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曰:
遊賞卻逢魔,肯把清操羨綺羅?勘破個中情與事,叱喝何懼,此身受折磨。救友遇仙客,聊借謙抑作解和。指授天罡著落處,情多一任,朝夕細揣摩。
——右調《南鄉子》
話說冷於冰將花瓶移入金鍾兒被內,借水遁出了試馬坡,頃刻即到了瓊岩洞門口。用手一指,門兒大開,走將入去,大叫道:“連、金二位賢弟那裏?”叫了幾聲,不見答應。於冰道:“想是兩人都睡覺麼?這如何修得成?”
走到石堂內,見有幾件衣服,丟得東三西四。忙到後洞看視,米也沒一粒了,隻有繩索、斧頭等物,心上甚是驚詫。回到前堂坐下,思想了一會,大聲長歎道:“我雲來霧去,看望他們最易,何必拘定三年?此必是出洞砍柴取水,被異類傷了性命;或因米盡,到別處去就食。”不由的滿懷痛悼,淚滴衣襟。
又想道:“或者是他們受不得清苦,下山另做事業。”又想金不換還有二三分信不過,那連城璧是個斬頭瀝血的漢子,斷不至壞了念頭。思來想去,心上甚是不寧。猛想到碧霞宮、玉皇廟二處,立即差超塵、逐電分行查報。等至五更後,兩鬼先後回複,言細問各山廟土神,從未見他二人行走。逐電道:“小鬼回來時,遇本地山神,問知連城璧數日前還在山前山後來往,近日未見行走。”於冰道:“如此說,城璧性命還在。”收了二鬼,算計找尋地方。直到天明,猛抬頭見石堂左壁上,隱隱有些字跡,急忙走到牆下一看,原來山中無筆墨,仍是用石頭在石牆上寫的。
於冰目力雖佳,昏夜那裏看得見?隻見上寫道:“弟等從嘉靖某年月日,在此洞與大哥分首,至今苦曆寒暑三十九個月。大哥原說米盡即來,今米盡四個多月,日食草根、樹皮,總不見大哥來,是立意絕我二人也。本月初六日,金三弟出洞,尋取食物,不知所之。弟在本山前後找尋四日,杳無蹤跡,大要為虎豹所傷,言之肝腸崩裂,痛不欲生。今留弟一人,甚覺淒涼不過,於本月十一日出洞,去湖廣衡山,尋訪大哥。又恐大哥無意中遊行至此,故於兩邊石牆上,各寫此話。”下寫“弟城璧頓首。”
於冰看罷,一喜一愁,屈指打算:“本日是七月二十一日,城璧才去十天,我且去衡山找尋。若金不換改了念頭,不別城璧而去,此人尚何足惜。”
想罷出洞,用符咒封了洞門,駕雲光飛上太虛。
再說連城璧自出瓊岩洞後,他獨自便赴衡山。喜得他修了三年有餘,精力日增,講到凝神煉氣,他真是百倍純篤,因此他三五日不吃不饑,即多食亦不甚飽。他隻七八天便到了武昌,還要隨處遊玩山水。一日,從虎牙山下經過,心裏想道:“我何不入此山遊走一番,也是出家人分內事。”一步步走上山來。起初離川麵相近,還有些人家,兩三天後,便通是些層嵐峭壁,鳥道深溝。這是七月盡間時候,山中果食甚多,隨地皆可飽食。又仗著有於冰傳授護身、逐邪二咒,每晚或在山灣,或在大樹下打坐。
那日早間,攀藤附葛,走過了四五處峰頭,見山峰下一條路徑甚是奇異,一株桃,一株柳,和人栽種的一般。又走了一會,見前麵方方正正一塊山地,四周圍都是異樹奇葩,參差掩映,禽聲鳥語,啼喚不休。即至走到中間,見半山坡中,有一個洞門,半開半閉。城璧作念道:“這裏麵必有神仙。我修行六七年,或者今日得遇高人,亦未敢定。”走到洞門前,向裏一望,覺得黑洞洞的,一無所有。又聽了聽,裏麵的風聲水聲,與雷鳴牛吼相似,不敢輕易入去。折了一枝大樹條,用手探下去,試著不過三尺多深,就是平地。城璧本來膽氣最大,今又修煉了這幾年,越發膽氣大了,將身子向洞口中一跳,用腳踏了踏,都是些石頭台階。走了下去,聽得風聲更大,又像有水來的光景。再聽時,澎湃擊搏之聲,甚是驚人。又走了幾步,都是上去的台階,摸摸揣揣,上有二丈餘高,方是平地,覺得冷氣逼人,隱隱見前麵有碗口粗細一個亮孔,走了半裏多路,方到跟前,原來也是個洞門。不想那風聲水聲,都是這個門子裏送出去的。走將出去一看,原來另是一個天地。對麵有白石橋一座,橋下從西往東,流著一股水,不過有五六尺寬。過了橋,西邊一帶,鬆柏森列。低頭覷了覷,見裏麵有石牆攔阻,並無道路。東邊有一條石砌的闊道,花木成行,看去灣灣曲曲,又不知通到那個地界。正中間,有兩扇石大門,石門內立著招涼石屏風一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