收受賄賂,結果被關了起來。於是公孫賀抓了到處劫富濟貧的陽陵俠客朱安世,想要借此立功,幫兒子將功贖罪。
朱安世自然不能坐以待斃,就托人上書漢武帝,稱公孫敬聲和武帝的女兒陽石公主私通,並派遣巫師在天子所馳的馬路上埋木偶人詛咒天子。天子馬路本來就是公孫敬聲的管轄範圍,朱安世這一告發有理有據,漢武帝立刻相信此事,就逮捕了公孫賀一家,交給當時著名的酷吏杜周查辦。杜周公報私仇,不但殺了公孫賀父子,還將陽石公主和與本案沒有什麼關係的諸邑公主一起殺了,隻因諸邑公主與衛子夫弟弟衛青之子衛伉是表親,而衛伉與杜周結了怨。
雖然死了一群人,但漢武帝還是認為有人想要害自己,便將“巫蠱案”交給寵臣江充查辦。江充是個靠裙帶關係和故意裝出來的“公正無私”而取信於武帝的人。巫蠱案由他來辦武帝相當放心,沒想到江充卻將個人恩怨融入查案當中。此時,他最想扳倒的人就是太子劉據。之前兩人曾有過恩怨,江充曾經抓了劉據的親信,劉據向江充百般求情,江充卻一意孤行,結果得罪了劉據。其實,劉據對此事早已忘到腦後,他也並不是記仇的人。但江充的小人之心卻不這樣認為,隻想著借巫蠱案誣陷太子和皇後衛子夫。不過,漢武帝對劉據疼愛至極,江充幾次搞鬼都沒有成功,倒是劉據看出江充的歹心,一怒之下發動政變,殺了江充一幹人等。
已經深居簡出、在長安城外甘泉宮養生的漢武帝不明事由,隻知道太子殺了自己的近臣。恰在此時,有人在武帝耳邊不斷吹風,說太子想要謀反。一開始,武帝並不相信,便派了侍從去長安城探聽情況。侍從到城外轉了一圈,發現守備森嚴,沒敢進城,轉身便跑回甘泉宮稟告武帝,太子的的確確是造反了。或許是劉據倒黴,也可以說是漢武帝昏聵,他就這樣聽信小人之言,相信自己的兒子有謀反之心。於是,他敕令丞相劉屈犛:立即發兵出擊,對造反者一律殺無赦。劉屈犛本來無心害太子,無奈天子之命不能違抗,便派兵攻打長安城。
劉據根本沒有造反之心,哪裏有重兵抵抗宰相的軍隊,隻得發動百姓死守長安。但百姓知道“太子造反”之事大逆不道,劉據大失人心,最後兵敗如山倒,逃離了長安。沒過多久他便被找到,此時劉據已自縊而死,其母衛子夫在他之前已上吊自盡。
一年以後,漢武帝才查清楚,原來是奸臣搞鬼,害死了皇後和太子。此時除了為太子平反、追封之外,再沒有什麼能夠挽回。
小小的一樁巫蠱案,在皇帝的疑神疑鬼和小人的借題發揮下,在漢王朝宮廷內外掀起了長達數年的血雨腥風。到頭來卻發現是誤會一場,也沒有任何人對此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