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坐好月子,做一個健康的新媽媽(1)(1 / 3)

1.產後自我護理

在醫院內的生活安排

(1)產後生活

分娩之後,最需要的就是休養。

在消耗量大的分娩過程中,身體發生了許多急劇變化,肝髒、腎髒等各內髒器官都非常疲勞,血液變得稀薄,以往所儲存的營養、性激素大量被消耗掉。事實上,大多數人這時體重會有所下降。此後,還要養育嬰兒,需要長時間的勞心勞力。因此身體健康的恢複是很重要的。

如果產後恢複得不好,就有可能帶來各種各樣的不良後果。所以分娩後6~8個星期是非常時期,新媽媽一定要注意調養,不能疲勞。

(2)分娩後的當天

①睡眠。分娩後不能立即回病房,還需要在產房裏呆2小時左右,以觀察有否出血或其他異常。在確定沒有問題之後,才可以回病房去。回到病房後,最主要的任務就是睡覺,並注意攝取足夠的營養以便早日消除分娩所帶來的疲勞。

②產後陣痛。產後陣痛太厲害時,會影響到睡眠。實在難受時,應征求醫生的意見適當服些鎮靜劑。

③飲食。為了避免產後空腹和口渴,新媽媽這時可以飲用些簡單的食品和熱牛奶。

④排尿。剛分娩後,大量水分會經尿液排出,所以新媽媽的尿量這時應該增多。但實際上,大多數新媽媽這時卻沒有尿意,而且即使有尿意,也很難排出來。為了防止儲尿過多過久,就要進行人工排尿。

產後醫生要觀察新媽媽的情況

新媽媽分娩2小時內,要留在產房內觀察,不得馬上回病房。醫生要觀察新媽媽陰道流血情況、子宮收縮情況,以及血壓、心率和一般基本體征,鼓勵新媽媽及時小便,幫助新媽媽進行母嬰皮膚接觸,爭取產後30分鍾後開奶。

(3)產後第1天

①離床。在過去,有一個觀點認為準媽媽分娩後30~45天內要躺著。現在不提倡了。新媽媽應該在保證足夠睡眠的基礎上,適當地進行一些活動,這對子宮收縮、母體恢複健康都有好處。在分娩後8小時,產婦可下床活動,24小時後,可少量走路。當然具體情況要因人而異,應在醫生和助產士的指導下進行。自己隨便過早離床、過早活動都是不太好的。

②惡露的處理。處理惡露是產褥期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項,大意不得。隨時注意保持外陰的清潔,這樣不僅可以防止細菌感染,同時下部清潔也可使新媽媽心情舒暢。準媽媽在醫院分娩,前3天是護士幫助清洗、消毒外陰,第4天後多數由自己清洗。惡露的處理要按以下要領來做:首先應準備2個容器,50倍稀釋煤酚皂,以400倍水稀釋成堿性肥皂液,5厘米寬的消毒棉花浸在其中;另外還有消毒過的鉗子或夾子。

a.用肥皂將手洗幹淨。

b.排尿、排便完畢,用衛生紙擦幹淨。這時盡可能采用溫水洗淨外陰和肛門等部位。

c.用消毒過的小鉗子或小夾子夾住浸過肥皂液的棉花,以外陰為中心,從前向後,從內向外消毒清洗,棉花用完一次必須換新的,重複幾次進行清洗。

d.外陰有縫合傷口時,應塗上消毒藥。

e.消毒清洗後,墊上消毒紗布,以免血液滲出,再墊上青石棉、膠布、乙烯樹脂布,用T字帶固定好。如不用消毒紗布,也可以直接用脫脂棉。

③飲食。一般情況下,準媽媽在產後,其胃口和妊娠前沒有什麼區別。隻是妊娠期喜歡喝粥、吃酸的東西,分娩後,隻要食欲好,多吃些含脂肪成分多的食物都沒關係。為了彌補分娩所消耗的體力以及儲備今後育兒所需要的精力,還有保證母乳的分泌,應該保證足夠的營養。

(4)產後第2天

①建議用母乳喂養。產褥第2天,已消除了分娩後的疲勞,這時嬰兒也要吃奶了。為了母乳能很好地分泌,在分娩後第2天到1周的時間內,應對乳房進行按摩,因為這段時間按摩效果較好。如果天氣炎熱,新媽媽還要避免疲勞,才能使母乳分泌充足。按摩的要領如下:

a.用毛巾浸熱水後擰幹,熱敷乳房周圍5分鍾。

b.在乳房周圍,從內向外輕輕按摩。

c.從乳頭周圍向乳頭方向進行揉搓。

d.按摩的範圍比c要更大些。

e.用5個手指壓住乳暈,做給嬰兒喂奶時的擠壓動作,反複多次。

為了促進乳汁的分泌,喂飽嬰兒後,一定要將乳房殘留剩下的奶水擠出來。這也是維持母乳分泌充足的竅門。

②催奶飲食。為了保證乳汁充足,新媽媽要多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牛奶、蛋、魚、肉、豆等。還要多喝水,吃些燉品和湯類,這些都很有營養,也是很有效的催奶飲食。

(5)產後第3~5天

產後第3天,新媽媽應有排便。如果發生便秘,必須立即灌腸。

產後第4天,新媽媽應自己清洗惡露。

產後第5天,有會陰縫合傷口的,應去醫院拆線,拆線後的1~2天不要用力。

(6)產後1周

產後第6天至第8天,嬰兒的臍帶也已自行脫落,如果沒有異常反應,很快就可以出院了。

對於新媽媽來說,這是產後第一次外出,對嬰兒來說,是出生後第一次和外界接觸。所以新媽媽乘車走路都要十分小心。

有工作單位的新媽媽要在所在單位進行嬰兒出生登記。所以醫院證明及必要證件都要在出院之前加蓋醫院公章。此外,出院時不要忘了多謝醫生和護士的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