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為自己盡到這份心:在崗位上百分百負責(2 / 3)

對工作責任的較高境界,就是將責任心變為一種本能。每個員工都將對崗位負責、對工作負責變成一種本能,才能確保能夠隨時發現工作的問題。為自己打好這份工,就是要將責任心變成一種本能,即使身處工作以外,也要時刻想著公司的利益與形象。

一架波音飛機被恐怖分子中途劫持,被迫降落在一家機場,警方經過整整10個小時才將恐怖分子製服。全美各家電視台和報社的記者都雲集在飛機旁,當飛機裏麵的乘客走出機艙的時候,記者們爭先恐後地對驚魂未定的乘客們進行采訪。一個乘客是一家世界500強公司的銷售人員,當他走出艙門看到無數記者之時,突然想到了什麼,於是從箱子裏麵找出了一張大紙,寫下了這樣的一行大字:“我是XX公司的銷售人員,我代表公司感謝營救我們的人!”

這一舉動立刻成為各大媒體爭相報道的焦點,攝影師們從不同角度拍攝了那張被高高舉在頭上的紙片,以及那一句醒目的話。這位銷售人員的舉動等於為公司打了一個免費的曝光率驚人的廣告,公司也因此拿到很多項目。回到公司之後,老總親自對他給予了一番高度評價,並親自頒發了一筆不菲的獎金。

假如這位推銷員沒有為自己盡到一份心的意識,沒有把自己視為企業的主人,在剛剛被解救之後,是不可能想著為企業打廣告的。這一行為不僅僅是為公司,也是為他自己在公眾麵前樹立了敬業負責的口碑。正是這種視公司如自己公司的態度,為他自己贏得了老板的獎勵、同事的讚賞以及所有人的敬佩。

企業興亡,人人有責。作為企業中的一員,每個成員都承載著企業生死存亡、興衰成敗的責任。從入職公司的那一刻起,你就應當承擔這種責任。每個人都是責任鏈上的一環。不僅要做好手中的事,還要與周圍的同事密切協作,對每一個看到的問題負責,這也是為自己盡到一份心的標準。

一個常做“分外事”的接線員

為自己盡到一份心的人,不會計較分內事和分外事,隻要是為企業所做的,都會當成自己應該去做的事。當你為企業所做的“分外事”越多,企業給予你的回報也就越多。

公司對於員工來說,就像一條承載著人生機遇的大船,正是有了企業提供的平台,員工才能在其中得到庇護,抵禦職場中未知的風險和激流。作為公司的一分子,員工需要將企業看作是自己的船,與這條船同呼吸,共命運。

為自己打好這份工,不僅僅要求我們做好本職工作,更要求我們放眼整個公司,關注公司的問題與難題,急公司之所急,想公司之所想。為自己盡到一份心的人,不會計較分內事和分外事,隻要是為企業所做的,都會當成自己應該去做的事。當你為企業所做的“分外事”越多,企業給予你的回報也就越多。

工作中最大的受益者,往往是那些每天盡心負責,不計較分內還是分外事的員工。如果你抱有這樣的想法:“我不僅是在為老板打工,而是在為自己的事業打工”,那麼你必注定會成為一個有責任、有擔當、值得企業信任的人。將所有與公司有關的問題都當成是你自己努力的方向,你就已經是老板提拔和重用的候選者。而且,你的每一分努力都不會白費,都會被你身邊的同事和領導看在的眼裏。

任小萍是一位普通的大學畢業生,她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英國大使館做接線員。在與她一起工作的同學眼裏,接電話實在太容易了,容易得幾乎不需要任何技術含量。但是,任小萍卻讓自己成了大使館裏最“火”的接線員,她的電話間成了大使館的信息中轉站,連大使有時都親自去電話間表揚她。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原來任小萍除了像其他接線員一樣每天轉接電話外,還做了一些其他接線員都不會主動去做的“分外事”,比如將使館裏所有人員的名字、職務、電話、工作範圍,甚至家人的信息都背得滾瓜爛熟。一有電話打進來,她就能迅速而準確地幫對方轉接過去。要是打來電話的人不清楚應該找誰,她會耐心地詢問一些信息,然後把合適的人選推薦給對方。

