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腕太後述律平的強悍與狠毒(1 / 3)

契丹這個稱謂是我們在小說中常常遇到的,無論是遠一點的《楊家將》還是近一點的《天龍八部》,我們要問契丹到底是個民族還是個國家呢?

我們最初的印象契丹隻是一個在廣袤的草原上搭著帳篷,靠搶奪侵略宋朝而滿足自己的強悍少數民族而已。

但是,事實上卻不然,它是一個完整建製的國家。

他有國號,有皇帝,有賦稅,有城池,甚至有農田。

他的開國皇帝耶律阿保機為這個強大的北方少數民族建立了屬於他們的一切。

阿保機西征室韋(古蒙古人)、東征女真、南討奚族,往東則與唐河東節度使李克用(前邊黃巢篇裏講的那位沙陀猛人)結盟。在開拓契丹領地之餘,他著手將部落聯盟中的官員推選製度逐步改為由自己直接任命。

契丹部落聯盟除可汗之外,阿保機將手下行政機關的權利分開,分為北、南兩院。

比如我們熟悉的蕭峰就當過南院大王。北院大王分管軍機、武銓、群牧(軍馬);南院大王(也稱漢兒院)分管文銓、丁賦,統管契丹屬民。

同時,阿保機開始培養隻聽命於自己的精銳親軍,共計三萬騎。

當然,在做這些的同時,耶律阿保機也不忘最重要的一件事,每一個強勢帝王都要做的事,那就是排除異己,鞏固統治。

公元913年3月,阿保機的大弟弟剌葛趁阿保機外出之機,讓二弟迭剌、四弟安圖帶兵去攻打路途中的阿保機。

阿保機僥幸不死,結果阿保機對迭剌部的血腥清洗開始了,上百名皇親國戚被處死,這個契丹第二大的部落,在阿保機手裏被徹底摧毀。阿保機的實力和狠毒讓他的其他兄弟和貴族深感不安。

公元915年,七部貴族終於等到了機會,在阿保機征討黃頭室韋部返回的路上,七部貴族一鼓而起,將阿保機劫持並要求他下台。一時寡不敵眾的阿保機隻好自動辭去可汗之職,帶著迭剌部和契丹部落和一些歸附的其它民族遷徙至灤河一帶。

就在這裏,阿保機模仿漢地建起了一座城市,並大力發展農業鹽鐵。很快迭剌部的軍事實力和人口數又雄居契丹八部之首,其它七部反而都要由它提供鹽鐵。

阿保機有一天突然說:“既然大家都在吃我的鹽,難道你們沒有什麼表示嗎?”

各部酋長們倒也實在,紛紛到了鹽池邊上,阿保機見大家來了非常高興,嘿嘿,好酒好菜好招待,我買單。

酋長們很高興,就在七部酋長都喝得醉醺醺時,伏兵突然一擁而上,所有的來賓都不由分說地被一刀兩斷。

就這樣,阿保機順利統一契丹八部。

耶律阿保機統一契丹的過程就是這麼簡單明了,且血腥非常,甚至是毫無新意。

可是大家知道嗎?

這一切殺人行動其實都是一個女人策劃的,她就是遼國的第一位皇後述律平。

凶悍的皇後

我們都知道遼國的女人厲害,比如我們比較熟悉的蕭太後,那真是把楊家將那些大男人都打得沒了脾氣的強勢女人。

但是如果大家看過述律平的故事後,你們一定會覺得,蕭太後遜色太多了,特別是在狠毒這個方麵。

《遼史》記載,述律平小名叫月理朵,平是她後來取的官方大名。她的父親是回鶻人的後代,她的母親是耶律阿保機的姑姑。

述律平曾經在兩河交彙處出行,遠遠地看見一個美麗的女子乘青牛而來,可是一轉眼的工夫,女子和青牛卻忽然都消失不見了。人們都認為是因為述律平地位尊崇,因此就連地祗神女都要給她讓路。因此童謠唱道:“青牛嫗,曾避路。”

這個就是《遼史》上對這個女人的傳說。

可以說,人人都避讓這位主母不假,因為原因絕不是什麼神仙害怕她,而是因為她實在是太強悍了。

《遼史》中記錄的述律平是個體愛下屬,對人民關懷無微不至,且深深愛著丈夫和兒子,又富有雄才大略的超級女人,幾乎就是武則天、佘太君、孝莊皇太後的結合版。

但是如果您看了另一本書叫《契丹國誌》的話,您就會覺得,他的老公耶律阿保機實在是有點痛苦,因為咋樣的男人才會容忍這樣一個惡魔似的女人啊?

