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直很喜歡日本女星真矢美紀的電影,所以前幾天在網上搜了一下,結果發現她曾經在2008年,演過一部叫《男裝麗人》的影片,說的是日本著名女間諜金壁輝的故事。
下載後仔細看了一遍,頗有感觸,從《男裝麗人》這部電影中我看出了一個不一樣的金壁輝,日本人眼中的金壁輝。
但是日本人麵對這段曆史,理解未免有所偏激,今天我想要和大家說一說,我們中國人眼中的金壁輝到底是個什麼樣子呢?
首先說,金壁輝不是日本人,她是個徹徹底底的中國人,而且是清王室的貴族身份。
她是肅親王善耆的第14位女兒,原名愛新覺羅顯璵,後來她自己取了漢名叫金壁輝。
1912年大清王朝已經如一顆燒盡的蠟燭,燃盡了他最後一點光輝。但此時,清朝仍就有很多遺老遺少想要複辟,比如肅親王善耆就是其中之一。
他在1912年見清王朝大勢已去,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他把自己最心愛的第十四個女兒送到了日本,那個曾經在1895年給大清王朝致命一擊的小國。
日本和其他歐洲列強不同,比如法國和英國在戰爭後向中國索要的賠款中的一部分,用於建立了中國的現代化教育機構和醫療機構,比如中國著名的清華大學和協和醫院都是英法以戰爭賠款修建的。
而日本不同,他們把兩億兩白銀原原本本的運回了日本,日本正是利用這比賠款發展了本國的經濟和軍事,徹底進入了一個軍事強國行列。
而中國卻因此進入了無比苦難的時代。
接納金壁輝的日本人叫川島浪速,他曾經是日本公使館駐華外交官,與這位肅親王私交甚厚,而肅親王也有兒子,卻為什麼沒有把某個兒子送到日本,這個也有諸多猜測,而我個人認為,川島浪速曾經見過小時候的金壁輝,他很喜愛她,而肅親王善耆是深知這一點的。所以當得知川島浪速沒有子女後,想要得到日本支持的肅親王就把這個女兒送給川島浪速當了養女。
而當時,金壁輝隻有六歲,到了日本後,金壁輝改了名字,一個響徹整個中日戰爭曆史的名字,川島芳子就這麼誕生了。
全盤的改變,對於一個弱小的女孩,會有怎樣的影響呢?
禽獸不如的川島浪速
金壁輝在川島浪速的照顧下,很快改換門庭,變成了一個地道的日本美少女,她接受著日本最先進的教育。所謂最先進的教育就是日本軍國主義的教育。
一個小女孩自小遠離自己的祖國,到了日本後,又快速被洗腦,這是悲劇的起源。
而川島浪速本人在中國工作時,實際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日本間諜,他曾經把大量關於中國的情報傳回了日本。
而金壁輝在她十七歲之前,她的生活是平靜的,無比的平靜,她就像每一個快樂的小女生一樣,在日本的無拘無束的生活著。一切都是那麼合情合理,順理成章。
可是當她十七歲的時候,突然,金壁輝選擇了自殺。這是個非常突然的事情,這樣一位出身日本名門的美少女為何要自殺?而且這之前沒有任何的征兆。
但是,不知道是不是中國不走運,金壁輝沒有死成,她被人救下。
金壁輝為什麼要自殺,在後來她自己寫的傳記和日本記者的相關披露下有了答案。
原來,自從金壁輝來到日本後,川島浪速名義上把她看做是女兒,實際上在川島浪速看來,她就是善耆送給自己的女人而已。
誰讓中國那時是這麼的弱小呢,川島浪速有這種想法也非常正常。
川島浪速非常變態,他外出時總是帶著小金壁輝,並且兩個人常年睡在一個房間中。
在金壁輝小的時候,這本身並沒什麼,我們可以看作是一個父親對於女兒的那種疼愛。可是當金壁輝已經出落成一個亭亭玉立的少女時,很多人都認為這樣並不合適,但是能怎麼樣呢?
