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關鍵在於落實——落實是領導幹部責任心使然(2)(1 / 3)

抓落實,貴在持之以恒,也難在持之以恒。有些地方、部門和單位抓落實之所以成效不佳,往往與缺乏經常抓、反複抓、持久抓有關。如果抓一陣子鬆一陣子,熱一陣子冷一陣子,不能一抓到底,那怎麼能把工作落實好呢?抓落實,一定要防止虎頭蛇尾。目標確定了,任務明確了,就要咬定青山不放鬆,不達目的不罷休。

抓落實能不能知難而進、鍥而不舍,對領導幹部的原則立場是一個現實的考驗。堅持黨的原則,懷著誠心誠意為人民謀利益的公心辦事,這兩條對抓好落實工作十分重要。如果不講原則而講關係,不講紀律而講人情,落實工作就必定做不好或者做得走樣。各級領導幹部要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高尚情懷和政治本色,正確看待個人的進退得失,正確對待金錢名利。唯有這樣,才能做到“心底無私天地寬”,“豈因禍福避趨之”。

抓落實必須發揚求真務實、真抓實幹的優良作風

求真務實、真抓實幹的對立麵,就是弄虛作假,搞形式主義。現在,大多數領導幹部是能夠做到求真務實、真抓實幹的,但在有些領導幹部中也確實存在著比較嚴重的形式主義,這必須引起高度重視。比如,在一些地方、部門和單位,規章製度應有盡有,卻高高掛起、形同虛設;“文山會海”屢禁不止,習慣於靠會議落實會議、靠文件落實工作;各種檢查評比考核過多過濫,催生“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熱衷於看風向、趕時髦,喊不著邊際的空口號,提不切實際的高指標,求大轟大嗡的所謂“規模效應”;下基層走馬觀花、蜻蜓點水,不去深入了解群眾真實的情況和要求,等等。這些形式主義的東西有一個共同特征,就是重形式輕內容,重口號輕行動,重數量輕質量,重眼前輕長遠。搞形式主義,勢必造成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的浪費,助長弄虛作假、投機取巧的心理和好大喜功的浮誇作風,嚴重損害黨和政府的威信。

有一副對聯這樣寫道:“上聯:你開會我開會大家都開會,下聯:你發文我發文大家都發文,橫批:誰來落實”。這是對“文山會海”的諷刺。開會是為了了解情況、傾聽意見、集思廣益,發現矛盾、分析矛盾、解決矛盾;製定文件,是為開展和落實各項工作提供遵循和依據。因此,開會和發文件是必要的,也是工作的重要環節。但是會議精神和文件再好,如果不落實,仍會勞而無功。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都要下個決心,堅決砍掉那些不必要的會議和文件,從“文山會海”中解脫出來,把精力投到抓落實中。

基層是一切工作的落腳點。我們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實了沒有,落實得好不好,基層群眾最有實際感受。落實得好、落實得快,群眾就擁護;落實得不好、落實得慢,群眾就會有反映。因此,抓落實的重心一定要放在基層一線,解決落實不到位問題的思路和辦法也要到基層和群眾中去尋找。各級領導幹部都要堅持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開展調查研究,及時了解在上麵難以聽到、不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新情況新問題,掌握第一手資料,向群眾問計問策。調查研究要善於總結群眾的經驗和創造,也要善於發現問題和觸及矛盾,以利於不斷推進和深化各項工作的落實。

抓落實的工作必須抓得很具體很細致很紮實,這也是發揚求真務實、真抓實幹優良作風的必然要求。在一些地方、部門和單位,許多問題客觀地存在著,之所以看不到、想不到、抓不到,解決不了,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失之於“粗”,失之於“虛”,工作抓得不具體不細致不紮實。古人說,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抓落實的過程,也是一個積小勝為大勝、積跬步致千裏的過程。從細處入手,落實才會日見成效。有些領導幹部總認為自己的任務隻是抓大事、管宏觀,習慣於坐機關、發指示,而不習慣深入實際、深入群眾解決具體問題,不願意去抓所謂“小事”。這種認識和做法是不全麵、不恰當的。領導幹部在重大決策和部署作出之後,還要研究具體辦法,明確具體責任,一環扣一環地去抓,這樣才能實現各項決策和部署的全麵落實。

抓落實必須樹立正確的用人導向和形成完善的工作機製

抓好落實,具有良好的精神狀態和優良的作風很重要,建立科學管用的製度和機製同樣很重要。要製定強有力的組織措施、考核措施、激勵措施,健全抓落實的工作機製。特別是要健全人人負責、層層負責、環環相扣、科學合理、行之有效的工作責任製。有些地方、部門和單位存在工作推諉扯皮現象,與目標責任不明確、工作任務沒細化有很大關係。要科學進行責任分解,把目標任務分解到部門、具體到項目、落實到崗位、量化到個人,以責任製促落實、以責任製保成效,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局麵。要進一步完善巡視督查製度、信息反饋製度、情況通報製度、重大責任追究製度,及時掌握工作進展情況,及時發現帶有苗頭性、傾向性的問題,及時找出薄弱環節,及時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及時排除工作中的障礙和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