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好事,可我們沒有船啊。李樹全有些為難地說。
這個我也想過了。謝一胸有成竹地說,現在大家都富了,買船是不成問題的,哪怕先買一條船呢,隻要我們把碼頭建起來,第二條船、第三條船、第四條船就都會來的。到那時候,我們還能再創造一批工作崗位,讓更多的人就業,一起發家致富!
既然謝書記已經謀劃好了,那你就安排吧,我們一定聽你指揮,指哪兒打哪兒!田明立刻說。
對對對,謝書記,你這樣一心為俺王菜園,不,為咱王菜園著想,咱還有啥說的?你分派任務吧!我們一定認真執行!一眾村幹部異口同聲道。
那好。謝一看著大家,這個團結的集體讓她有些感動,如果大家都同意,我們就做好分工——我負責申請碼頭建設的審批程序,趙金海和李樹全負責修建碼頭和附帶的道路建設,柴福山和田明、顧威負責動員大家買船、聯係客戶!
說幹就幹,沒過三個月,王菜園碼頭就建起來了。
碼頭落成那天村裏像過節一樣,不但王菜園這邊熙熙攘攘的,就連對岸也都人山人海的,各個村裏自發組成的演出隊敲鑼打鼓地祝賀來了。不但欒明義、鄭海河來了,老萬來了,就連大康縣縣長和謝一的閨蜜、表姐、合作夥伴唐曉芝和老公宋心之都來了。
碼頭落成典禮沒有船會很掃興的,原本報名參加的隻有兩條船,沒想到竟然一下冒出十六條船來,把個碼頭前的渦河擠得簡直水泄不通,卻也井井有條,而且據說還有許多條船正在趕往這裏的途中。原來,聽說村裏建了碼頭,村裏那些在天南地北打工的人馬上就在全國各地傳開了,全國各地跑航運的船老大聽聞消息,為搶得先機都蜂擁而來了。
更讓誰也沒有想到的是王菜園碼頭的落成真像謝一想象的那樣,帶動了渦河及其連通著的所有水域的發展,一船船沙子、水泥被運來了,各地的特產也大批量地運來了,這裏的特產也一批批地運出去了。貨運帶動了旅遊、餐飲、建築、工藝品加工等各個行業的發展,那些操著南腔北調的人們來了,那些穿著奇裝異服的人們來了,那些三教九流的人們也來了!
雖然隻有短短三年多的時間,可王菜園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裏道路平坦而整潔,一幢幢小洋樓拔地而起,商場、工廠、花園、公園、苗圃、停車場、展覽館井然有序。渦河兩岸碼頭、飯店、歌廳、舞廳鱗次櫛比,河道裏大大小小的貨船、客船、遊船來往穿梭,到處都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繁忙景象,不知道的還以為王菜園自古就是航運重鎮呢。
看著眼前一派安居樂業其樂融融的景象,謝一有點很慶幸當初沒有吸引來投資,因為那些投資隨時都可以撤走的,而一旦撤走當地還是和從前一樣的。而她根據當地的情況由當地人自己創業搞發展才是可靠的、穩固的,因為永遠無法撤走。
就在大家都充實而快樂地忙碌的時候,誰也沒有注意到親愛的謝一謝書記就要被調走了,這次不是回群藝館,而是去西部山區更為貧困的地方去扶貧。按說,扶貧單位和幫扶地點一旦結成幫扶對子極少會改動的,怎麼突然間調整得那麼厲害呢?正如俗話說的小孩沒娘說起來話長。
當初,上級領導布置扶貧任務的時候是經過認真研究的。群藝館是做藝術培訓的機構,而扶貧則需要很強的經濟操作能力,兩者差距太大了,考慮再三才讓群藝館和貧困程度相對不那麼嚴重的東部地區的大康縣結為幫扶對子,誰也沒想到平常名不見傳的謝一竟然不動聲色地就發揮出這麼驚人的能量來,說是改天換地對王菜園一點都不過分,甚至對整個高朗鄉乃至半個大康縣產生的影響都是巨大的。
盡管謝一一再回避媒體的采訪和扶貧工作先進事跡報告會,可她的先進事跡還是不脛而走。西部山區一個叫做托壩的小山村一而再再而三地到上級部門那裏請求,強烈要求謝一到他們那裏去扶貧。上級有關部門找到謝一把托壩村的請願向她做了說明。謝一爽快地接受了托壩村村民的請願。
謝一把手頭的工作向村委會的一眾幹部做了交接,然後收拾了一下行李就準備悄悄出發了,可她沒想到還沒走出村委會大院就被聞訊趕來的村民攔住了。原來他們已經一整天沒有見到親愛的謝書記了,這不正常,太不正常了!
