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改變(3 / 3)

趙金海指著謝一說,嫂子,這是咱新來的謝書記。

哎呀,書記來了啊。老婆婆的語氣裏顯然有點受寵若驚,等轉過來看到謝一時又有點疑惑了,這……

謝書記是從省城來扶貧的。趙金海解釋說。

哦,哦,大地方來的啊,怪不得恁刮淨哩。老婆婆嘴裏讚美著,卻是更加不安起來,瞧瞧我這屋子,跟豬窩樣,不管進個人啊。

沒事。在外頭說話一樣的。趙金海說。

大娘,我叫謝一。謝一趕緊跟老婆婆打招呼。

謝啥哩,招待不周啊。老婆婆又擦了一下眼睛。

不是,謝書記名字叫謝一。趙金海糾正說,你別胡打岔。

哦,哦。老婆婆應道。

大娘,你可以叫我謝一。謝一說。

哦,哦。老婆婆大概又高興又不安,沒聽清謝一說什麼,隨便地應著。

大娘,可以告訴我你的名字嗎?謝一問道。

哦。老婆婆應道。

問你的名字哩。趙金海提醒道。

哦,名字啊,多少年都沒有叫了,都忘了。老婆婆說,問名字幹啥唻?

了解一下情況。謝一說。

劉趙氏,村裏都這樣登記她的。趙金海小聲說。

哦,謝一趕緊在本子上記下名字,再問,請問您今年多大了?

今年多大了?趙金海重複道。

誰知道多大了,記那有啥用啊?老婆婆說。

那你屬啥的總知道吧?趙金海問。

屬馬的吧。老婆婆含糊說。

到底屬啥的?趙金海問。

就屬馬吧。老婆婆說。

那你怎麼生活呢?謝一問。

問你哩,平常靠啥生活?趙金海翻譯說。

種地啊,別的還能靠啥哩?老婆婆說。

有低保嗎?謝一問。

有啊。老婆婆說。

多少?謝一問。

一個月150老婆婆說。

那怎麼夠呢?謝一擔心道。

那就恁些,想多也不中啊。老婆婆有點無奈。

你身體怎麼樣啊?謝一再問。

還中吧,自己顧住自己了。老婆婆說。

有沒有什麼疾病?謝一問。

腿疼,胸口痛。老婆婆答。

有孩子嗎?謝一問。

誰料不說孩子還好,一說孩子兩個字老婆婆突然哭了起來。謝一嚇壞了,以為自己哪裏惹著她了。

趙金海趕忙解釋說,謝書記,不是你的事兒。她就一個兒子,想多掙點錢去煤礦挖煤出事了,媳婦就帶著孩子走了。

那她靠什麼生活呢?低保根本不夠啊! 謝一有點感同身受地發急起來。

還能靠啥?種地唄。趙金海說。

她那麼大年紀,種得動嗎?謝一憂心忡忡地看著仍在哭哭啼啼的老婆婆說。

種不動也得種,要不咋辦?平常她慢慢種,收莊稼的時候近門的鄰居幫幫她。隻能這樣。趙金海一邊勸著老婆婆一邊說。

那她一年能收入多少錢呢?謝一問。

一年也就千把文吧。趙金海說。

多少?謝一沒聽懂。

就是千把塊錢。趙金海改成一般的說法。

謝一逐一做了登記,忽然想起來,為什麼不把劉趙氏送進敬老院呢?趙金海告訴她按規定她有兒子,不符合條件。謝一聽了不由一陣唏噓。告別老婆婆,趙金海領著謝一去了李樓的李群傑家。

去李群傑家的路上,謝一想象著這家的慘況,有些心疼,可是真的到了李群傑家,李家的境況還是讓謝一嚇了一跳。李家兄弟三個,卻不是親兄弟,而是堂兄弟。老大李群傑今年已經73歲了,他在10歲時有一天膝關節隱隱作痛,父母以為小孩子太愛鬧騰碰到哪兒了,過幾天歇歇就好了,加上沒錢也就沒放在心上,不料後來那痛不但沒見輕反而越來越嚴重了,父母這才慌了,到診所包了藥吃了也無濟於事,到最後根本站不起來了,再後來因為長期不能直立行走又造成他的脊柱嚴重彎曲變形,要想挪動地方隻能依靠小板凳,一步一挪幾乎像蝸牛一樣既艱難又慢騰,幾十年下來,那條小板凳已經被他的手磨得油光水滑的,加上汗水的浸漬顏色變得深紅深紅的。老二李坤書身體倒是健健康康的,可惜的是腦子不好使,偶爾會幹出出人意料的蠢事或者惹下禍來,最後都得李群傑出來收拾。老三李鐵錘眼睛近視不說,耳朵還聽不清,離得稍遠就什麼也聽不到了。李群傑二十歲時李鐵錘和叔叔嬸子被一場大洪水衝得不知所蹤,做為老大他不得不一個人把家撐了起來。兩家合成一個家,三個光棍,三個殘疾,家裏不但沒有一件像樣的東西,而且還臭氣熏天,因而極少有人來串門。謝一他們的到來自然一下把李群傑驚到了,好半天都沒反應過來,等明白過來,竟然激動得哭了。

謝一趕緊蹲到李群傑跟前,說,老人家,別難過,我來了,咱們一起加油,日子一定會越過越好的,我以後也會常來看你的。

李群傑開始還不知道謝一的身份,等趙金海做了介紹就一個勁地叫開了,謝書記,謝書記……好像他再也不會說別的似的。

離開李家,謝一接著去了第三家、第四家、第五家……

晚上的時候,謝一的本子已經記得滿滿當當的了。對著這密密麻麻卻又真真切切千姿百態的家家戶戶,謝一的心情一下變得格外沉重起來——

王喜來,兩個嗷嗷待哺的孩子和智障妻子……

趙桂喜,77歲的老黨員,患有腦血栓,妻子70歲,患有腦梗,臥床一年,唯一的兒子離婚以後離家出走,從此再無音信;

顧業海,因為意外摔斷了腿,妻子患有癲癇,拮據的生活讓這個家庭舉步維艱。顧家的房子是謝一來到王菜園以來見過的最差的房子,簡直可以說是家徒四壁,要是風大一些就能把房子吹倒!要不是親眼所見她都不敢相信改革開放快四十年了竟然還有這種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