時間久了,使館裏的人都知道有個叫任小萍的接線員做事很用心,於是在外出時,會提前告訴她有什麼人可能打電話給自己、有什麼事需要轉告對方,有時候連私事也委托她代為通知。

由於對工作如此負責,任小萍很快就被破格調給英國某大報的資深記者作翻譯。沒過多久,她又被破例調到美國駐華聯絡處,之後很擔任中國外交學院副院長,駐澳大利亞使館新聞參讚及發言人、中國外交部翻譯室副主任、中國駐納米比亞大使……

從小小的接線員到擔任駐外大使,任小萍的“升職記”看上去很不可思議,但是似乎又理所應當,因為她無論在任何崗位,都會以主動的責任心去做那些“分外事”,從中她所收獲的不止是辦事能力的提升,機遇也隨之降臨到她自己身上。

負責到不到位,小事上見真章

為自己打好這份工,意味著我們要在小事上盡到一份心,做到工作中全神貫注,始終保持“走心”的狀態。當你能夠把小事情做到位,意味著你的責任感已經落地生根,對於細節和經驗的拿捏駕輕就熟。

對於身處非管理崗位的員工,每天所接觸和所做的工作,多半都是看起來很小的事情。而無論多麼小的事,都包含著既定的工序和流程,包含著無數的小細節和小經驗。由此,想要處理和做好小事,並非想象中那麼簡單。

為自己打好這份工,意味著我們要在小事上盡到一份心,做到工作中全神貫注,始終保持“走心”的狀態。當你能夠把小事情做到位,意味著你的責任感已經落地生根,對於細節和經驗的拿捏駕輕就熟。負責到不到位,小事上見真章。對小事負責到位,才能為自己盡到這份心,才能為自己打好這份工。

張芯是一家廣告公司的文員。一天,她正在電腦旁辦公,老板帶著一位女客戶來到辦公室,吩咐她把那位女士手中的材料複印一份。這是一件再小不過的事情了,張芯接過那位女士手中的材料,一份份複印起來。複印的時候,其中有一份重複複印了,按照規定,公司客戶的作廢文稿,一定要當著女客戶的麵放入碎紙機中碎掉,所以張芯隨手拿起放入了碎紙機。

張芯聽到碎紙機“哢哢哢”的響聲,站在一邊的女客戶突然驚呼:“小姐,你粉碎的是我的原件。”張芯一下子愣住了:放進去的不是那張廢紙嗎?怎麼成了原件了!她趕緊抓住粉碎機上剩下的半截文件,往外拉,拿在手中的時候心裏一涼,果然是原件,前麵的文字都粉碎了,隻剩下後半部分那個鮮紅的公章。

老板頓時大吼起來:“你這是怎麼回事,這麼一點小事都辦不好,你看看這上麵有多少公章啊!你知不知道這一個個蓋下來要跑多少路、花多長時間、賠多少笑臉嗎?”女客戶更不用說了,在一旁埋怨個不停。結果,張芯被扣掉半月工資,在全公司被通告批評。

複印資料,對於張芯來說確實是小事一樁,但正是在辦這件小事時不夠認真和負責,工作意識上的鬆懈,使得她將這件小事情搞砸,將非常重要的原件扔進粉碎機裏,不但工資被扣,還在老板麵前失分,落下一個深刻的壞印象。

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升空80秒即發生爆炸,導致機上7名宇航員全部遇難。事後的調查表明,造成人類航天史上這一空前悲劇的“元凶”竟然是一塊從火箭上脫落下來的泡沫,它擊中了航天飛機左機翼前的隔熱係統。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在製作上堪稱世界一流,卻被一塊小小的泡沫毀掉。一件小事上的疏忽和責任不到位,使得一個耗資幾億的重大項目功虧一簣,損失慘重。

工作中,每件事都是環環相扣的,所謂“大事”也是由一個個小事構成的,假如我們對這些“瑣碎”的小事負責程度不夠,甚至刻意去忽視它,就有可能在最後功虧一簣,或者導致非常嚴重的後果。在工作中,我們需要從小事上負起責任,才能一點點地提高我們做事的勝任力,才會讓自己的工作接近完美。

