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從武上校把情報處近來得到的情報簡要地告訴了教授。
“最近又收到兩份重要情報。”上校說,“1945年日本帝國主義投降前夕,日本一批屬於太平洋潛水艇隊管轄的潛艇突然失蹤了。艇數暫時無法查明。從那時開始,這批潛艇從未露過麵。當時,日本海軍司令部曾經宣布海軍大將佐藤一郎在家中剖腹自殺盡忠天皇,佐藤一郎的屍體在自殺的當天就火葬了。但現在根據可靠情報證明,佐藤一郎的屍體是假的。可能,佐藤與那批潛艇在一起,幹著什麼見不得人的勾當。”
“如果允許我問一句的話,”教授小心地說,“可知道這批潛艇大約在什麼地方?隻要它們在海底,我們的潛泳機遲早可以找到。”
上校搖搖頭:“暫時還不知道。”
“還有一份情報。”上校眯著狡黠的眼睛看著教授,“你一定知道日本有過一個731部隊?”
“知道。”教授回答說,“不就是準備細菌戰的那個部隊嗎?”
“對!就是曾駐在東北哈爾濱平房地區的部隊。”上校繼續說,“731部隊不僅是準備細菌戰,實際上曾多次使用過細菌武器。他們在東北的一些村子中散布鼠疫、霍亂、傷寒、炭疽熱等細菌,讓居民大批傳染死亡,然後借口防止疫病蔓延,把一些村子整個整個地燒光。731部隊還在中國其他一些地方散布過毒性很強的傳染病細菌。你看,”上校從辦公桌的抽鬥中拿出幾份報紙雜誌,並把它放到教授麵前,“這份1940年的中國醫學雜誌上,詳細登載了寧波一帶發生鼠疫流行病的調查,可是把原因說成是自然疫病。這份1941年7月的《華中日報》刊登了湖南常德一帶發生鼠疫病的消息,發病原因不明。這幾份報紙,刊登了1942年8月底9月初浙江金華、玉山、浦江一帶發生鼠疫、霍亂、傷寒等流行疫病的消息,但都把原因推說是農民太不注意衛生所造成。現在弄明白,這些都是731部隊幹的事。731部隊用飛機散播鼠疫跳蚤,在池塘、水井、河流裏散布各種劇毒的傳染病菌。他們還把染上病菌的麵包、糕點之類,帶到農村送給小孩們吃……”
“聽說這支部隊回到日本後,被解散了?”教授插問了一句。
“是解散過。可是解散後不久,東京的美軍總部又把這個部隊的一些骨幹集合來了。更奇怪的是,過去曾在731部隊擔任第四部部長的西尾,以前一直在美軍總部任顧問,突然在一年多前失蹤了,這位細菌戰專家像接受了什麼特殊任務,再不在公眾場合露臉了。”
“這兩份情報跟第一號潛泳機的失事有聯係嗎?”甄一剛認為上校不會毫無原因地講這番話的,所以忍不住地問了。
但不知是出於軍事保密呢,還是別的原因,上校對教授的問題,卻搖搖頭:“還沒找到什麼聯係。不過,偵察員的直覺卻提醒我:水雷、秘密電台、屍體、佐藤的假自殺、西尾的失蹤,這些孤立的事情中間,有一根黑線串連著。”他熱情地信賴地看著教授,說:“希望第二號能找到這根黑線。”
教授沒有直接回答上校的話。他站起來向上校告別,回到自動控製室去。“一號在124號地區出了事故,這次還應該從124號地區開始偵察。”他看到上校點頭同意了,又說:“第二號在今天傍晚發射,明天晚上8時即可到達124號地區。”
海底魔鬼
晚上7時50分,衛從武上校來到甄教授的自動控製室。
“快進入124號地區了。”少尉軍官報告說。
“注意,如果再看到什麼黑色圓球,立即把速度降低。”教授對少尉說。
上校站在熒光屏前,不安地注視著熒光屏上的海底世界。
海濱的夜,很靜很靜,海水的“吼——啦啦,吼——啦啦”的衝擊聲,不時傳進控製室來。
“左上角出現黑色小點。”少尉報告說,聲音多少帶些慌張。
教授看了一會兒,等黑色小點變成墨水瓶底這麼大時,便命令少尉把潛泳機的速度變慢,使它慢慢靠近水雷,準備使水雷炸開。
“甄教授,這裏是太平洋中部,不是什麼軍港,竟敷設了水雷。兩個月前已炸過一個,現在又發現一個,這不是值得懷疑嗎?”上校看了看教授和少尉,又繼續說,“幹脆,我們先把這個情形搞清楚。”
“你是說不把水雷炸掉,先將周圍情況弄明白再說?”教授問上校是否這個意思。
上校點點頭。教授又向少尉點了點頭。熒光屏上的影像又活躍起來。當第一個水雷在熒光屏上消失的時候,忽然又出現了另外一個小黑點。
“一隻沉船!”上校和少尉差不多同時喊出這句話。就在小黑點的後麵出現了一艘龐大的沉船。
教授自己來操縱潛泳機的活動了。潛泳機在靠近這艘沉船。沉船越來越大,越來越清楚了。
“黑龍號!”年輕的少尉首先叫了起來,“艦身差不多有四分之一陷進泥裏了。”
“唔,原來如此!天皇把2000多萬兩的黃金埋在海底了。”上校俏皮地說,“天皇怕投降後中國人要追回這批財產,所以來了這一手。反正沉在海底,既不怕人拿走,又不怕魚吃掉。”
潛泳機已與“黑龍號”靠得很近。熒光屏上可以清楚地看出,這艘戰列艦的一切設備都保持原來的樣子,可見,它並沒有挨到什麼轟炸。“黑龍號”的沉沒完全是有計劃有目的的。
“怎樣才能把這筆黃金打撈上來,倒是個困難問題。”年輕人究竟心急些,少尉已在考慮如何打撈的問題了。
“這點暫時不急。黃金既然已給我們找到,就不怕拿不到。”上校沉著地對年輕人說。
“這麼說,這些水雷是為了保護‘黑龍號’而設置的?”
