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黑龍號失蹤(2 / 3)

早晨,衛從武上校來到教授的臨時工作室。甄一剛滿意地告訴上校說:“工作情況很正常。已進入120號地區。”

為了探尋“黑龍號”的蹤跡,甄教授把18000多萬平方公裏的太平洋分為1000個地區,使潛泳機按照地區編號循序進行探索。

“喏,美國人在造我們的謠。”上校拿出一迭國外出版的英文報紙交給教授。當教授正要接過報紙的時候,上校的手忽然又縮了回去,抽了一張報紙說:“你聽,美國海軍報的消息。”上校興致十足地念著:

據太平洋艦隊第七號潛艇艇長說,本月3日中午,該艇行經太平洋中部的無名島時,潛艇左邊突然出現了一隻藍色的潛水船隻。該船長僅約5米,有雙翼。船體上未發現任何國家的標誌。

“這條消息倒是有根據的。”教授安詳地說,“我們曾在58號地區發現過這艘潛艇,大概他們也發現了我們的潛泳機。”

“你聽,還有更精彩的新聞哩!”上校又抽出一張報紙,說,“這是美國的《紐約時報》。通欄標題:《太平洋出現了海底導彈!》”

據可靠方麵消息:太平洋出現新式海底導彈。這種由無線電控製的導彈,行程極遠,可由紅色中國海岸穿過太平洋,直至美國洛杉磯港。甚至可繞過南美洲,到紐約港爆炸。

上校沒有念完,教授無法抑製地大笑起來:“真是胡扯淡!真虧《紐約時報》的記者想得出!”

“這就是資本主義的新聞自由!”上校帶著諷刺的口氣說,“他們可以坐在五十層樓的屋頂花園裏,大寫其太平洋海底見聞!”

教授從上校手裏接過報紙,把它往桌子上一擲,說:“走,我們看看去,”

海底潛泳機的自動控製室就在教授工作室的隔壁。一推進去,就可聽到高壓變壓器的“嗡嗡”聲,2米見方的熒光屏上,顯現著海底的一切。一個年輕的少尉軍官坐在熒光屏前,注視著屏上的變化。

“來,我們也來看一回電視吧!”教授對上校說。

少尉給他們拿來了兩把椅子。

“沒發現什麼新的情況?”教授問少尉。

少尉一麵注意熒光屏,一麵回答說:“沒有什麼新的情況,可是奇形怪狀的魚倒看見了不少。”

“你看!”教授忽然拉著上校的手臂說,“這是大章魚,海洋裏的大強盜。”

熒光屏的左下角出現了章魚群,它們迅速地向右上角遊去。

“這些八隻手的怪物,常常在海洋中弄翻木帆船。”教授興致十足地講起章魚來,“古時候的航海者,在啟航前,總要向上帝祈禱:別碰上這個海怪。”

章魚群在熒光屏的右角消失了。一會兒,熒光屏的右下角忽然又出現了墨魚群。

“魚群非常清晰。它們離潛泳機多遠?”上校問少尉。

少尉看了看儀表,說:“大約3000米。”

“潛泳機上的電視設備,與普通的電視設備不同。”教授對上校說,“普通的電視廣播台,隻有周圍100公裏的電視機才能收到。我們這個,卻不受距離限製。普通電視廣播台用的攝影管,隻能攝製幾十米遠的物象,而且要在光度很好的條件下進行。我們的超聲波光電攝影管,可以在墨黑的海底,攝製幾米到十公裏遠的物象。”

教授在熒光屏的側麵開動了一個電鈕。熒光屏的邊上出現了一個亮點,亮點旁邊有一行小字:11910.

“現在潛泳機離海麵11910米,”教授指指亮點,對上校說,“世界各國公認太平洋最深處是11034米。根據潛泳機測量的深度來看,這數字顯得保守了,應該是12110米,因為潛泳機離海底是200米。”

上校走到窗口,伏在窗台上,看著遠天的白雲。教授忙碌了一陣之後,也站到上校旁邊。室內響著“嗡嗡”的變壓器聲音。

上校離開窗口,背剪著手,在室內踱步,眼睛不時地看一下熒光屏——他被這神秘的海洋迷住了。

熒光屏中心出現了個小黑點。小黑點越來越大,越來越清楚,還可隱約看到,黑點下麵接著一根小繩子。黑點已占了熒光屏的四分之一。剛巧,上校的眼光看了看熒光屏,他看到了這麼大的黑圓球,立刻怔住了,大喊一聲:“甄教授……”就在這時,熒光屏上的海底世界消失了。熒光屏像死魚的眼球一樣,一片乳白色。

一開始,甄教授給上校的喊聲嚇呆了,但馬上意識到出了什麼問題,慌忙走到熒光屏前。

“你把它關上了?”教授輕聲地問少尉。

“沒有關。它自己……”少尉也怔住了,不知怎麼回答好。

上校預料出了什麼不幸事件。但還是抱著希望問:

“會不會是接收器出了什麼故障?”