謝書記怎麼了?開會去了?出差了?病了?不會是被調回去了吧?不管怎樣都要去看看,於是劉趙氏來了,彭青鋒來了,何秀蘭來了,麥大友有了,李群傑三兄弟來了……
謝書記,你這是……看到謝一的行李,村民們都愣住了。
田明早就忍不住了,她哽咽著說,謝書記要被調走了……
啥?
調走?
這怎麼能行?
不行!
堅決不同意!!
必須把謝書記留下來!!!
望著黑壓壓的人群,謝一不知不覺地站住了,眼圈慢慢地紅了。是啊,三年多了,一千多個日日夜夜,這裏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一溝一坎都是那麼的熟悉啊!這裏的人們不管男女老少,她都能一個個地叫出他們的名字!他們淳樸、善良、熱情、勤勞、真誠……還有這裏的臘肉、幹梅豆角、野薺菜、疙瘩麵……
她太舍不得這片美麗的土地,舍不得這些可親可愛的鄉親們,舍不得這裏的一切……
可她還是強忍著,仰起臉,對鄉親們笑了笑,說,我知道大家不想讓我走,我也不想走,可我還是必須走!因為托壩村更需要我,就像當初咱們王菜園需要我一樣。不過,如果有空我會回來看望大家的!王菜園能有今天我很欣慰,也很放心,希望大家同甘共苦再接再厲,把王菜園打造成豫東平原上一張靚麗的名片!
謝書記,我們知道你決定了的事情從來不會改變,既然你決定去托壩,我們無法挽留。我們也知道你從不接受別人的饋贈,可我們今天還是想送你一樣東西,希望你一定接受!李樹全說著,把一個紅本本恭恭敬敬地呈到了謝一麵前。
這是什麼?謝一愣住了。
你打開看看就知道了。李樹全說。
謝一接過來,慢慢打開,輕輕念道,謝一同誌為王菜園行政村脫貧工作做出了突出貢獻,經村中國共產黨員支部委員會和村民自治委員會研究決定,授予王菜園行政村榮譽村民稱號,以表謝忱……
謝書記,你一定要接受啊!在場的村民震耳欲聾的呼喊聲響徹了整個村委會。
好,我接受。從此,我也是王菜園的一份子了!謝一開心地笑道。
其實,你早就是王菜園的一份子了!隨著洪鍾一樣說話的聲音,欒明義、鄭海河等鄉幹部們都一起走了進來。
謝書記,真舍不得你走啊!欒明義握著謝一的手真誠的說。
是啊,你要再多呆兩年,說不定我們王菜園會成為一個鎮、一個市呢!鄭海河說。
我會經常回來看望大家的。謝一滿含深情地說。
嘀嘀。突然響起一串汽車的喇叭聲。
大家循聲望去,隻見一輛銀白色的中華轎車正停在村委會大門前的村道上,一個和謝一年紀相仿的男人正衝大家笑著,他不是別人,正是宋心之。
你怎麼來了?謝一又驚又喜。
接你到托壩上任啊。怎麼樣?我這司機合格嗎?宋心之衝謝一擠了一下眼道。
太合格了!謝一趕緊走過去,拉開車門,坐了上去,走吧。
好,走咧!宋心之說著發動了汽車。
汽車啟動了,謝一打開車窗伸出手臂向人群揮動著,揮動著……這手臂是那麼的瘦弱卻又是那麼的有力,是那麼的弱小卻又是那麼的寬大,是那麼的纖細卻又是那麼的結實!
汽車漸漸遠去了,可謝書記美麗的形象卻留在了每一個王菜園人的心裏……
2018年9月6日完稿於得一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