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玉萍最早很想在江州工作,可實習的時候聽說溫州的發展機會更多,網上也不時地會有一些關於溫州的新聞,大多是關於溫州財富的報道,關於溫州富人的新聞。聽得多了就會在人的心目中形成這樣的印象,溫州發展的機會就像溫州的錢一樣很多很多。說白了,什麼是發展?發展就是賺錢!自然,越有錢的地方越容易賺到錢,越容易賺到錢的地方人也越多,人越多賺錢的機會就越多!這讓石玉萍想起網上流傳的一則笑話來。一個女人在溫州發了財,很想讓老家的妹妹也來一起發財,於是拍了一封電報:此地錢多,人傻,速來。難道溫州真的是這樣嗎?石玉萍在一家公司實習沒有幾天就走了幾個人,後來跟她們聊QQ的時候,她們大多說,溫州的確比江州的發展機會多!石玉萍就動了心,決定畢了業就到溫州去。
可是,真的畢了業,石玉萍又有點猶豫了,畢竟溫州人生地不熟又舉目無親的,萬一有點什麼事可怎麼辦啊?還是先在江州試試看吧。石玉萍很快就在江州找到了工作,卻沒她想象的那麼好,一家小公司,工資也隻有一千五百元——別看她爸爸石有元是大老粗,可打工的時候一個月也有兩千出頭呢。堂堂的大學生竟然比不上一個大老粗,這讓石玉萍怎麼想怎麼覺得虧得慌、堵得慌、屈得慌。就這還不算,她爸爸石有元的兩千是管吃管住,石玉萍的一千五百還得每個月除去房租、吃飯、交通、電話等必不可少的開支,真正落到口袋裏的就寥寥無幾了。他們當然提過加薪,
老板振振有詞道,加薪?業繢呢?業績當然有,不然誰敢冒冒失失地提加薪啊?可是老板雖說文化水平不高,說起這些來卻是對答如流的,馬上接口道,這叫業繢?你們拿了我的錢難道不該給我幹活?我就該像孫子一樣供養著你們這些爺?嚇得大家再也不敢提加薪的事了,可心裏不甘,就又說到了溫州,還是一致認為溫州的發展機會多。與其在這裏忍氣吞聲還不如到溫州賭一把!比石玉萍先來一個月的溫秀娟是剛從溫州轉來江州不久的,她每次都不無惋惜地說,唉,要不是為了我男朋友,打死我也不會來這個破地方!更讓大家對溫州充滿了向往。又待了兩個月,石玉萍再也待不下去了,就在網上往溫州的很多公司投了簡曆,終於被一家公司相中,就去了溫州。
石玉萍在網上訂好了溫州的出租房,並付了預付金,一下車就直接去了,打了房東的電話把剩餘的房租交了,鑰匙拿過來,房間打掃一遍,當晚就住了進去。這裏是城中村,房子就是為出租給打工的人蓋的,都是一間一間的單間,隻要把門一關,世界就完完全全屬於自己了,愛幹什麼幹什麼,誰也管不著。這正是石玉萍喜歡的。在江州跟人合租既不方便又太吵,她早就煩了。
第二天,石玉萍早早起來,洗漱完畢,吃了飯就到說好的那家公司去了,不料對方竟然說怕她不來已另外招了人!石玉萍愣了愣隻得到人才市場去碰碰運氣了。
溫州果然比江州的發展機會多,這從人才市場裏熙來攘往求職的人流就能看得出來。由此看來自己真是來對地方了!石玉萍不禁一陣欣喜。然而,她還是沒能找到工作——不管自己滿意的還是不滿意的,十幾份精心準備的簡曆都石沉大海杳無音信。
這天,走出人才市場大門的時候,一個看起來很帥氣的小夥子熱情地把她叫住了,美女,到我們公司看看吧。說著把一份資料遞到了她麵前。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人們見了男孩女孩不再叫先生小姐,而改叫了帥哥美女。當然,這並不是說男孩就一定很帥,女孩就一定很美,隻不過是一個聽起來讓人高興的稱呼而已。
這樣當街派發資料的在鄉下偶爾也是有過,石玉萍在什集就見過,那次是賣藥的廣告資料。鄉下人不一定會買那藥,可還是紛紛地接了,沒拿到的人還會跟派發員要。鄉下人很少看報紙,家裏自然不會有報紙,遇到需要大張紙的時候就“毛頭”了,現在碰上能白白地得到大張紙的機會,誰會輕易放過呢?可是在城裏就反過來了,天天都會有人當街派發廣告,有時候一天別人能塞給自己好幾份,躲避都來不及,誰還會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