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發現楊箴找了校外的水軍團隊在操作此事。
就在他們準備反擊的時候,卻收到一封匿名信,信裏警告他們如果繼續追查,將會爆出更猛的料。
顏誌銘拿著信去找鄒得仁,“校長,現在怎麼辦?”
鄒得仁思考良久,決定召開全校大會,在會上公開表明學校對惡意造謠的零容忍態度,並拿出部分已經掌握的證據暗示幕後黑手停止動作。
楊箴聽到風聲後有點慌神,他沒想到學校會這麼強硬。
他擔心自己做得太過火丟了飯碗,猶豫之後,隻能暫停了抹黑計劃。
而顏誌銘則通過這次事件,更加堅定了要完善輿情應對機製的決心。
顏誌銘開始著手完善輿情應對機製,他製定了一係列的規則和流程,包括快速響應機製、多渠道信息監測以及對外溝通策略等。
然而,平靜沒持續多久。一天,學校論壇突然被黑,首頁全是詆毀顏誌銘的大字報。
顯然,楊箴不甘心失敗,又卷土重來,還采用了更激進的方式。
顏誌銘迅速帶領小組展開行動,一邊聯係技術人員恢複論壇,一邊尋找幕後黑手的線索。
這次他們早有防備,順著網絡痕跡很快鎖定了一家非法網絡公司受雇於楊箴。
顏誌銘直接將證據交給警方,同時學校也宣布對楊箴停職處理。
麵對確鑿證據,楊箴再無力反駁。
經此一役,學校的輿情應對機製得到檢驗並進一步優化,顏誌銘也成為大家眼中守護校園輿論環境的英雄,而他知道,隻有時刻保持警惕,才能應對隨時可能出現的危機。
隨著事情逐漸平息,顏誌銘並沒有放鬆下來。
他深知像楊箴這樣心懷不軌之人可能還有不少。
於是,他向學校申請開設一門關於網絡道德與安全的公共課程。
這門課程一經推出便受到學生們的歡迎。
在課堂上,顏誌銘結合自身經曆講述網絡謠言的危害以及如何正確對待網絡信息。
不久後,一位神秘人找到顏誌銘,表示願意資助他擴大輿情應對機製的規模。
顏誌銘心中存疑,但經過調查發現這位神秘人的目的單純隻是希望更多高校能夠擁有良好的輿論環境。
在神秘人的資助下,顏誌銘的團隊不斷壯大,他們開發出一套專門針對校園輿情監控的軟件係統,可以提前預警潛在的輿情危機。
此後,校園內再也沒有發生過類似嚴重的抹黑事件,顏誌銘繼續堅守崗位,時刻準備著應對任何可能破壞校園和諧輿論氛圍的挑戰。
然而平靜的日子沒過多久,新的挑戰就來臨了。一天,顏誌銘收到消息,這套輿情監控軟件係統在其他幾所高校試用時出現了數據泄露的情況。
顏誌銘大驚失色,立刻著手調查原因。
他帶著團隊成員日夜排查,發現是一種新型的黑客攻擊手段導致的。
這種手段極為隱蔽,如果不是他們經驗豐富,很難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