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因錯過太陽而流淚,那麼你也將錯過繁星。”這是泰戈爾的著名詩句。
“別為灑掉的牛奶哭泣”,這句英國古代的諺語你也一定聽過,等同於我們所說的“覆水難收”。
在莎士比亞的眾多傳世名言中,你是否還記得這一句?“聰明的人永遠不會坐在那裏為他們的損失而悲傷,他們會很高興地想辦法來彌補他們的創傷。”
不要為昨天難過,說起來也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但是你可以看到,各個不同國度的人們,對這一話題的論述驚人地相似。這簡單的一句話,蘊含著人類偉大的智慧和經驗。
一個生活在追悔中的人,隻在乎痛苦的、不幸的過去,而忽視了充滿希望、健康的今天和明天。要知道,人不能生活在過去,現在和未來才是最重要的。
我們常常陷入莫名其妙的憂慮之中,不斷地為自己已經造成的錯誤內疚自責。那些原本毫無必要的思想包袱,我們都曾經背過。那些你背得滾瓜爛熟的名言警句,在關鍵時刻總是想不起來。你可曾理解“別為打翻的牛奶哭泣”這句話的真實含義?
戴爾·卡耐基講述過一個發生在他朋友的老師身上的故事:
“當時我不過是個隻有十來歲的小孩,當然,那時候我已經為許許多多的事情發愁了。我在犯了錯誤之後,時常會為這些錯誤自怨自艾。
但是有一天早上,我們要上實驗課了,所有的同學都有來到了科學實驗室。我們的老師保羅·布蘭德威爾博士把一瓶牛奶放在桌沿上我們坐在椅子上,望著那瓶很可能掉下去打碎的奶瓶,心裏猜想這跟上生理衛生課究竟有何關係。突然,保羅·布蘭德威爾博士站了起來,一掌把牛奶瓶打碎在水槽裏,就在我們驚詫之機,他大聲喊道:‘不要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
然後,他把我們所有人都叫到水槽跟前去,讓我們好好瞧一瞧那瓶漏掉的牛奶。‘好好琢磨琢磨吧,’他對我們說,‘我的目的是要你們一輩子都記住這一課,你們知道這瓶牛奶已經沒有了——你們親眼看到它已經漏光了。不管你們如何著急,如何抱怨,卻沒有辦法弄回來一滴。但是,我們隻要先用自己的腦袋想一想,預先作一點防範,牛奶瓶本可以不被打碎的。不過現在已經太遲了——我們現在所能做的,就是把它忘掉,拋開這件事,努力做好下一件事。
事過多年,雖然我連自己學過的拉丁文和幾何學都忘掉了,可是這次小小的表演卻始終不能讓我忘懷。事實上,這件在實際生活中帶給我的教益,比我在高中階段學到的任何東西都要多得多,都要好得多。這件事教會我,如果有可能,就不要打翻牛奶瓶,萬一牛奶打掉,全都流光了的時候,要學會忘記,把這整個事情給徹底忘掉。”
所以,卡耐基這麼說:“為什麼要浪費我們的眼淚呢?當然啦,犯錯誤和疏忽大意,原因的確在我們,可這又有什麼關係呢?在人的一生中,誰敢說他從沒犯過錯誤?就連拿破侖,這個不可一世的偉人,也在他所有重要的戰役中輸掉了三分之一。興許我們的平均紀錄並不比拿破侖更差,可又有誰知道呢?更重要的是,即使動用國王所有的兵馬也不可能挽回過去。所以需要我們牢記的就是:千萬別為打翻的牛奶哭泣!”
馬克今年40歲了,想起5年前自己曾經經曆的那場災難,對他而言始終是一個警鍾。馬克從大學畢業事業就很順利,在一個跨國企業幹了4年之後,接近而立之年的他,想自己創一番事業,於是開始創業,開始的時候公司搞得還是紅紅火火,但是因為一次失誤的投資,讓他幾近破產,那時候他心灰意冷,夜夜買醉,借酒澆愁,他的妻子試著去勸他,全然無用,他總是抱怨自己運氣不好,對妻子的勸告不僅不感激,還對妻子大發脾氣,那時候,幾乎沒有人能讓他想通,從那次失誤的投資中走出來,從頭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