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的體能訓練可以在床上簡單進行,仰臥、縮起兩腳,輕輕抬高腳後跟,緊縮膝蓋,背部好像沉入床墊般的感覺,頭要筆直地躺在枕頭上,收起下巴,兩手握拳,貼放在身體兩旁;緊縮臀部的肌肉,再放鬆。接下來,采用一樣的姿勢,這次是收縮陰部的肌肉,這和生產的方法一樣,緊縮之後,靜止2~3秒,然後再放鬆。這個運動要一邊深深吸氣,鼓起又凹下腹部,一邊來進行。⑧跪在床上,兩手扶床,胸部盡量向下壓,腹部盡量收縮,同時深呼吸。然後將胸挺起來,用力鼓肚子,同時深呼氣,每天起床後及睡覺前各練5~10次。
⑨仰臥床上,脫下外衣,先將兩手搓熱,然後用兩手在腹部按摩,直到局部發紅發熱為止,每天早晚各1次。
腹部的保養
產生腹部的變化
①妊娠之後,因懷著胎兒和大量羊水而隆起的腹部皮膚,會因伸展而失去彈性;而且,環抱著沉重腹部的腰圍上,也會漸漸附著多餘的贅肉。
②妊娠之後,除了子宮變大之外,腹肌也會因為妊娠激素,而一時肥大。
③受到妊娠激素的作用,關節會漸漸弛緩,由於連接關節的韌帶柔軟伸張,所以,腰部會寬鬆,脊柱會彎曲。
④為了支撐妊娠中沉重的身體,腳後跟的關節會收縮,腳也會變胖,腳底心容易變得扁平。
⑤產後由於經常抱著寶寶,手臂會漸漸變胖。
身體(從腹部到腳部)的肌膚保養要訣
①按摩的原則,是朝向心髒,幫助血液回到心髒。
②由於水分蓄積在下半身,所以腳部容易水腫;從腳趾到大腿根,都要進行體能訓練。
③定期進行肌膚保養和運動才有效果。
腹部的保養
①妊娠紋的處理。塗抹擦身油、衝淋冷水(20℃以下)來緊縮腹部肌膚;然後,再塗擦防曬油,一邊預防受到紫外線的傷害,一邊做日光浴。妊娠紋就會漸漸地不那麼明顯了。
②腹部按摩。指尖蘸取少許擦身油,按摩腹部,從下腹部朝向胸部的方向來進行按摩,慢慢地從中心往腰的外側方向移動。
尋回曼妙的腿和腳
有的婦女生完寶寶後,以往光潔如玉的腳和小腿,布滿了青筋暴跳的血管,不但影響美觀,無法穿著喜歡的裙子,更重要的還會影響身心健康。
婦女生育後雙腿之所以會有如此的劇變,多因在懷孕期間,尤其是在懷孕後期受日益膨大的子宮壓迫,使下肢靜脈回流受阻。這樣,一方麵形成程度不同的妊娠水腫,組織間隙水分增多,帶來雙腿皮膚緊繃,待水腫消去就顯得皮膚鬆弛;另一方麵造成下肢靜脈曲張,分娩以後盡管靜脈回流情況得到改善,但已較難恢複到孕前水平,加之產後較長時間臥床更加劇下肢靜脈曲張,使青筋盤旋扭曲於淺表。同時,因為懷孕期間及產後一段時期缺少運動,雙腿肌肉萎縮,逐漸為脂肪所填充。
形成青筋暴跳的原因之一是增大的子宮影響了準媽媽血液的回流,使靜脈擴張,血液淤積在皮下的血管中。另外,女性分娩後患上了血栓性靜脈炎,可在皮膚上見到一條條血紅的腫脹血管,不但脹痛,並在彎曲腳時會引起小腿疼痛。倘若血塊隨著血液流動跑到肺部,就會引起肺栓塞,後果十分嚴重,因此必須采取有效防治對策。
(1)避免久站久坐
準媽媽或新媽媽,平時都應該注意避免長久站立,也不要久坐不動或經常盤腿而坐,或是時常步行走遠路,而是要經常變換體位。如果不得不久坐,必須半個小時就站起來走動一下,使腳部得到活動。條件許可,可把雙腿抬起放在桌子上,久站時則要不時地調整姿勢,把身體的重心輪流地放在兩條腿上。
(2)生活起居中促進靜脈血回流
內衣內褲要寬鬆一些,不要過緊地勒住腹部。如果剛剛形成靜脈曲張,每天起床後,趁著靜脈曲張和下肢水腫較輕時,穿上高彈力的襪子,或在小腿由下而上地纏上彈力繃帶,到晚上臨睡前取下。平時行動要小心,避免磕碰靜脈瘤,避免用過冷或過熱的水洗澡,與體溫相近的水最為適宜。為了減輕靜脈壓力,要防止或及時糾正便秘,有咳嗽或氣喘時應及時治愈。每次蹲廁不要時間太長,特別是夜間睡眠時,要用枕頭將腳墊得略高一些,促進下肢靜脈血液順暢回流。
(3)多做運動並在產後及早活動
為了防止血栓性靜脈炎的發生,孕產婦可在每天起床前先做一些活動腳指頭的運動,然後動動腳並抵住床邊壓壓,再左右移動。隻要體力允許,準媽媽在產後應盡早下床活動,並且逐漸增加活動量,尤其是剖宮生產的準媽媽。這樣不僅可避免下肢靜脈瘤加重或形成血栓性靜脈炎,而且還可促進子宮盡快複位。
(4)適時接受手術治療
有的準媽媽下肢靜脈曲張很嚴重,甚至患上血栓性靜脈炎,需做大隱靜脈結紮手術,但應在產後施行。無論孕前或產後,一旦發生血栓性靜脈炎,必須盡早就醫,以防加重靜脈瘤及引發嚴重後果。
(5)腿部的保養
如何使新媽媽的雙腿恢複原有的風采?這裏介紹兩種行之有效的保養方法:
①產後使用彈力繃帶或醫用彈力套襪,這是最為簡便實用的保養方法。它可以壓迫下肢靜脈、迫使血液向心髒回流,從而消除或減輕下肢腫脹、脹痛等症狀。在懷孕後期,采用此法護理雙腿也可減輕水腫程度。