教授很熟練地檢查起來。當教授按動一個什麼電鈕後,乳白色的熒光屏上出現了灰色和黑色小方格組成的影像。“接收係統一切正常,沒有毛病。”他說。

“那末,會不會是潛泳機失去控製,和接收器失去聯係?”上校又問。

“剛才一切都很正常,絲毫沒有故障的跡象。”少尉對教授說,“我看不會是潛泳機失去控製。”

“如果真是這樣,”上校覺得已證實了自己的不幸的預料,用低沉的口氣說,“甄教授,潛泳機遇上水雷了。”上校把剛才熒光屏上的情形講給教授聽。

“水雷?!”教授又懷疑、又沮喪地坐在椅子上,像自言自語似的,“水雷?!在太平洋底,在一萬米深處,會有水雷?!”他用左手梳理著灰白的頭發,口裏不斷地說著:“水雷?!不可能……”

衛從武沒有去幹擾教授的思緒。他轉向依舊坐在熒光屏前擺弄著電鈕的少尉軍官:“剛才黑圓球出現在幾號地區?”

“124號,上校。”

“你把日期、時間、地區和剛才熒光屏上的詳細情形記錄下來。”上校命令少尉說。

隨即,上校大步走出自動控製室,到教授的工作室裏馬上抓起直線電話機的聽筒,用嚴厲的口氣命令對方:“潛泳機在124號地區遭到水雷。盡一切力量立即組織空中探索和海麵監視,不分晝夜。有什麼情況馬上向我報告。”

神秘的電波和一個鼠疫患者的屍體

甄一剛回上海去了。他受海軍司令部的委托,製造第二架海底潛泳機。他答應衛從武上校,將盡快地製造成功,最多不超過兩個月。

衛從武上校拿著一迭電報紙,一會兒在辦公室裏踱著步,一會兒站在窗前凝視著碧波蕩漾的海麵。辦公桌上的煙灰缸裏放滿了煙蒂,一個沒有熄滅的煙蒂正在冒著淡藍色的輕煙,而他左手的食指與中指間夾著的香煙又隻剩了半支。上校不時地用大拇指輕叩著太陽穴。眯縫著的眼睛周圍出現了淡淡的黑圈。上校的腦海裏正翻騰著、苦思著一些神秘的跡象,而且不止一天了。

“這些神秘的密碼說明些什麼呢?”上校看著手裏一迭電報紙,自己大聲問自己,“那具莫名其妙的屍體,又說明什麼呢?”

上校坐在沙發上,頭靠著沙發背,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卡住太陽穴,緊閉著眼,把最近獲得的一些情報和發生的情況作係統的分析。

早在幾年前,情報處的報務組就從空中收聽到一些神秘的電波。電波很微弱。這種電波在空中出現的日期沒有一定,有時隔四五天就可收聽到一次,有時好像完全從太空中消失了一樣,要經過兩個多月才出現一次。但是電波出現的時間卻總是在午夜12點07分,每次都是如此。電波的波長不斷在變換,可也有規律,它的波長變化,總不超過電台刻度盤上向左10刻度和向右10刻度之間。發出電波的地點在遙遠的太平洋中間。當時並沒有注意這個問題。空中各種波長的電波還少嗎?何況離祖國的海岸線那麼遠。從海底潛泳機出事的那天起,報務組加強了對太平洋124號地區周圍太空的探索。結果證明,不該忽略幾年來經常收聽到的、太平洋中間的那種神秘的電波,因為最近的探索表明,這種電波正是從124號地區發射出來的。波長變化的規律和電波出現的時間,也還是跟過去一樣。這說明太平洋中間這個神秘的電台與某地是有固定的時間、波長的聯係的。麻煩的是這個電台用的密碼,至今未能翻譯出來。

兩天前,太平洋漁業局的兩隻漁輪,在130號地區捕魚時,在拖網裏撈到了一具赤身露體的死屍。除了可以確定這具死屍屬於東方人種外,沒有任何線索可以弄清這具屍體的國籍,以及為什麼會在太平洋中發現的原因。屍體正在司令部軍醫院解剖研究。能不能從解剖中查明一些線索,暫時也無法知道。

“報告!”一個響亮的聲音打斷了上校的沉靜思考。

“進來!”

來人是軍醫院的一個通訊兵。通訊兵把一份上麵蓋有鮮紅色的“絕密”兩字的信件交給上校後,退了出去。

衛從武用剪刀小心地剪開信封,抽出一張報告紙。上麵是兩行簡短的小字:

屍體解剖結果:確定係一個肺鼠疫患者。

死者日期在8-9天以前。

上校拿起電話話筒,接通了情報處的一個專門小組,把軍醫院的解剖報告轉告他們後,就問:“國內有什麼商船、漁輪在最近一星期之內經過130號地區附近嗎?”

“沒有。已經查詢了所有有關單位,沒有……”

“密碼翻譯有什麼進度嗎?”

“暫時還沒有。”

上校擱上電話,點上香煙,又在辦公室裏踱起來。

太平洋底的水雷——潛泳機遭到破壞——神秘的密碼電波——八九天前患肺鼠疫而死的屍體。這一連串事情都發生在124號地區周圍幾十海裏的海底和海麵,是偶然的巧合呢?還是互相聯係著呢?

假自殺和突然失蹤的人

甄一剛教授乘飛機到海軍司令部的同一天,第二架海底潛泳機也從海上由輪船運到。

“人到,禮物也到!”衛從武上校與教授見麵時,握著教授的手,眯著調皮的眼睛說。

“這是我們研究所所長的功勞。”教授客氣地說,“他調動了全所的技術力量,所以前後不到一個半月,就把第二號裝製完畢了。”第二號指的就是第二架潛泳機。

第二號與它的前身第一號,從外形到內部裝置都一樣,不過更大一些,這樣可以使控製室接收機熒光屏上的形象更清晰。另外,多了一個新的設備:紅外線掃雷器——利用紅外線的熱力,可以使潛泳機周圍500米之內的一切爆炸物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