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了頤和園,也到了中午吃飯的時候。

擼了一上午貓,心情都好多了。

那種毛茸茸的小生命在手中發出呼嚕聲的感覺,真的太甜蜜了。

不管多麼emo的人,在摸著小生命的時候,都會充滿希望。

“我們接下來就要去吃午飯了,這次的午飯不用多說,自然就是烤鴨了!”

“帝都的烤鴨,相信大家都已經聽說無數次了!”

“甚至現在全國很多烤鴨都打著帝都烤鴨的招牌!”

相傳,烤鴨之美,是源於名貴品種的北京鴨,它是當今世界最優質的一種肉食鴨。據說,這一特種純北京鴨的飼養,約起於千年前左右,是因遼金元之曆代帝王遊獵,偶獲此純白野鴨種,後為遊獵而養,一直延續下來,才得此優良純種,並培育成今之名貴的肉食鴨種。即用填喂方法育肥的一種白鴨,故名“填鴨”。

明初年間,老百姓愛吃帝都板鴨,皇帝也愛吃,據說明太祖朱元璋就“日食烤鴨一隻”。

宮廷裏的禦廚們就想方設法研製鴨饌的新吃法來討好萬歲爺,於是也就研製出了叉燒烤鴨和燜爐烤鴨這兩種。

據說,隨著朱棣篡位遷都帝都後,也順便帶走了不少金陵宮廷裏烤鴨的高手。在嘉靖年間,烤鴨就從宮廷傳到了民間。

“烤鴨家族中最輝煌的要算是全巨德了,是它確立了烤鴨家族的帝都形象大使地位。‘全巨德’的創始人楊全仁早先是個經營生雞生鴨生意的小商,積累資本後開創了全巨德烤鴨店,聘請了曾在清宮禦膳房當差的一位烤鴨師傅,用宮廷的‘掛爐烤鴨’技術精致烤鴨,使得“掛爐烤鴨”在民間繁衍開來。”

“全巨德采取的是掛爐烤法,不給鴨子開膛。隻在鴨子身上開個小洞,把內髒拿出來,然後往鴨肚子裏麵灌開水,然後再把小洞係上後掛在火上烤。”

“這方法既不讓鴨子因被烤而失水又可以讓鴨子的皮脹開不被烤軟,烤出的鴨子皮很薄很脆,成了烤鴨最好吃的部分。”

“掛爐有爐孔無爐門,以棗木、梨木等果木為燃料,用明火。果木燒製時,無煙、底火旺,燃燒時間長。烤出的鴨子外觀飽滿,顏色呈棗紅色,皮層酥脆,外形圓潤、飽滿,外焦裏嫩,並帶有一股果木的清香,細品起來,滋味更加美妙。嚴格地說,隻有這種烤法才叫帝都烤鴨。”

“如果嚴格說起來,這種才叫正宗的帝都烤鴨!”

“不過帝都烤鴨除了掛爐這個流派,還有一個流派就是悶爐烤鴨這個流派!”

“所謂‘燜爐’,其實是一種地爐,爐身用磚砌成,大小約一米見方左右。其製作方法最早是從南方傳入北京的,特點是‘鴨子不見明火’,是由爐內炭火和燒熱的爐壁燜烤而成。”

“因需用暗火,所以要求具有很高的技術,掌爐人必須掌好爐內的溫度,溫度過高,鴨子會被烤糊,反之則不熟。燜爐烤鴨外皮油亮酥脆,肉質潔白、細嫩,口味鮮美。燜爐烤鴨是便宜坊的招牌,隻是燒秫秸的燜爐早已改成了電燜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