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儲蓄篇--要致富,先“鋪路”(1)(3 / 3)

5年後,三人同時到銀行取出款項,連本帶利,三人各自的錢分別為:11175元,11125元,11800元,誰多誰少,一眼自明。

那麼,他們三人是如何進行儲蓄的呢?(此處暫不考慮利息稅)

祖父的空閑時間比較多,又是個勤快的人,他選擇了一年期定期儲蓄方式,每年到期時,就到銀行將本金和利息轉存一次。儲蓄本金的基數逐年提高,利息也就高。一年期定期儲蓄利率為2.25%,他各年本息合計為:

第1年:10000X(1+2.25%)=10225(元)

第2年:10225X(1+2.25%)=10455(元)

第3年:10455X(1+2.25%)=10690(元)

第4年:10690X(1+2.25%)=10930(元)

第5年:10930X(1+2.25%)=11175(元)

父親平常工作忙,根本無暇顧及到這筆存款,更沒有時間去銀行辦轉存。這一存就是5年,銀行每年自動將其本金轉存,各年利息均為10000X2.25%=225(元)。因此,他5年所獲利息共為5X225=1125元。

小孫子深知期限越長,利率越高,一開始就存了5年定期,利率為3.6%。因此,到期時,他所獲得的利息為:10000X3.6%X5=1800元。

從該案例中我們可以得知:儲蓄也可以為我們帶來更多的利潤,關鍵看儲戶怎麼存。存款的方式不同,儲戶的收益也將不同。

如果你預計家裏一年都沒有大額支出,卻將1萬元積蓄全存為活期,是不是太傻?如果你打算不久要添置家具,不得不將1萬元的一年定期存款提前取出,是不是也很傻?要使手中的存款多“生錢”,就涉及到一個根據預計支出合理選擇存期的問題。

通常,存款期限越長,利率越高,所獲利息也就越多。因此,如果定期存款想要存的年期屬於銀行的一個種類,就可直接存該固定年期。例如,想要存款的期限為8年,就直接存8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不必分為8個1年期或1個2年期和2個3年期。

如果銀行定期存款種類中沒有儲戶想要存的年期,就要進行不同年期的組合。組合時,應遵循所選儲蓄種類的年限相差最大的原則。例如:想要存6年,就應選擇1個5年期,1個1年期;而不是1個1年期,1個2年期,1個3年期。

另外,如果不考慮利率變動的影響。那麼,各種類的選擇就不存在排列的先後問題。比如:存6年期時,先存1個5年期,再存1個1年期與先存1個1年期,再存1個5年期是無差別的,其投資效果完全相同。

總的來說,如果選擇定期存款,其期限應以短期為宜。一方麵,存款期限長短對利率的影響不大,1年期存款利率和5年期存款利率的差距,每月隻在0.675%。左右。另一方麵,目前的存款利率已是曆史最低,利率再次下調空間較小;而如果利率上調,那麼,長期存款一時將無法享受較高的利率;而短期存款流動性強,到期後可以馬上重新存入。

經典案例

黃女士是一家之主。她仔細算了一筆賬:如果手裏有1萬元,且預計5年內不會動用。那麼,怎樣存才能使5年後所得利息最高呢?

第1種方案是直接存5年定期;第2種方案是存1年定期,再連本帶息一年年地轉存;第3種方案是將存本取息與零存整取相搭配,先將1萬元存5年存本取息,同時開一個5年期零存整取戶頭,將每年的利息逐年存入。

通過比較,黃女士得出結論:對於大額且長時間不會動用的錢,選擇直接存定期,也就是第1種方案,其利息收益將最高。

對於有不定時支出的情況,黃女士選擇了分額儲蓄。她將1萬元分別存成四張存單,但金額一個比一個大,分別存成1000元的一張、2000元的一張、3000元的一張和4000元的一張,而且都選擇一年期限。這樣一來,假如黃女士需要1000元周轉,隻要動用1000元的存單就可以了。從而避免了隻需要1000元,卻要動用“大”存單的做法,減少了不必要的損失。

活期存款通常是用來支付家庭的日常生活費用,應該以年收入的30%存入銀行較為合理。如果儲戶手中的活期存款一直很多,可以選擇零存整取的方式,其1年的利率將遠遠高於活期利率。

另外,小康家庭也可以根據利率的走勢,對家庭儲蓄組合進行適當的調整。如果國家的經濟形勢向好,則利率有進一步提升的可能,此時存期不宜過長;如果經濟加速到一個較高的水平,通貨膨脹上升,利率也比較高,則可存入長期的定期。而一旦利率下降並到低穀時,則應該選擇短期存款,或者轉向其他投資品種。

交替存儲法

如何才能既不影響家庭急用,又能用活儲蓄為自己帶來“高”回報?比如:假定家中有5萬元,那麼,怎樣存才是最好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