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心理谘詢業,到底起步較晚。因此,即使到了今天,還有來自求詢者的很多誤解,影響著心理谘詢的效果。
有些求詢者誤以為,來心理谘詢似乎是幹一件丟人的事,得偷偷摸摸。於是,有的求詢者剛剛預約好,卻因為多餘的顧慮不肯來訪;有的求詢者以為來心理谘詢就是得了精神病,怕人知道;有的求詢者因為怕人知道,不敢白天走進心理谘詢室;有的求詢者的信封上不寫回郵地址,信中又忘記了說明,結果讓人沒法回信;有的求詢者反複強調複信信封上不要寫“心理谘詢”字樣……遇到這種情況,就要引導求詢者領會到,每個人都難免感冒發燒,難免打針吃藥。同樣,人的心理也難免感冒發燒,也就難免要做心理谘詢。這是很正常的事。在發達國家,年輕人約會,遲到的一方最好的托詞往往是:我剛剛去看了心理醫生。我們也應該有這樣的觀念:擁享心理谘詢是每一位現代人才有的睿智的選擇,是一種高品味的現代生活。
有些求詢者誤以為,來心理谘詢就是找到了谘詢師這個依靠。有這樣一個案例。一位求詢者給谘詢師寫來長長地一封求詢信,谘詢師回信提出了分析和建議。然而,信剛剛發出,又連續收到了求詢者的好幾封來信,一點也不顧谘詢師的分析和建議,沒有拿出一點實際的行動,隻是一個勁兒地訴說。就是這樣,常有求詢者沒完沒了地寫信,打電話,來訪,而不肯發揮自己的主觀積極性,表現出對谘詢師的強烈的依賴性。遇到這種情況,就需要讓求詢者了解,心理谘詢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喚起求詢者的自助自救意識和行動。人隻有自己才能最終救自己。人的心靈最需要自我救助。人有一種天然的自救潛能。谘詢師的一切努力,都是幫助求詢者自救。上麵案例中的求詢者,就是經過這樣的溝通後,開始自救行動的。
有些求詢者誤以為,進行心理谘詢像吃止痛片,可以幾分鍾見效,總是指望一次會話解決問題。一次,一位母親陪同20歲的女兒來訪。第一次谘詢會話收到了較好的效果。雙方約定了再次谘詢會話的時間,以便鞏固效果。可是,“黃鶴一去不複返”,再也沒有了母女的音訊。遇到這種情況,就需要引導求詢者領會,大凡心理問題都不是一個晚上形成的,當然也就不可能一個早上徹底化解或消除。因而,有些心理問題需要多次的谘詢會話,需要求詢者自身長期艱苦的合作和努力。
有些求詢者誤以為,心理谘詢可以直接見效,而回避了更根本的心結。比如這樣的一個案例,求詢者開始說他感到生活沒有了希望,心情很是痛苦。隨後就趕緊問我該怎麼辦。我解釋說,如同你隻說頭疼而不談具體的病情大夫沒法下藥一樣,不弄清心理障礙的具體原因,是難於進行心理分析和心理幫助的。治好“心病”更得“對症下藥”。請講講對你影響較大的生活故事好嗎?谘詢師剛說到這裏,那邊已經掛斷了電話。還有的求詢者開始總要繞一個大圈子,給谘詢師一頭霧水。這自然有可以理解的一麵。許多心理障礙往往是一些事件壓抑在心,積鬱成疾,形成心病。時日已久,求詢者或許壓抑到了潛意識之中,或許不願回憶。但是,谘詢師需要引導求詢者領會,隻有找到致病根源,才能根治心病。如果拐彎抹角繞圈子,不僅耽誤了時間和精力,而且,如果遇到缺乏經驗的谘詢師還會導致“誤診”,豈不更壞事?所以,還是實話直說直奔主題才好。
有些求詢者誤以為,心理谘詢是萬能的,什麼問題都來找心理谘詢師。常常有些求詢者把醫療問題、法律問題、就業問題、致富問題等所有難題,都寄希望於心理谘詢。比如,有些年輕的求詢者明知自己是軀體疾病或身體發育問題,卻出於種種原因不肯就醫而寫信或電話求詢。這自然可以理解,但應該對求詢者講清,心理谘詢是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心理谘詢師手裏哪可能有“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
上述種種誤解,雖說是來自求詢者的,作為谘詢師也該心中有數,以便采取主動地措施,來減少或避免誤解,從而保證心理谘詢能夠順利進行,取得預期的效果。
我們相信,隨著社會文化的不斷發展,隨著人們觀念的不斷更新,隨著心理衛生科學的不斷普及,對心理谘詢的誤解會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