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玉萍拿起羹匙舀了點清清白白的湯嚐了嚐,立刻一股奇異的清香讓她唇齒都興奮起來,再嚐了一口,清香馬上就侵襲得渾身都舒坦起來。她怎麼都沒想到看著不起眼的湯水竟然會有如此的美味,真是太神奇了!石玉萍刹那間恍恍惚惚的,一下忘掉了周圍的一切,連朱先生問她味道怎樣都沒聽見。
石玉萍不由得感歎,有錢人真是會享受啊!這樣的一口湯就頂得過鄉下人一輩子兩輩子三輩子甚至更多輩子活的人了!又不禁有些慶幸,她要不是湊巧教了朱大章,湊巧碰到朱大章的爸爸朱先生是個有錢人,湊巧朱先生又是個大方人,湊巧朱先生今天請她吃飯,湊巧朱先生請她在喜來登飯店吃飯,湊巧朱先生點了龍鳳湯,她一輩子也別想明白世間還有這麼美妙的東西,這遠遠不是她能想象的,她就是挖空心思絞盡腦汁耗盡心神也別想知道一星半點一鱗半爪一絲半毫!
石玉萍一邊慢慢地吃著喝著,一邊聽朱先生慢慢地說著,偶爾回應一下,等石玉萍吃好的時候,朱先生還在說著什麼。看看時間也不早了,石玉萍就說,朱先生,謝謝你請我吃飯。我還有點事,先走一步了。
豈料朱先生聽了卻沒有拿錢的意思,隻是看著她說,石小姐不要休息一下嗎?
石玉萍說,不用,我還得回去收拾一下呢。石玉萍以為這樣說足夠提醒朱先生,該給她結賬了。
朱先生卻說,石小姐,我們還是休息一下吧。剛吃完飯,不休息一下怎麼行呢?休息一下,;順便把你的酬金結一下嘛。
石玉萍聽著朱先生的話有點怪怪的,可一聽能把酬金給她,就不說什麼了。
朱先生說,我帶著呢,省得你來來回回地跑了。說著把一扇門打開,走進去的時候說,石小姐請來一下。
石玉萍一直沒注意到那裏竟然還有一扇門,心裏吃了一驚,但還是跟了進去。
朱先生從床上拿起一個黑色的小皮包,打開了,拿出一遝鈔票來,說,你最後一個月的酬金和期末的獎勵總共兩千四,這是三千,你數數。
石玉萍沒料到會給這麼多,忙說,太多了,給我兩千四就好了。
朱先生說,一點小意思,你就拿著吧。
石玉萍激動地連聲說謝謝。說著轉身要走。
朱先生說,石小姐不休息一下嗎?
石玉萍說,不了。
朱先生說,你開個價,多少都行的。
石玉萍沒聽明白,不由看了朱先生一眼。
朱先生輕輕晃了一下皮包,說,你自己拿吧,都是現金。
石玉萍這才懂了,原來是這樣!不覺打了個寒戰,抽身就走。
朱先生說,石小姐,別急嘛,不夠我可以再取呀!
石玉萍從翡翠廳裏衝出來,眼睛裏溢滿了淚水,她想找東西擦的時候才發現背包還在翡翠廳的沙發上呢,猶豫了一下還是轉回身來。
朱先生正在發著愣,看見石玉萍馬上喜上眉梢,笑吟吟說,其實想開了就那麼回事,別太認真,生活並沒有想象的那麼複雜。
石玉萍一陣惡心,真想狠狠地把錢摔在朱先生的臉上,可她還是沒有這麼做,隻是拿了包匆匆忙忙地逃掉了。
這是我的錢,我辛辛苦苦掙來的,憑什麼不要?憑什麼不?那不是傻嗎?再說,沒錢拿什麼買東西回家呢?都已經打電話說過了,到時候兩手空空的怎麼交代呢?她忽然想起老家的一句俗話來,一分錢難倒英雄漢,看起來是真的啊!人,沒有錢的時候連一口惡氣都出不了啊!
後來,石玉萍一琢磨不禁嚇了一跳!由此看來,朱先生早就瞄準她了。什麼家教?不過是接近她的幌子罷了!這個朱先生,竟能不動聲色地足足準備兩年才慢條斯理地露出真麵目來!太可怕了!幸虧自己走得及時,要不還不知會是什麼結果呢!
自那以後,石玉萍想起來就有些後怕。現在畢了業也沒有再做家教的打算了。況且,這種工作沒什麼穩定性。
那麼,做什麼工作好呢?
其實,楊書生早就計劃好了,那就是等石玉萍畢了業就回來跟他一起好好經營好日子超市。事實證明,上過大學見過世麵的石玉萍似乎比他更會做生意,他需要石玉萍,好日子超市更需要石玉萍!現在,尤其需要石玉萍。說來也巧的是,自從上次兩人發生了關於進什麼樣的奶粉的爭論的事情過去不久,當地工商聯合在鎮上查處了一批偽劣奶粉,一些無良商家紛紛被罰,有的已經倒閉,唯一經受住檢驗的是好日子,所售商品皆為正規產品,被當地工商部門授予“誠實守信經營戶”,消息一經傳開,人們奔走相告,都說,孩子身體第一,以後再也不會圖便宜買老牛了,要是給孩子坐下病來,那一家人不就跟著完了嗎!一時間,好日子門庭若市,
生意不火爆都不行。可是時間一長,好日子超市紅火的景象惹得不少人眼紅,過了不久什集鎮上就冒出好幾家超市來,什麼家家惠、真實惠、紅紅火火、四方、東西南北中……超市多了,生意自然會分流出去一部分,好日子超市就沒了先前門庭若市的氣象。雖然如此,但楊書生經過這一段時間,積累了不少經驗,對客戶需求、宣傳定位、營銷方式、降低成本都有了自己的設想,如果這時候石玉萍能回來幫自己一把,那簡直就是如虎添翼了。
石玉萍當初考大學,一門心思想的就是遠離鄉下,聽楊書生說了生意上的艱難,就更不願意回來了。鄉下什麼都難,生意也一樣。平常時節青壯年都到城裏去了根本沒有生意,逢年過節生意會好一些,可那能有幾天啊?石玉萍就在心裏做好了要在城裏紮根的準備。
一個鄉下丫頭,突然間就想在城裏紮下根來,談何容易?石玉萍也知道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得從長計議。她在心裏做了周密的計劃,自己先在城裏找一份工作,等穩定了再讓楊書生進城開一家小超市。這樣,她上班有一份工資,下班還可以幫楊書生打理生意,過上幾年超市做大了就可以安安穩穩地在城裏紮下根來了。
眼下,石玉萍最需要的就是一份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