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得功的勇猛,世所罕見。他的彪悍之氣感染了三軍將士,漁船齊出,竟以微弱之軍主攻發起了進攻。
兵卒們迎著左軍龐大的艦隊奮勇而上,在波濤中飛速前行的漁船,浮浮沉沉,但充滿了悲壯豪邁之氣。
左良玉回過神來,見明軍氣勢大盛,急忙下令道:“開戰!”
左軍士兵們先前被黃得功的舉動震懾住,此時聽到將令,慌亂了一陣,這才開著軍艦衝殺出去。
水戰與陸戰不同,兵卒們局限在戰船上,更加依賴團隊配合,也更加仰仗火力裝備。
總體而言,誰的軍艦越堅固高大,誰的武器越充足,勝利的天平就越傾斜向誰!
左軍裝備遠勝於黃得功軍隊,且順流而下,處於上遊,占有地利。而明軍逆流而上,相當於仰攻,困難程度更大。
左夢庚囂張喊道:“莫要與他們囉嗦,直接開船撞上去。哼,我倒要看一看,小小的漁船經得起軍艦的幾次撞擊?”
左軍采取這種簡單粗暴的打法,數十艘龐大的軍艦一字排開,船槳上下翻飛,如同一頭頭鯊魚破浪而來,張著血盆大嘴準備咬碎明軍的漁船。
不多時,最前麵的漁船撞上了軍艦,船頭木頭破碎,船身側翻。士兵們墜入水中,霎時間被洶湧的波濤吞噬。
左軍士兵們朝著水裏射箭放槍,很快江裏翻起血浪,一具具屍體浮出水麵,隨著滔滔江水搖晃不定。
更為慘烈的,則是漁船直接被撞飛,砸落水麵時斷作兩截,許多士兵來不及做出任何反應,便葬身魚腹了。
明軍的第一道防線輕而易舉化為烏有,損失了數十條漁船,將近千人。左軍不作任何停留,繼續卯足力氣往前衝。
黃得功揮舞著鐵鞭喊道:“衝上去,用魚群戰術!”
所謂的魚群戰術,就是憑借著漁船小巧便捷的優勢,成群結隊鑽到敵軍軍艦之間,而後近身肉搏。
軍令一出,第二道、第三道防線上的漁船同時出擊,一派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拚命陣仗。黃得功軍中所有大炮一同開火,掩護漁船。
“哼,要比火力嗎?”左夢庚冷笑不止,拔劍道,“開炮,炸死黃闖子!”
一時間炮聲大作,江麵上不斷騰起水柱,又不斷嘩然落下,形成了一個個漩渦,仿佛下著一場大雨。
再次損失了數十條漁船之後,明軍終於接近了敵人軍艦,在軍艦之間的水麵上來回衝殺,弓箭和火槍無休無止射擊。
許多軍艦上插滿了羽箭,布滿了彈孔。軍艦過於龐大難以轉向,左軍不得不近距離與明軍交火。
這樣的近身肉搏戰,有一個好處,便是能讓敵人軍艦兩側的火炮失效。如果敵人膽敢開炮,縱然能殺死明軍,但也會誤傷身邊的戰船。
但不管怎麼說,漁船太小太低矮了,始終處於劣勢。左軍朝下射擊,且往往是兩麵夾擊,明軍的傷亡非常慘重。
黃得功臉色漸漸暗淡下去,心裏直打鼓:“不得不承認,敵人水軍太強大了,而且此次左良玉決心很大,照這樣打下去,今日難免一敗!哎,要是在陸地上交戰,就算來十個左良玉,我老黃也不把他放在眼裏……”
隨即收斂起頹喪情緒,咬著牙道:“罷了,罷了,拚將一死報君恩!皇上,臣去也!”
就在黃得功準備親自上陣搏殺時,陣中突然駛出一條奇特的快船。那條船上懸掛著龍旗,戰鼓隆隆。又有一麵旗子,上書“冰與火之歌”幾個大字,迎風招展。
船頭上立著三人,都戴著麵具,身穿黑袍。
快船如同利箭射了出去,與黃得功的戰船擦身而過。黃得功還聽見那三人吹著歡快的口哨,心裏納悶不已,叫道:“爾等是何人,為何在船上懸掛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