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整合:你中有我(1 / 3)

兵家克敵製勝講究借財、借物、借力、借智。商家與兵家可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在市場競爭中也注重財、物、力、智的借用。在強手如林的市場中生存不會借用整合之機壯大自己,那麼一旦麵對強手,不進則退,不勝則敗。

整合也是戰略合作的一種形式,可以互補性交換資源,擴大優勢、利益共享,以利於自身的發展與營運,最終獲得長期的市場競爭優勢。

1.係統運籌,聯想集團增強市場創新能力

對於“市場創新”,中國的企業界往往簡單地認為是做廣告搞促銷。實際上市場創新是一個複雜的係統工程,它包括產品策略、價格策略、品牌策略以及服務網絡架構這樣一些主要內容。一個企業市場創新能力如何,主要取決於這幾個方麵工作的綜合運作水平。好的策劃、好的廣告和好的促銷方案實際僅僅是市場創新活動的一小部分內容。

聯想集團在市場創新方麵,可以從時間上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88年以前,當時聯想的全部利潤來源就是聯想漢卡和相關產品,由於規模小、底子薄,聯想的經營目標就是搶利潤,進行資本積累。這個時期他們主要做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證明聯想漢卡是好產品。除了爭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之外,還與近10家國家部、委的計算機中心聯合組建了“聯想漢字係統協會”,協會還辦有一本技術刊物《聯想世界》。協會有上百家團體會員,每年由聯想集團投入幾十萬經費。會員們可以經常活動,在一起交流使用聯想漢卡的體會,會員還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要求聯想的專家們與自己一起在聯想漢卡上進行針對自己需求的二次開發或三次開發。《聯想世界》把所有這些活動和學術文章進行報道,然後寄往全國各地。聯想人通過這樣的辦法來證明自己,證明聯想漢卡是當之無愧的好商品。第二件事是宣傳聯想漢卡是好產品。主要通過廣告、用戶年會和產品演示會,每次演示會幾乎可以推出一個新版本的聯想漢卡。通過以上各種方式,越來越多的人認識了聯想漢卡,最終成為聯想的用戶。第三件事就是讓更多的人來賣聯想漢卡,也就是建立分銷網絡,因為在1988年以前,聯想基本沒有分公司,隻是在北京以外大約十幾個省市有自己的代理商。代理商要的是利益。聯想不僅在價格上給予了代理商必要的利益,同時還提供了廣告支持,還定期舉辦代理商的技術培訓班,增強代理商對聯想產品的認識,這一做法使它的營業額和利潤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當時這一市場創新可稱得上獨樹一幟。

聯想市場創新的第二個階段是1988年以後,經營的核心由搶利潤轉入既要利潤又要市場份額,這是聯想實力提高之後的必然選擇。1988年後,聯想集團在闡述自己發展計劃時的變化是耐人尋味的,1989、1990年他們說要搶占中國電腦行業頭排交椅,1991年他們提出要擠入全球電腦板卡製造一流企業行列,直到1995年提出要在2000年實現營業額16億美元,做到世界榜上有名和東南亞一流。聯想的目標不斷清晰,不斷量化也不斷提升,而這種變化正好說明聯想集團規模經濟發展的決心,而規模經濟形成的最顯著特征是企業的市場地位。

在搶占市場地位時,聯想的第一步是從海外戰略開始的。首先,他們選擇了由幾個畢業於英國倫敦帝國大學理工學院的年輕人創辦的、技術實力和資本實力不太強的導遠電腦有限公司進行合作,組成了香港聯想電腦有限公司。之所以選擇導遠,是因為他們對國際市場熟悉。這恰好是聯想的劣勢。聯想人將這種合作比喻為“瞎子背瘸子”;之後就是如何從零起步擠入國際市場。聯想人采取了“汾酒質量二鍋頭價格”的策略,將1988年香港聯想做了一年貿易的上千萬利潤,全部用來進行自己電腦板卡進入國際市場的投資,與發展多年的台灣企業展開競爭。憑這一策略在國際市場一步步推進,電腦板卡由虧損到盈利,又由盈利到占有全球市場一定份額,全部過程用了5年的時間。