大家眼睜睜的看著,已經非常有女人氣息的金壁輝,天天晚上還是到父親的房中去睡覺。
直到有一天晚上,川島浪速的房間裏傳出了女孩的呼救聲和討饒的聲音,女孩清晰的喊著“父親”這個稱呼,拚命想要掙脫。
下人們都聽見了,卻沒人敢管,實際上在他們的心裏早就預知了這種事情的發生,第二天,人們發現散著淩亂頭發的金壁輝根本沒有任何的表情。
當她舉起了武士刀想要自殺的時候,一個下人正好發現攔住了她。
金壁輝的生命得以延續,但是她的心卻死了。
在她的心中自己已經不是一個女人,而是一台機器。那個常常在鬆本高等女子學校的林蔭大道上,英姿颯爽、我行我素、策馬揚鞭的川島芳子不見了。
她剪掉了秀美的長發,脫掉了女子的衣服。這一天金璧輝在手記裏寫道:“於大正13年10月6日,我永遠清算了女性。”
這句話算是金壁輝與她的少女時代做了一個訣別。
人們再看到金壁輝時,她已經是一個留著分頭的帥氣青年,雖然在眉宇之間仍然顯示著她的嫵媚,但是我們從他的身上再難找到一絲弱女子的氣息。
小時候的背井離鄉,來到日本後接受了軍國主義教育,少女時被養父奸汙,常年生活在黑暗中的人,即便是天使,也會被黑暗吞噬,變為同樣有翅膀的吸血鬼。
這一切,最終造就了金壁輝的畸形性格與人生信念,她不再是人,也絕不再相信人,在她的信念中日本的軍國主義思想,已經變成了支撐她活下去的全部。
男人應該成為我的玩物
很快金壁輝脫離了川島浪速家族。
1927年,這一年金壁輝20歲,她在日本軍方的授意下,開始了她的婚姻之旅,男方是蒙古王族甘珠爾紮布。
兩個人在中國旅順結婚。
但是很快,金壁輝就厭倦了這位蒙古貴族,滿以為在他身上能找到點成吉思汗的血性,但是這個男人身上卻隻有貴族的那種軟弱和能力上的缺失。這都讓金壁輝煩透了。
本來就對男人有一種天生厭惡感的金壁輝,決定離開這個男人,她走了,沒有通知任何人。而無論是蒙古和日本,都沒有因為她的離去而感到驚奇。這一年是1930年。
金壁輝來到了中國的東北,那個她的高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曾經十三甲起兵,並打下江山的福地,在她的記憶裏依稀還保存著自己身為滿族格格的那段記憶。
從這裏開始,金壁輝撫摸著祖國的大地,感受著太祖爺的創業心酸,她的心中卻無比的想要做點什麼,很快機會就來了。
在20世紀30年代前的中國,在東北一共有兩方勢力,第一方是日本關東軍,而另一方是由日本親手培植起來,卻恨透了日本人的大軍閥張作霖。
1927年6月,日本政府召開東方會議,決定對華政策采取強硬方針,擴大其在滿蒙地區的侵略特權。
日方與張作霖展開了談判,張作霖再也不是前時為了和馮玉祥、郭鬆齡打仗需要支持的那個土匪政權了,此時他已經羽翼豐滿。
日本首相派遣滿鐵社長山本條太郎為代表於10月抵達北京,與張作霖舉行秘密談判。日方以預付數百萬元現金為誘餌,要求與奉方立即簽訂在滿蒙地區承建五條鐵路的契約。
張作霖推脫不簽,後日本又派出多位說客,但都被張作霖斷然拒絕。
日方對這個絆腳石已經非常厭煩,他們認為張作霖卸了磨就殺驢,念完經就打和尚。
幹掉張作霖,日本關東軍接到了日本方麵的正式命令。
可是現在張作霖早已不是那個綠林好漢了,他連乘坐的火車都有裝甲護衛,東北軍更是驍勇,想在張作霖身上找便宜,那基本上是沒什麼可能的。
所以,要暗殺張作霖談何容易啊?
可日本就是做到了,因為他們派出了王牌,金壁輝。
金壁輝憑借自己的美貌和智慧,迅速與東北軍的很多高級將領混在了一起。
靈與肉此時在金壁輝眼裏,隻不過是她的工具和資本,並不在屬於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她出賣了自己的靈魂和肉體去和那些東北軍高官鬼混,為的隻是獲得張作霖準確的作息時間。
而在一番努力後,她終於獲得了最為關鍵的情報,那就是張作霖已經接受了兒子張學良的建議,退歸關外,放棄北京。
而情報不僅於此,就連張作霖回奉天的火車的時間都被金壁輝打聽的一清二楚,而此時張作霖還被蒙在鼓裏。
在遠方,一個女人撫摸著自己俏麗的短發,遠望著奉天城西皇姑屯的方向。隻聽得一陣巨響,女人的嘴角上露出了一絲狡猾的微笑。
隨著,當張作霖的火車經過奉路與南滿路交叉處的鐵路橋洞時,埋藏在鐵路下的炸藥被啟動了,張作霖雖然乘坐的是裝甲火車,但是車廂卻依然被威力很大的炸藥炸成了兩截。
張作霖重傷,不久死去。
雖然少帥張學良很快回到奉天穩定了局勢,但是很明顯這位少帥的掌控能力和他老子比起來,差了一大截。
張作霖如果能活著,日本人是不敢有太大的動作的,這是事實。而一切都因為一個女人而改變。
金壁輝,當她聞聽得暗殺成功後,她的心中有種莫名的喜悅,這是一個女人為了報複那些臭男人的喜悅,也是將這些叱吒風雲的大男人玩弄於鼓掌之間的喜悅。
滿洲,滿洲
縱觀金壁輝的一生,她前半生所作的事情,都是圍繞著偽滿洲國的建立展開的,無一例外。而在抗日戰爭真正的展開後,我們看到的金壁輝隻是個淫亂不堪,整天紙醉金迷的女人而已。
為什麼金壁輝一直圍繞著滿洲展開自己的行動呢?
我想在她心底,恐怕滿洲的獨立已經是她唯一的寄托。
不管大家信不信,我認為在金壁輝心底,民族之情已經上升為了她的人生目標,而她所認識的民族狹隘了一點,隻是滿族,而不包括其他民族。
張作霖死後,日本人沒有想到,東北軍少帥張學良仍然是塊難啃的骨頭,張學良背負著國仇家恨。1928年12月29日,張學良排除日本的幹擾,在東北通電全國“於即日起宣布遵守三民主義,服從國民政府,改易旗幟”,中國在名義上實現了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