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徹底擺脫美元陷阱,必須重建國際貨幣體係,而重建國際貨幣體係,就必須有新的東西做支撐,來取代美元或與美元相抗衡。從這一點上看,過去歐元在這方麵已經作出了巨大努力,下一步該輪到人民幣出來發揮應有作用,至少是和歐元一起同心協力動搖美元的霸主地位了。
仔細探討美元陷阱演變規律,非常有必要簡單地了解一下什麼是布雷頓森林體係,布雷頓森林體係是怎麼產生的,布雷頓森林體係為什麼會把美元確定為世界貨幣等問題。弄清了這些,讀者就知道什麼時候美元會退出全球貨幣霸主地位了[1]。
原來,早在100多年前,當時的世界貨幣是白銀。我國雖然不產白銀,卻是全球擁有白銀最多的國家,所以各國都想打我國的主意。當時的中國打仗不行,所以白銀也就隨之慢慢失去世界貨幣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世界貨幣是英鎊。英鎊作為世界貨幣,主要在國際貿易中起結算作用,並且這種結算主要發生在工業化國家。由於當時的工業化國家並不多,並且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之間,各種不同資本與國家之間都是死對頭,所以這種世界貨幣的作用並不大,但卻讓全球各國從中達成這樣一種共識:“全球需要一種世界貨幣,這樣能極大地節省交易費用”。
隨著英國經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崩潰,英鎊也因此喪失了世界貨幣地位。這時亟需一種新的貨幣取而代之。環顧全球,當時美國的GDP占全球75%,並且美國承擔著歐洲複興和日本重建的任務,所以世界貨幣的空缺就曆史性地落到了美元身上。
接下來,隨著美元獨霸天下,美元陷阱讓全球各國尤其是美元儲備國走投無路,苦不堪言,全球各國都在想方設法試圖改變現狀,可是又無能為力。時勢造英雄,幾十年過去後,歐元應運而生。
從歐元創立後的最初10年看,它有過初期的慘淡,也有過輝煌的大漲,但不管怎麼說,它能堅強地屹立在這個世界,本身就為重建國際貨幣體係作出了應有貢獻,樹立了榜樣。
確切地說,歐元的最大貢獻是在布雷頓森林體係解體後為國際貨幣體係提供了一個堅強的支點。不管怎麼說,它全球第二大貨幣的地位對限製和製約美元霸權會起到一定的作用。
回過頭來看,美元充當全球貨幣霸主地位後經曆過許多風風雨雨和考驗,但最大的考驗還是歐元的誕生和崛起。
要知道,過去歐洲的貨幣體係是鬆散型的,而曆史上歐洲的政治版圖是統一的。歐洲國家認為,隻有建立統一的歐洲聯盟,才能在避免戰爭的同時實現歐洲複興;而統一的歐洲自然需要統一的貨幣。正是從這個角度出發,有人把歐元稱為“政治貨幣”。因為建立歐元的目的,主要就是為了抗衡美元,在它身上有著一種非常重要的政治傾向。
美國並不笨,同樣清楚這一點。令美國擔憂的是,現在既然會出現歐元,那麼將來就說不定會出現“亞元”、“非元”或出現新的國際貨幣體係,最終剝奪美國的印鈔權。所以,美國從歐元一出現就意識到自己的霸主地位受到了削弱,隻是因為美國主張自由市場經濟,所以嘴上不便明說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