聯想集團搶占市場的第二步是1990年聯想電腦在中國問世以後,聯想通過市場創新確立了在中國國內電腦市場的地位。首先,在市場定位上,鑒於1994年之前,中國基本上是兩種定位的電腦:一種是價格高、性能優異、聲譽和服務良好的國外品牌電腦;另一種是由中國一些中小企業組裝的未經嚴格質量檢測,性能一般的兼容機,於是聯想選擇了另一種定位,就是走大眾名牌的道路。“買得起用得放心”便成為聯想電腦大眾名牌的核心內容。其次是在價格策略上,1995年底之前,聯想的調價頻率並不很高,每次下調幅度也不大。基本上總是保持比國外品牌電腦便宜15%左右,與兼容機比價還是高出很多的價位,這是由當時的實力決定的。在1995年,聯想電腦年銷售量達到10萬台,這為他們提供了新的機會。1996年2月,籌劃已久的聯想人突然向社會公布:為加快電腦進入家庭,聯想集團各種型號電腦大幅度降價,其中奔騰5/75電腦降價幅度達到25%以上。這一消息無疑是一顆重磅炸彈,其震撼力不僅震動中國本土,還波及到太平洋彼岸。1996年降價至今,聯想電腦每月銷售與1995年同期相比有接近200%的增長。市場份額也由1996年的8.1%猛增至10.7%,而一個百分點就等於上萬台電腦銷量。聯想為自己的品牌電腦潛心經營了5年,一點一滴培養自己的市場份額,從而贏得了1996年這個轉折點。在如此眾多的強敵麵前取得這樣的進展確實來之不易。這場價格戰是聯想集團市場創新的一個重大舉措,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它是中國電腦民族工業與世界一流企業一次至關重要的正麵交鋒。繼聯想之後,又有四、五家中國電腦企業宣布了降價消息,從而形成了中國電腦企業的一次集體行動。這樣的行動對聯想這樣的企業乃至中國電腦行業的意義是不言而喻的,它是中國電腦行業開始走向成熟的一個重要標誌。

評析

聯想的做法向我們清晰地顯示了,係統運籌實際上是實力和智慧的合作。在實力不足的時候,不能異想天開地去盲幹,要想辦法,或通過人融資或通過人力、物力的合作來壯大自己。而在實力具備的時候,就必須抓住時機擴大自己的優勢,這樣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最終贏得主動。

2.低本兼合,三九總裁趙新先組建

大集團三九集團雖說1996年提出進行二次創業,但在此之前就拉開了進軍沿海內地,全線出擊進行低成本擴張的序幕。僅看1994年這一年就可窺一斑。

①進軍西南。1994年7月,趙新先總裁帶一行人飛抵四川成都,在盛夏之中考察了三九集團在那裏承包經營的三九珠峰大酒店。接著他又出席了成都九興印刷包裝公司的開業典禮,為三九集團在西南的又一個企業剪彩。這個公司是三九集團和成都全興酒廠、香港九新印刷廠合資創辦的,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印刷設備,主要生產和銷售高檔印刷包裝係列產品,是當時西南地區最先進的印刷企業。

趙新先在成都期間,幾位正副市長主動與他會談,表示對三九集團進軍大西南的熱烈歡迎。他們提出,成都願意拿出最好的企業與三九人合作,他們不但希望引進三九的資金,更希望引進三九的機製,以加快成都國有企業經營機製的轉換。

成都軍區也是趙新先此行的考察對象。他在那裏考察了山鹿汽車廠、錦華製藥廠、軍區生物製品廠,雙方就合作汽車、製藥等項目達成了協議。趙新先對山鹿汽車很感興趣,很詳細地詢問了汽車的性能、生產技術等,對和這個廠共同生產三九牌汽車有很高的期望。

②進軍東北。還是在這個7月裏,趙新先一行北上至沈陽。

這是他非常熟悉的城市,他在這裏度過了大學時代。

他的母校沈陽藥科大學熱情地邀請他回校為師生們作演講。他又一次坐在當年上過課的階梯教室裏,他回想起三十多年前,就是在這裏的長條椅上,一睡就是一上午——利用幾天假期回家種玉米,再坐夜車趕回學校,累得實在坐不住了。他摸著長條椅,不禁問身旁今天的大學生們:“你們有人種過玉米嗎?”

“沒有。”新一代都搖搖頭,他們不解何意。很多人都想著如何奮鬥,能得到眼前這位大企業家為他們設立的獎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