首先說,述律平在耶律阿保機還活著的時候,就建立了一支名叫屬珊軍的直屬與自己的部隊。這支軍隊待遇極高,裝備精良。在眼裏不揉傻子的丈夫麵前,竟然有這樣的一支私人武裝,可見述律平在丈夫眼中的地位。

而述律平也緊緊地跟隨在阿保機的身邊,為他出謀劃策,和他一起四處征戰。特別是在攻陷幽州的戰役中,述律平“掠其四野”(《遼史》),困死幽州的謀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了攻陷幽州的成本。

而後來的剌葛叛亂,也正是述律平的強悍,打的他的這位小叔子滿地爪牙,成功的保住了阿保機的根據地。

而正是由於這種兄弟間的拔刀相見,好不容情,在述律平的心中早早打下了一個死結,那就是解決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殺人。你不殺他,他肯定會來殺你。

所以,述律平開始鼓動耶律阿保機幹掉八大部落,並把他們全部殺死,斬草除根,絕不能留下後患。

正是述律平給阿保機下的決心,才發生了上麵阿保機擺下了鹽城“鴻門宴”的一幕,契丹貴族由此被全部剪滅,一個契丹家天下的時候到了,統治者的地位再也不是憑借這些家夥的推舉,而是我死了,是我的兒子去繼承。

這多好,可誰會想到正是述律平的強悍左右了阿保機的一切。

這樣強勢的女人,恐怕隻有她那個更為強勢的丈夫才能鎮的住,可是我們做一個假設,他的丈夫死了之後呢,誰還能駕馭他。

不用假設,因為這件事情很快變成了現實。

殺人不需理由

公元916年3月17日,耶律阿保機在龍化州(內蒙自治區翁牛特旗以西)登基稱帝,正式建立契丹國,年號神冊,同時創建契丹文字。耶律阿保機自稱“大聖大明天皇帝”,述律平被冊為“應天大明地皇後”,他們的長子耶律倍被冊為皇太子。自此,契丹這個奴隸製國家正式建立。

公元926年8月,強勢的帝王阿保機在打下渤海國後,死在了回國的路上。

可是在他死之前他犯了一個極大地錯誤,他畫蛇添足的做了一件事情。滅渤海後,他卻改渤海為東丹,冊封皇太子耶律倍為人皇王來管理那裏。

這個讓人費解的舉動徹底改變了契丹的走向,而且讓一個人原形畢露。

當得到耶律阿保機死訊之後,述律太後,最先做的不是為丈夫悲哀,為帝國冊立下一任的繼承人,而是先把跟隨阿保機一起出征的百餘將領的妻子都聚集了起來。

然後她非常悲痛地說:“死的為什麼是我的丈夫,而不是你們的?”

這句比較無厘頭的話,讓堂下的這些女人們腦子一陣眩暈。接下來的事更加無厘頭,當這百餘名將領回來之後,述律太後接見了他們,述律平哭哭啼啼說道:“先帝沒了,我好想他啊!你們呢?”(《資治通鑒》:“我今寡居,汝不可不效我。”)

將領們麵對傷心的主母,也難過極了,都表示非常懷念先帝。(受先帝恩,豈得不思)

“好,那你們去陪陪先帝巴。”(果思之,宜往見之)

“好的,恩?不是,太後,您說什麼……?”

一切都來得太突然了,根本來不及反應,百員大將全部被拉去殉葬,這比其他皇帝陪葬奴隸的身價高的多,就連天可汗李世民,也是讓功臣們死後侍葬昭陵而已。

可是耶律阿保機剛剛死去,就有這麼多他生前出生入死的戰友們來陪葬,真的是非常意外。

可是這樣的無辜殺戮遠沒有結束,殉葬的級別在喪禮那天又升級了。

述律太後在主持喪禮的時候,突然想起了什麼,然後點名叫來了周圍一起參加祭祀的幾個大臣,然後說道:“為我達語於先帝。”

意思就是你們替我給先帝帶個話,這句說的可是把這些大臣嚇得魂不附體,可是又有什麼辦法呢?

幾個大臣瞬間被拉到了阿保機的陵墓前,開刀問斬。

殺了人的述律平看了看站在原地不敢動一動的大臣們,然後說道:“我真的很想先帝。”

殺人就是這個理由?

你們還不如說看我們不順眼呢,殺人的借口多的是,照這樣的理由殺人的,恐怕全天下也就是述律太後一個人了。

烈女斷腕

可是白色恐怖的警報並沒有因為葬禮的結束而消失,述律平變本加厲起來,因為她對耶律阿保機的思念之情日甚,所以派去的給阿保機帶信的人越來越多。

可能是因為阿保機並沒有給這位妻子托多少夢,所以述律太後越發寂寞起來。

這一天,他選擇了一個比較特殊的送信人,他是幽州的一名降將,一名漢人,叫趙思溫。可以說他是阿保機最為器重的將軍之一。統領著契丹中的漢軍(由漢人組成的部隊)。

可是漢人的思維和契丹人明顯是不一樣的,因為除了特殊的情況他們一般都會想想自己為什麼要死?能不能不死?

所以,趙將軍開始與述律太後頂牛。

“我不去!”趙思溫倔強地說。

“先帝和你最好了,你為什麼不去呢?”(汝事先帝親近,何為不行?)

“要論和先帝關係好,怕是誰也不如太後你吧,你先去,臣跟著就是了。”

述律平真沒有想到,趙思溫這麼的又臭又硬,漢人果然是比契丹人心眼多。契丹的臣子們聽了趙思溫的辯駁後,都暗暗稱讚,自己咋沒想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