把一件小事做好並不難,但是想要每一件小事都做得不出差錯卻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在如今分工越來越專業化和精細化的職場裏,我們想要為自己打好這份工,就要把責任心務必落實在過手的每一件小事上。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對此深有感觸,他曾經這樣說:“把每一件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不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海爾集團對全體員工的要求,就是將責任心落實到小事上。

不僅是海爾,每個世界500強企業,無一不是對內部要求非常嚴格的。肯德基快餐的管理製度十分嚴格,每種原材料搭配的精細分量、切青菜和肉菜的先後順序、刀口的寬窄、烹煮時間的分秒都有著細致的規定;世界排名第一的連鎖超市沃爾瑪,會對全球所有連鎖店中消費的顧客年齡、消費總額、住址等消息進行細致區分,要求所有員工(包括總裁在內),對小事落實到人頭,甚至在外出的用餐開銷上都會嚴格規定。

以天大責任心去處理小事,並非“小題大做”,而是為自己打好這份工的精髓所在,也是對工作百分百負責的重要保障。很多時候,那些在小事中無比盡心的員工,都會無形中為企業節省巨大的成本。小事上不出錯、責任心到位了,我們也就能夠挑更重的擔子了。

承認過錯就是最大限度地負責

之所以許多人不願承認自己的工作過失,完全是基於“躲開麻煩”“以免挨罵”的心理。正是這種心理會讓自己肩膀上的責任轉嫁給企業或者同事。其實主動承認錯誤,本身就是為自己和公司的負責,這一點最能打動上級和老板的心。

誰在工作中都難免會出現錯誤,這是很正常的。隻要以“為自己打好這份工”的責任心做事,即使工作中出錯,我們也會主動坦白、承認與積極改正,避免下次再犯錯。但不少人在工作出錯時,並不反省和承認自身原因,而是將問題推脫給外界因素或者其他人:“這件事是小黃辦的,和我無關。”“那個客戶太挑剔,否則早成交了。”“還是任務事先沒有布置清楚……”

其實,將過錯轉嫁給別人並不會減輕你所要承擔的責任,卻很容易使你自己的信賴程度打折扣。假如不敢承認失誤,甚至是逃避、狡辯和推諉,不僅無法在錯誤中發現不足、完善自己,也會使自己養成一種工作惡習。

麥基和保羅是洛杉磯一家快遞公司的兩名新員工,也是一對工作搭檔。有一次,兩人負責運送一件古董到碼頭。這件古董很貴重,領導反複叮囑他倆要十分小心。

快遞車開到半路壞了,距離碼頭也沒有多遠了,兩人決定走著將古董拿過去。麥基拿起古董,一路小跑,終於在規定時間趕到碼頭。這時,隨後趕上的保羅說:“我來拿古董吧,你去叫貨主。”保羅的小算盤是搶功勞,但是他隻顧著想自己的事,當麥基把古董遞給他的時候,他卻一時失手,將古董弄到地上摔碎了。

麥基和保羅都知道,打碎古董不僅意味著被解雇,可能還要背負著一大筆債務。保羅於是偷著來到老板的辦公室,把所有責任都推給了麥基。而麥基則在麵對老板時,坦承了自己的錯誤,說道:“這件事情是由我們的失職造成的,我願意承擔我應有的責任,也會彌補打破古董的損失的。”

老板早已私下裏查清楚事情的真相,他對麥基勇於承擔責任的做法極為欣賞,不僅沒有讓麥基賠償損失,還予以升職,而對“惡人先告狀”的保羅則當即解雇,並令其賠償應得的損失。

之所以許多人不願承認自己的工作過失,完全是基於“躲開麻煩”“以免挨罵”的心理。正是這種心理使得這些人將自己肩膀上的責任轉嫁給企業或者同事,工作越幹越平庸,與“為自己打好這份工”的責任心漸行漸遠。主動承認錯誤,本身就是為自己和公司的負責,這一點最能打動上級和老板的心,繼而對你刮目相看。

犯錯誤時推諉責任,對自己的形象有極大的破壞性,領導會擔心哪天你又犯了錯,卻把責任推得一幹二淨,自然不會把太重要的事情交給你。當推卸過失變為一種習慣,你就會慢慢喪失麵對錯誤、解決問題的能力,工作自然也就幹不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