“這還用說。”上校回答說,“天皇把它沉在海底,決不是表示他不愛黃金。”
大概是因為發現了“黑龍號”,上校和少尉愈談愈興奮,全然沒有注意到教授在熒光屏前工作的情形。正當他們兩人在商量怎樣取回這筆財產時,教授忽然用驚奇的聲調喊:
“上校同誌,看,這是什麼?”
上校立即回過頭去看熒光屏。熒光屏上的景象把上校也怔住了:七艘有透明圓屋頂的潛水艇,排成一列伏在海底。每兩艘潛艇之間有一個像鋼管樣的通道。圓屋頂下,可以看出有人在工作。第七艘潛艇的旁邊,還有一艘比一般潛艇小得多的潛艇。這艘小潛艇沒有圓屋頂,像死了一樣靜靜地躺在海底。
這些潛艇的周圍,可以看到許多黑色小球。無疑,這是用來保護潛艇的水雷網。
由於影像不大,因此圓屋頂下的設備和人物流動,不能看得很清楚。
“甄教授,現在潛泳機距離這些潛艇多遠?”上校問。
“3500米。”教授回答說,“這裏是海底高原,隻有4700米深。”
“把潛泳機再向他們靠近些,怎麼樣?”上校說,“但是,千萬別讓他們發覺。”
教授點點頭。立即,熒光屏上的影像在逐漸增大。“現在離開他們3000米,”教授說,“2500……2000……1500……1000……900……800……600……560米。”
教授把一個黑色按鈕旋轉了大半圈。熒光屏上的影像就像一張照片一樣,停著不動了。影像很清楚,可以看到第一和第二兩個圓屋頂下麵,像一個化學實驗室,成排的試管和大大小小的玻璃器皿放得井井有條。十幾個穿白色工作服的日本人在忙碌地工作著。大概因為這兩個屋頂下麵是一片白色,顯得特別明亮。第三第四個圓屋頂下麵,是整套的機器設備,隻有很少幾個穿藍色工作服的人管理著。有兩根排氣管通過海水伸向第五第六個圓屋頂。第五第六個圓屋頂下,則是一片綠色,這是草地和矮樹叢的種植區。
“看!”上校指著第七個圓屋頂說。
三個人的眼光集中在第七個圓屋頂下。在圓屋頂下的入口處,有一塊很大的字牌:“太平洋第一公司”。入口處旁邊,有一排堆得整整齊齊的鐵箱子。上麵一層箱子上,可以隱約看到“東京”“美軍總部”等字樣。還有一些小字,則顯得模模糊糊,看不清楚。
教授的臉上顯出從來沒有過的激動。“上校同誌,你要找的那根黑線找到了。”他用顫抖的聲音說。“事情一清二楚,第一第二艘艇是培養細菌的工場。第三第四艘則是蒸餾、消毒的工場。兩根排氣管將碳酸氣供給第五第六兩個工場的綠色植物。綠色植物製造氧氣供工作人員呼吸。這兩個工場,又是飼養小動物進行細菌接種的場所。這艘潛艇,”教授指指那艘像死去的小型潛水艇,“是將細菌運往東京什麼美軍總部的秘密交通,那個神秘的電台也一定在這艘潛艇上。”
教授看看上校。上校也處在極度激動的情緒下。
“真是群魔鬼!”上校惡狠狠地說,“他們妄想在未來的戰爭中用上這些細菌,又害怕和平力量,所以隻得躲到海底去幹這些見不得人的無恥勾當。看來,自殺的佐藤大將和失蹤的西尾專家都在這裏。”
“應當把這批狗東西消滅在海底,喂那些魚類!”教授說。
“但是,指揮這批狗東西的魔鬼還在地麵上呢!”上校提醒教授說。
“那具屍體,大概就是他們實驗的犧牲品。”教授這樣推論說。他看看上校,上校點頭同意。
年輕的少尉完全被這奇異的景象怔呆了,一動不動地看著。聽到上校說的話,忽然說:“該把它拍攝下來吧!”
“對!”教授回答說。
“把‘黑龍號’也拍攝下來,”上校說,“我們要把它送到日本去的。”
立刻,房間裏響起了電影機“嚓嚓嚓”的聲音。
“大概他們不會想到,我們在給他們的‘偉大事業’作服務性的記錄吧!”上校用諷刺的口吻說。
“大概不會。”教授回答說,“你看,他們工作很安靜。”
海底潛泳機已暫時停止工作,安靜地躺在海岸旁的發射架上。甄教授坐在辦公桌前,低著頭在整理關於海底潛泳機的技術資料,準備作一些改進。
那位年輕的少尉推開門,說:“甄教授,你的電報。研究所發來的。”
教授接過電報,拆開封口,一張薄薄的電報紙上寫著:祝賀你工作勝利。
你準備去北京參加即將舉行的世界和平理事會。日期另告。所攝影片,希由專人送往北京,將在理事會上放映,以揭露帝國主義的罪惡陰謀。
教授拿著所長發來的電報,走到窗口凝視著大海。窗外傳來了遠處沙灘上孩子們的嬉笑聲。教授忽然記起了在兩個月前為3000多孩子準備報告時的苦惱情形。“把這段故事講給孩子們聽,大概不會枯燥了吧!”他心裏想,“對,去北京之前,一定先給孩子們講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