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谘詢會話的技術(2 / 3)

其中,最常使用的是攝入性會話。通過這種以問題為中心的會話,可以了解求詢者個人的背景材料、谘詢目的和對谘詢的期望,等等。無論采用哪種心理學的理論,在心理谘詢操作中都必須采集客觀的背景材料。所以,都需要攝入性會話來收集求詢者的有關資料。

第二種會話方式的分類。

這種分類按照會話的隨意性,把谘詢會話分為如下兩種。

一是結構性會話,就是按照一定的程序進行的較少隨意性的會話。會話前問題已經確定,一般程序為,從求詢者的問題開始,談到問題的原因,然後涉及有關的一些信息。此後,不同的谘詢方法就有了不同的走向,比如,有的側重分析求詢者童年的經曆,有的側重分析求詢者此時此地的感受,等等。結構性會話的優點是,按照程序進行,效率較高。

一是非結構性會話,就是在會話時沒有確定的程序而有較大隨意性的會話。會話前沒有事先準備好的問題,會話中允許求詢者按照自己的方式表達,比較隨意自由。這種會話的優點是,求詢者有了較大的自由度,很少受到限製,因而表現自然,能夠發現深層的心理問題。

一般來說,初次谘詢,用非結構性會話較好,以後,采取結構性會話較好。

第三種會話方式的分類。

這種分類按照會話的目的性,把谘詢會話分為如下三種方式。

一是敘述性診斷會話。就是以收集求詢者有關的資料進行診斷為目的的會話。比如,最初的症狀是怎樣的,後來有什麼變化,以及有關的背景資料,等等。一是動態性分析會話。這是以探索求詢者是什麼心理症結導致了症狀的動態過程為目的的會話。比如,受過什麼打擊,遭遇過什麼挫折,特別是帶有傷害性的早期經驗,等等。一是治療性指導會話。顧名思義,這就是以有針對性地指導求詢者進行心理調節,化解心理困擾為目的的會話了。

不難發現,這三種會話是前後順延相互銜接的。不過,也不是一定要截然分開,可能也有相互滲透。下麵是一個案例,可以幫助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這三種會話的特點。

這個求詢者是一個15歲的初中女孩,出現恐怖症狀,在成人陪同下來進行心理谘詢。我們來分別看看上述三種會話的具體情形。

我們先看敘述性診斷會話。

谘詢師:你今天來訪,是遇到了什麼難題嗎?說說看,我能夠怎樣幫助你?

求詢者:我總是會很害怕,很恐懼。

谘詢師:是怎樣害怕或恐懼呢?

求詢者:不知不覺地就突然恐慌起來,心裏就很著急,心跳,出汗,甚至手腳發抖,惟恐不好的事情將會發生,害怕極了。

谘詢師:這樣害怕的期間會維持多久?在哪種情況下發生?在家裏會發生嗎?

求詢者:害怕的時間不一定。有時是十幾分鍾,有時是幾個小時。多半是在學校或外地發生。在家裏不會發生。

谘詢師:怎樣才會停止害怕呢?

求詢者:我趕快打電話給母親,叫母親來接我。母親一來,就比較好。一回到家,就沒有了問題。

谘詢師:為什麼要叫母親來呢?

求詢者:因為我害怕母親會發生什麼不好的事,是否會遭遇意外,會被人強暴……看到母親,心裏也就放心了,不再恐懼了。

谘詢師:你這樣的恐懼發作,已經有多久了?一般多長時間會發作一次?

求詢者:已經有三四個月。平均每個星期都會發作一兩次,不一定。

谘詢師:三四個月前,頭次發作時,有什麼特別的事情發生嗎?

求詢者:我被同學請到她家去過夜,跟幾個要好的女同學一起慶祝她15歲的生日。結果我忽然恐慌起來,就打電話叫母親來接我回家。

谘詢師:除了這樣的恐懼發作以外,還有別的異常現象嗎?

求詢者:沒有。別的情況還好。

谘詢師:在學校學習還可以嗎?

求詢者:還可以,沒有問題。隻是恐慌常發作,會影響我上課,影響學習。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